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恒压式变量叶片泵能保证输出油压基本恒定,而其输出流量可按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自动调整。例如在一般的节流调速系统中使用恒压泵,可使泵的输出压力保持基本不变,其输出流量可按所调节的节流阀开口大小,自动调整到系统要求的流量,如果把节流阀开口关小了,泵的输出流量就自动减小,这样就避免了在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大量的压力油从溢流阀中自自流掉的浪费现象。因此,这种恒压泵的突出优点是:在保证液压系统压力基本恒定的前提下,减少功率损耗,可使液压系统的发热大大降低。这种恒压泵可使用在一般节流调速系统中,也可使用在液压仿形系统和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中。一般的节流调速系统中使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也可降低系统的发热,但是限压式变量泵的输出压力随着输出流量的减小而增加,不能保证恒压,而液压仿形系统和数控机床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无叶片泵的输出量、输出压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最大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无叶片泵的流量调节不影响泵的输出压力,输出压力可自动适应泵入血液处血管的血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火箭总体运载性能,利用AMEsim软件研究液体火箭交叉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模块化思想,通过增压、贮箱、管路输送系统等功能模块,构建了基于AMEsim软件的交叉输送流体网络系统,并采用实验数据对压力和流量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模拟推进剂压差控制模式下在网路系统中的流动特性,得到了交叉输送过程中管路内压力的变化特性;为保证芯级贮箱出流量最小,分析了对芯级贮箱临界压力的影响因素,得到其关于初始加注量、体积流量、飞行过载的关系。结果表明:临界压力值与助推级初始加注量、飞行过载成反比,与体积流量成正比;在临界压力下,助推级初始加注量对水击压力无显著影响;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加,芯级管路水击压力逐渐减小,助推级水击压力则逐渐增加;飞行过载增大时,芯级与助推级水击压力均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喉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喉栓运动过程中影响压强响应速率的因素,利用CFD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压强调节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驱动系统牵引力、密封圈摩擦系数、推进剂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喉栓头部几何构型对压强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驱动系统牵引力和推进剂压强指数以及喉栓头部半锥角对压强响应速率影响较大,高压下降低摩擦系数能够明显降低摩擦力提高压强响应速率,推进剂燃温对压强响应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三缸内燃式水泵输出压力及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缸内燃式水泵的主动力系统和输出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三缸内燃式水泵的工作模型.采用MATLAB语言,对三缸内燃式水泵的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特性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仿真曲线.输出压力随油门开度增加明显升高,受转速变化影响不大.输出流量在1400 r/min左右时最小,在容积效率较高(1600~1800 r/min)时,输出流量较大,此后随着转速的升高,输出流量也随之减小.输出流量受油门变化影响不大.并对三缸内燃式水泵与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输出流量在全工况基本一致,而输出压力在全工况改善了20.67%~87.67%.  相似文献   

6.
DB-2000DB智能型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的控制策略,并自动地调整泵组的运行台数和电机的转速。利用内置的PID控制器调节变频器的输出,实现闭环自动调节、恒压供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管网流量变化时具有稳定供水压力,工作可靠和节约电能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稳压容器法水流量标准装置中存在的流量测试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在稳压罐内有无空气压力可调节装置的两种情况下,通过阀门调节和变频调节流量,对比系统的流量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阀门调节还是变频调节,在系统流量可调节的范围内,随着稳压罐内空气压力值升高,系统的流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MLS_3—170型采煤机调速系统的液压恒功率自动调速原理和调节过程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调速机构的构件关系和压力、流量与功率的特征方程。并阐明了该系统采用的双弹簧式的液压功率调节器,在自动调速过程中,基本能保持功率恒定。同时,分析了调节器弹簧对调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注浆泵送装备输浆流量小、效率低是目前岩溶地区大流量突涌水治理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基于已成功研发的新型大流量注浆泵送装备,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测试分析该装备性能参数和工程适用性的室内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多元信息参数采集装置、大型制浆储浆设备和循环耐压输浆管路等组成,可实现大流量、多参数下持续性测试,获取流量、压力、不均匀系数、容积效率及机械效率等关键指标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依托试验测试系统开展充填注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注浆装备可实现0~35m3·h-1内流量无级调节,最佳输出转速780r·min-1.相较现有三缸往复式注浆泵,其流量不均匀系数降低60%,机械效率提高22%,具有流量大、脉冲小、能耗低及重量轻等显著特点.在室内试验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新型注浆装备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包含静态不确定和未建模动态等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研究了其在线性、中性稳定的外系统驱动下的鲁棒输出调节问题.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运用调节器方程解和标准内模将输出调节问题转化为鲁棒镇定问题;然后给出鲁棒自适应控制律镇定闭环系统,同时利用控制输入项和外系统信息设计出内模方程.调节器使闭环系统的信号全局最终有界,且误差被调节至渐近趋于零.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军伟 《山西科技》2010,25(5):97-98,100
将消防供水系统和生活供水系统结合统一,采用PLC控制和变频器设计了变频调速双恒压供水系统。生活供水时低恒压值运行,消防供水时高恒压值运行,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增加或减少投入运行的水泵电机的台数来实现恒压,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杂性,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和可靠性,更能降低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太原市供水现状及其运行调度,分析了对供水调度的制约因素,指出调流调压阀的应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自动化调度水平,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供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集散控制系统是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和PLC技术实现自动给水的机电一体化供水系统。根据供水管网的用水情况,调整水泵转速,实现全自动恒压供水,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变频调速系统方案,以供水压力为控制对象的闭环PID控制系统,实现了变频输出与工频市电之间的切换,使每台泵的电机均实现软起动,通过同一台变频器实现单台电机的变频,从而解决了电机冲击水锤作用,避免了电机频繁起动。该系统具有节能、调节性好、控制灵活及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了泵站流量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泵站加压输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在保证各阶段供水流量和压力条件下,可确定各供水阶段所需扬程和各输水管段尺寸的最优值,使系统年费用最低。计算结果可为泵站加压输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负载敏感系统并介绍了其节能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系统恒流时负载压力变化对泵输出流量的影响和负载敏感阀阀芯面积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恒流时泵的输出流量不受负载压力变化的影响,负载敏感阀阀芯面积对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双电磁阀燃油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常规电控单体泵和电控共轨喷油器构建了一种双电磁阀燃油系统,以实现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分析了双阀燃油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不同供油电磁阀控制参数及喷油电磁阀控制参数的实验,完成了相同目标油量下不同供油特性的调节实验以及低速下高压供油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双电磁阀方案通过不同的供油和喷油控制组合,能够在低转速下实现高压喷射,实现灵活可调的喷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与国内沿海核电站采用直流循环供水系统有所不同,内陆核电站采用单元制再循环供水系统.直流循环水系统设计中已应用成熟的无阀系统是否可以在内陆核电站应用,需要通过分析停泵水力瞬态过程来确定.通过对无阀系统进行停泵水锤计算,模拟该系统主要设备的工作过程,论证了无阀系统不可以应用于再循环供水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制反渗透海水淡化用高压轴向柱塞泵,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其机械动力学和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预测.泵的三维几何模型基于结构设计得到:通过施加运动学约束和对关键零件进行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了泵的机械模型;通过对泵内动态压力和流量分析得到了泵的流体模型;联合机械模型与流体模型建立了泵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运行泵虚拟样机模型获得了主要零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泵出口的动态流量和压力规律及关键零件的动态等效应力等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泵的主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关键零件具有较大的强度裕度,可以在更高的压力等级下运行.  相似文献   

19.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机关供水系统为例,分析了目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改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二进制变流量水泵组合稳压理论,提出了变频调速恒压给水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以IP1612A微型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利用数字PI技术,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调节水泵电机转速,达到中央空调冷却水恒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