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蔚县剪纸作为民间剪纸大家族中彩色剪纸的典型代表,其创作和传承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在今天又能动地适应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市场的激励,走出一条民间艺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肖琴 《科技信息》2013,(19):265-265,313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是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展现。剪纸图案的造型夸张概括,传神;线条婉转圆润,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剪纸艺术还具有浓厚的装饰味,"锯齿"和"月牙"的修饰,更加增强了它的装饰性。同时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民俗文化又为剪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在不同的民俗生活中,它无处不在的装饰生活,充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自身,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的价值为研究对象,以山西民间剪纸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归纳总结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承载民俗文化内涵,发挥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中的价值。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世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起对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阜阳剪纸既是本土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活态的民俗文化。其本体艺术形态涵括了阜阳地区风俗生活的各个层面。因其材质和工具的便捷,为该地民众广泛喜爱学习。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剪纸材料和艺术形态日趋丰富化。进一步拓展阜阳剪纸艺术的主体群落,从民俗生活、文化环境、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层面滋养剪纸生态环境,并且尽可能得到阜阳民众的支持,增强民间艺术的传承效能。  相似文献   

5.
工艺美术设计既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要有鲜明的民族性。现代的设计艺术已朝向多元化、多维化发展。作为职业化工艺美术教育,理应培养学生发展全面,眼界开阔,善于吸收各种艺术、设计形式的精华。在掌握国内外先进设计意识及设计手段的同时,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拓宽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民间艺术繁花似锦,绚丽多彩,剪纸艺术便是这芬芳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剪纸艺术在我国古老  相似文献   

6.
张强  任雅洁 《科技信息》2011,(1):I0411-I0412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剪纸、刺绣、泥塑、皮影等,都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剪纸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装饰艺术之一,是隆德民间艺术大观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其表现手法单纯、造型洗练、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呈现为以回族为主体,融合汉族色彩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亚丽 《科技资讯》2014,(5):176-177
中国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情况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剪纸艺术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中国剪纸艺术的沿革做一个简单的论述,并对剪纸艺术的传承意义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剪纸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艺术家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了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千百年来,剪纸艺术像开放在山野间的小花一样默默地植根于广大农村,作为一种装饰品、吉祥物,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体现着中国普通民众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0.
靳鹤琳 《科技信息》2009,(22):I0209-I0209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剪纸是中国早期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延续几千年,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底蕴和恢弘气度。河南地处中原,河南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古老的中原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古老视觉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慢慢地再演化,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法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表象上看,这种艺术形式正在消亡,实则不然,只是它的发展角度和深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怎样继承和发展河南民间剪纸,将是中原艺术形式整体发展的必备环节,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2.
陕北的窑洞形成了陕北人特有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 ,也形成了以面花、剪纸和刺绣为代表的民间艺术表现方式。在现代化的发展中 ,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表现方式正因被视为落后而逐渐丢弃。这是一种真正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表现方式 ,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 ,其实所丢弃的是祖辈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智慧、经济和财富。  相似文献   

13.
孝感雕花剪纸是孝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同时孝感是一个承载了深厚孝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名城.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的起源、发展以及表现题材渗透了孝感地区独特的孝文化元素,同时体现了中国孝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门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中国传统孝文化完美结合的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14.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剪纸因为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受到人们欢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民间信仰的时代特征和民间信仰变迁对传统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意趣的影响,提出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应寻找适合现代民众的信仰需求,保留传统信仰文化的情感气质,将剪纸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载体,进而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依然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安徽璀璨民俗文化特点及其与剪纸艺术的关联,认为剪纸艺术是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缩影。着重分析了皖北地区剪纸艺术特点,再现了淮河流域淳朴的民风民俗,皖北剪纸也是后人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寻求创新之境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阙涛 《科技信息》2010,(7):350-35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文化,设计师如果不了解民族设计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就难以找准创新设计的出发点,难以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更加难以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立有一席之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长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所以有着众多的文化艺术的传承,剪纸艺术又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9.
面塑艺术(非物质艺术遗产)是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在经济日益腾飞的今天,包括面塑艺术在内的许多民间艺术被人们忽略。为了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艺术,将这一伟大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现以山东面塑艺术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0.
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集我国南北名窑之大成,又将民间艺术引入制瓷工艺,充分利用窑交技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它独创的釉下彩绘,开辟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崭新天地;它的剪纸贴花和木叶纹饰,首创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民间风格;它将传统人文图样注入瓷艺,强化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为中国瓷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