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心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实现大学生与自身、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社会、大学生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大学生必须要有和谐的心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应试教育、家庭畸形教育、经济条件和身心发展不同步等各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个人修养和培养正确的成功观,达到真正的心理和谐,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功效、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等方面,论述和谐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根本需要,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同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在内容确定方面存在着误区:一、高校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二、高校素质教育是文化知识教育;三、高校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四、高校素质教育是"亡羊补牢"教育。高校素质教育应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基础,尽可能使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别关怀意在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殊境遇和现实问题,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为主线,突出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并给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给予指导,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的"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居于灵魂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为解决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是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灵魂地位。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娜 《科技信息》2010,(36):85-86
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才能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乃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使命。本文认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当今学科发展新趋势、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克服我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措施。加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感悟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保证学生撰写的各类文章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学生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撰写报告、论文的准确性、逻辑性、条理性和科学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提出要不断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张云川 《科技资讯》2011,(23):246-246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高等院校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才库"和"人力资源"建设,给国家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篮球运动为实例,对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运动障碍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达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艺术团是实施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对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与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关注与重视。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关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全面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杨坤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236-236,238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的关键。高校应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营造和谐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以社团活动和艺术体育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措施.从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分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缺乏的现状,探究提升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好好把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还需要教育者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有充分的理解和创新,让学校生活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学校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加强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和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显光  侯家刚 《科技信息》2007,(11):12-12,4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来看,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其必要性: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当前,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继承创新”和“内涵发展”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佼佼  吴永祥  朱飞 《科技信息》2011,(22):154-155
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文理兼备、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工科大学的毕业生"为主线,从职业胜任力的独特视角,力求做到完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制与激发工科大学生主动提升人文素质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从而有效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的组织目标和工科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个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知"和"情"是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两大最基本的因素,只有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才能使个体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并通过心理素质的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积极发展.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情感培养的缺失现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针对政治课教学中情感培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格塑造目标的不同,着眼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人格培养应以大学生的公民人格为基础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主导目标,"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格为最高目标。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任务的最终完成,是基础目标向最高目标逐步递进的过程,应当以三项目标的整体实现为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