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重视沉思生活、疏离现实世界的传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犹太人选择孤独的小群体生活,"群众"对世界也采取疏离的态度。在阿伦特看来,这种疏离世界的态度成为西方极权主义产生的起源。因此,阿伦特在政治意义上构建行动理论,行动是在世界之中、与世界的融合。马克思不仅以世界作为生存的前提和条件,而且通过实践概念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观与汉娜·阿伦特的行动观、自由观,以及他们对于政治的不同理解进行了很多深刻、深层次的比较和论述。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著作《人的境况》中深刻的论述了她的行动观,而马克思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本文也旨在阐释马克思的劳动观与阿伦特的行动观,比较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指出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生活世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趋势。历史镜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生活世界相对接的,然而随着工具理性的抬头与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疏离生活世界。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而产生的困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生活世界的必然性,并提出对接生活世界的实践路径,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生活世界的疏离是造成高校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生活世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的"教育场"。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疲软的现实困境,需要根植在生活的沃土上,以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过程的生成性,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培养高雅情趣,完善道德人格,追寻人生意义,实现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反思与前瞻,为成人教育研究确定了新的研究纲领: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无论是对成人教育一般研究活动而言,还是对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而言,执行这一纲领,是成人教育未来发展应采取的基本态度和首要的方法论选择。执行这一纲领,必须采取新的研究行动:解析成人群体结构、关怀成人生存境遇、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构建教育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王磊 《科技信息》2013,(5):282-282,305
随着"回归生活"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新的课程改革试图改变疏离生活的说教,以生活的现实性、情境性和实践性对中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我们选取济南市6所中学的初中生发放了问卷,试图从生活观念和态度、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学习和交往生活及社会生活四个维度来了解学生在自我定位、情感调节、时间金钱观念、休闲娱乐、人际关系及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依此发现问题,找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言:“所谓政治即是任何公共之事务都取决于谈判和说服,而非由暴力来决定。”然而,在温柔的政治话语之外,常有人通过暗杀行动的血腥暴力手段达到另一种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在其代表作《交往行动理论》中对“生活世界”进行了探讨,他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其交往行动理论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体系--生活世界”双重社会分析结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内部论题,体现了极强的理论延展能力,是很有价值的现代哲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吕宝 《科技信息》2010,(9):179-179
教育儿童时采究竟采用温和还是严厉的态度教师们一直各执己见。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用温和的态度教育儿童,会使儿童已有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促使被教育的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另一方面,在温和的态度下,儿童行为的改变受来自外界的影响较小,儿童是在老师的说服下自愿行动的,儿童会努力从事件本身的意义出发,寻找这样行动的理由,改变自己的态度,使态度和行动一致。采用严厉的态度则不利于儿童原有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专业疏离是指工作情境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或与自我期待不符而导致的教师与其专业生活相疏远、脱离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方式。分析影响农村教师专业疏离的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解决农村教师专业疏离的对策,对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交往理性作为工具理性的制衡方式,是遏制系统向生活世界入侵、赋予人们交往意义和重建交往秩序的重要前提,这为从微观组织层面考察交往行为提供了分析工具。出于工具理性目的产生的现代组织,虽然通过内部社会化、权力运行、分工协作等方式得以存在,却往往由于对目标和权威体系的过度强调,造成功利化交往方式、成员交往主体性丧失以及成员关系疏离等问题。唤醒组织成员交往理性,并使其从日常生活世界渗透到职业领域,恢复成员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身份,是把组织成员从物化目标中解放出来、提高组织活动力和创造力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12.
江行 《世界博览》2012,(22):82-83
在幻想花园中真实游戏,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疏离的世界里更好的生活。 好莱坞影片《饥饿游戏》的制片方显然不满足于票房上的成就。2011年8月.制作方狮门影视公司在电影的官网网站宣布,允许访客在与电影中同名的“旋惠国”里注册一个数字身份证。此举吸引了80万用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王立虎的诗歌创作的阅读,发现王立虎的诗歌存在两种倾向:对故乡的坚守和对城市生活的疏离.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亲子与同伴依恋量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以及中学生网络欺凌问卷对116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欺凌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有留守经历上存在差异;2)羞耻倾向各维度、网络欺凌分别与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父子疏离、母子疏离呈显著的正相关;3)羞耻倾向在父子疏离、母子信任、母子疏离与网络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改善亲子依恋质量和降低羞耻倾向水平可以防范农村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平等派是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劳动群众利益的政治派别。它在短短三年的历程中的彻底革命的态度和行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迭到高潮——建立英吉.利共和国起了很大的作用,对近代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虽然人们对世界荒诞性有意识、自觉地表现开始于20世纪的现代社会,但是早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作家爱伦·坡即在他的小说中,通过表现人格的分裂、人性的孤独和死亡的恐怖等主题,深刻表达了人与世界的疏离和现实的荒诞这一主题,并对世界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海啸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空前的爱心浪潮,国际社会也发起了规模空前的国际救援大行动……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相对印尼、斯里兰卡等国而言,同为受灾国的印度对国际援助的态度显得十分“硌涩”,先是一口回绝国际援助,颇令人费解;后又在众多质疑声中改口,向世界银行和亚洲银  相似文献   

18.
正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已经持续数年,他们用爱为留守儿童打开了展望世界的窗口。2014年8月11日,2014年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之"手拉手·三生留守儿童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来自山东、四川、贵州、湖北、浙江等地的30名农村留守儿童,与30名城市儿童结成对子,在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期间,共生活、共学习、共成长。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已经持续数年,该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联手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协办,旨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城乡孩子搭建一个互帮互助交友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文化同语言的关系不可分割,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言语形象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所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而存在。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生存既不排斥和否定公共领域,也不否认对公共精神的认同,只是社会成员在当下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体化生存方式造成了公共交往的疏离和公共领域的狭窄。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精神建设存在理想信念面临社会多元发展魅惑、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场域单一、社会适应困难淡化公共精神等问题。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在于,从现实生活过程入手,营造对社会个体有亲近感和吸引力的公共交往领域,通过公共交往行动凝聚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体利益,促进公共精神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