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1.文化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2012年5月,合肥市被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同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立安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这也是全国第10家基地。基地按照一个基地两个园区(合肥园区、芜湖园区)的模式建设。合肥园区目前已入驻科大讯飞等数字出版相关企业近百家。  相似文献   

2.
近日,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由省科技厅和省委宣传部共同推荐的“合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涌现出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示范基地,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向深度发展。安徽文化产业正在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走向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表现力、感染力,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价值,是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3,(11):18-19
浙江临安市太湖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由临安市太湖源镇人民政府组织申报,2008年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科外字[2008]338号文)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并于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资质认定。太湖源国合基地位于浙江临安市太湖源镇,总面积241.9平方公里,全镇已建十万亩雷竹为主中小径竹基地,竹笋年收入1.5亿元,建立了年交易额2.5亿元竹笋市场和10个规模型竹笋加工厂,并组建了1050亩集竹种资源收集、竹子技术研发、推广、竹子实用人才培训等多功能竹子科技园,培育了依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全国典型白沙村,为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镇。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12,(3):41-42
当前,全国各地政府都加强了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尝试,加快了文创产业园区建设的步伐,也加大了对相关文创企业扶植的力度。借助这股东风,杭州也搭上了建设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基地的快车,政府不仅注重对杭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进一步发掘,而且强化了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鼓励大胆创新,给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1,(6):16-16
科技服务业基地培育工程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和认定一批科技服务业基地,对基地和进入基地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结合杭州科技创新十大平台建设,将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01,(6):10
本刊讯 文化发展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文化化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明显,而随着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之时,冬日的杭州迎来了第二届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 11月16日,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14个大城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聚集在杭州红星文化广场,探讨大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加入WTO后文化产业面临的压力。 一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出了把杭州建成浙江都市文化的龙头、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并力争通过努力使杭州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使文化产业成为杭州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和支…  相似文献   

8.
《太原科技》2010,(7):109-109
近日,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营造孵化环境,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上.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领导为全国首批149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代表授牌,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山西科伟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获此殊荣。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被国家科技部认定后,国家将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基地内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认定背景与发展现状。通过检索CNKI及相关蓝皮书文献,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现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基地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路径等方面研究相对偏多,对于基地效能、基地评估(评价)、基地金融支持、政策创新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综述了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取得的经验,从基地的案例研究、定量化研究、文化品牌研究、审核评估机制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未来基地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今世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的进程不断加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加强。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催生着现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固有的边界,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信息等高技术相融合,构建了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出新的之化消费群体。同时.它还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文化产业更新换代,日益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方向发展,不断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兴领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杭州是"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代杭州更是一个创新与发展并进的活力城市。2012年5月,经过激烈的角逐与评选认定,杭州市从38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荣获了"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称号。杭州究竟有哪些优势,实施过什么样的举措,才能获此殊荣?记者带着疑问,访问了杭州  相似文献   

12.
文化科技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要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水平,必须明晰影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研究采用决策试验、评价实验法(DEMATEL)和解释性结构模型(ISM)就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能力、从事文化科技的人才和文化产业技术支撑能力是影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排名前三位的关键因素;影响文化科技融合的18个因素可分为4个层级,行业竞争压力等11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因素,文化产业技术支撑能力等4个因素是支撑因素,产品市场需求和产学研合作能力是深层次因素,而政府支持政策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思 《科技成果纵横》2012,(6):33-34,36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产品的有机结合,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实现科技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推动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作用首先,科技与文化融合可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  相似文献   

14.
《科学管理研究》2015,(5):21-24
新经济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以科技推动文化进步,用文化促进科技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是文化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相对发达国家还落后,尚需不断提高新文化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应有的制度体系以及培养兼备文化与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研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介绍其发展机理和模式,并深入研究构建我国文化与科技如何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太原科技》2010,(12):110-110
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是江西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近日,为规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认定和管理,江西省科技厅出台了《江西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办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家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党中央国务院近两年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高校文化产业应承担起推动我国文化产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国际经济金融处于大变革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及文化传播趋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进一步加大对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金融支持,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动力。文化科技圊区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的金融支持平台和巨大推进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往往还会引发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去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近700亿元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行。《公报》分为机构和人员、艺术创作演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与文化科技、文化遗产保护、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文化资金投入等8个章节。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682.97亿元,增长17.1%,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为  相似文献   

19.
"跨界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工业设计、信息消费等产业和要素的融合,使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领域广、平台多、程度深的态势。要快速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福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路径应是:以业态创新打造完备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科技"促进"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以创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破解文化企业融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产品消费的高层次性、生产的创造性和个性消费的不确定性、文化产品的衍生性、科技对文化的巨大推动性、文化服务的无形性,把握这六个特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