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5,(7):37-37
首次全面汇集各大直销公司高层和直销资深人士对2005年中国直销市场前景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7,(1):52-55
2006年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本刊于2006年12月针对国内直销状况策划了《2006中国直销风云榜》(第二届)对2006年中国大陆的直销进行了盘点,而美国著名直销杂志MLM insider近日也隆重推出了年终盘点,这里本刊特别转载“2005-2006年度直销商选择最佳直销公司”、“2005-2006年度编辑选择最佳直销公司”两个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天津益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会慎重研究决定,在直销法规出台及实施的形势下,公司以天津益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申请成为直销企业,从事直销业务,并于2005年9月以书面正式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直销法2005年7月正式出台!雅芳(中国)成为首家经国家商务部和工商总局批准的直销试点企业!安利、仙妮蕾德、如新、中山完美……外资直销公司在积极行动!天狮等内资直销公司蓄力已久!天年、珍奥等会议营销龙头公司在行动!……而我们还有那么多保健品公司怎么办?那么多专做会议营销的公司怎么办?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温家宝总理2005年签署第443号国务院令,公布《直销管理条例》,距今已四年。在直销业大力发展的势头之下,比较研究中西方两大代表性直销公司激励机制对学术界、直销行业、商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23日,中国千百万直销人翘首以待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终于出台,中国直销立法水落石出。中国直销立法一直是中国直销业之痒,希望出台,又害怕条例过于苛刻。从2004年11月22日的大限到本次条例出台,多少想法和声音在折磨着直销人的神经。现在出来了,有兴奋、有茫然,也有失落。在2005年9月1日前后的几天内,笔者正好辗转于完美、安利、南方李锦记和雅芳等直销巨头的总部,和所有人聊天的话题都离不开直销立法。1日早上,在一个公司办公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82-83
直销正在成为受人瞩目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意识到,向大众敞开自己,是得到大众认可的重要条件。虽然这与直销的避免中间环节的模式有所违背,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公誉度为支撑。于是,明星代言人也成了越来越多直销企业的选择。 以下为2005年中国直销业界活跃的明星代言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5,(10):14-15
2005年9月2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及《禁止传销条例》,各大直销公司纷纷致信本刊编辑部,发表关于直销管理条例颁布的声明。本刊编辑特地从来信中摘选了部分内容,希望能从各企业的声明中推测出各家企业未来的可能动向。  相似文献   

9.
"抢占先机"经常被直销人奉为制胜第一步.近日,上海的经销商高先生称已抓住先机,所在的蒙纳维公司将在2013年9月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成立分公司,开始一段新的发展历程. 美国直销新秀 蒙纳维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以快速崛起的姿态成为北美直销新秀之一.2005年1月,蒙纳维公司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巴西莓果汁以及减重等保健食品.据美国直销新闻网发布的全球直销100强数据,蒙纳维曾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以7.8亿美元和6亿美元的业绩位于全球直销企业的第18位和第21位,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2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及《禁止传销条例》,各大直销公司纷纷致信本刊编辑部,发表关于直销管理条例颁布的声明。本刊编辑特地从来信中摘选了部分内容,希望能从各企业的声明中推测出各家企业未来的可能动向。各家企业无一例外的对《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出台表示祝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直销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是中国直销规范化之路的开始。条例的颁布,  相似文献   

11.
正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不知莱蒂菲的低价位之路还能坚持多久。早在2005年,也即莱蒂菲涉足直销的第三年,曾有媒体预言称"这家年轻的直销公司会成为一匹黑马",但这家来自美国的直销公司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成为"黑马"。时间进入2014年,莱蒂菲迈入直销的第十二个年头,早已不再年轻的莱蒂菲能否实现当年的预言?背景模糊莱蒂菲音译自"Ladyfirst",寓意女士优先。莱蒂菲在1999年时进驻中国,并推出首个品牌"莱蒂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前折戟直销战场的维亿阳光卷土重来,它用什么来撬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直销新时代?近日,《知识经济》杂志记者获悉,曾一度淡出业界视野的北京维亿阳光重出直销江湖。维亿阳光对于《知识经济》来说并不陌生,在两个条例刚刚颁布的2005年,维亿阳光公司曾高调宣布申请直销牌照,但迟迟未见相关进展;2007年5月,本刊记者在成都采访到正在四川市场考察的维亿阳光董事长卢承前,他表示公司有一个小组正在评估申牌事宜,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全力以赴。但这  相似文献   

13.
正越南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9000万人口,其中75%在40岁以下,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新兴市场。上世纪50~70年代越南受到战争的影响,经济状况长期低迷。近年来,越南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经济开始复苏。1998年,直销进入越南市场。2004年,在越南经营直销的公司约有20家。2005年,为了规范直销业的发展,越南政府为直销立法以保障合法直销业。2009年,越南直销协会成立,现今已有30多家会员公司。根据越南贸易与工业部的统计,至2013年,越南政府已颁发了104张直销牌照,其中外资直接投资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93-94
该约法是世界直销联合会为其成员国的直销协会所制订的,说明直销公司与直销人员之间,直销人员与直销人员之间及直销公司彼此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年底,《中国直销》编辑部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在年底或年初的时候制作特刊:中国直销风云榜。2004年年底时,《中国直销》杂志就曾经做了盘点2004中国直销的专题报道,但2005年《中国直销》倾一本杂志之力,对全行业一年的表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当代地方科技》2004,(3):80-80
问:我对直销事业很有兴趣,但是目前国内的直销公司有很多,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直销公司呢? 答:在直销法出台的之前,国内直销市场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特别是对于初入行者,在选择直销公司时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要考察直销公司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05年的“直销试点”开始,雅芳公司就成为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这样的关注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雅芳是业界惟一一家采用单层次的企业;另外,在顺利获牌后,准直销企业们更是希望从雅芳的一举一动中,借鉴到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5日下午,天狮集团就迎接《直销管理条例》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副总裁阎玉鹏、白萍、王国凤等人参与了会议并就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解答。相对与安利的高潮迭起,天狮的新闻发布会显得四平八稳。法律框架下谋发展记者:请问直销法出台对天狮来说具有什么意义?李金元:国家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直销企业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名正言顺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地方科技》2006,(6):60-60
大马直销协会(DSAM)旗下拥有66家会员公司,包括了安利(Amway)、海鸥(Hai-0)、可人儿控股(Caely)和常青(CNI)等上市公司;世康宜(Shaklee)、SunrideF国际及如新(NuSkin)等跨国公司,以及Gano Excel和佳木新概念(Zhulian Marketing)等本地公司。2005年,大马直销协会的公司共取得27亿令吉营业总额,比2004年的总营业额增加了多达2000万令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直销行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销苦盼立法,等了整整十年,在众多企业的热烈期盼中,2005年11月1日和12月1日,《反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与直销法规出台时的热闹场面相比,实施《管理条例》后整个直销业似乎显得有些“安静”。对于首批直销牌照的争夺,各大直销公司响应造势者众,实际申报者寡。另一方面,充斥在直销团队和直销人中的时下话题却是,立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公司?如何选择团队? 拿牌的不确定性,对于那些游走在合法直销边缘的企业与团队,无疑是一枚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确认无法拿牌或不拿牌,恐怕会立即形成团队内大部分直销人的集体性“叛逃”。而对有望拿牌的企业及其团队而言,此时正是他们收编团队,扩大经营的最有利时机。新年伊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直销团队收编运动即将展开。身为直销团队领导人的您,已经准备加入到这幕收编与被收编的主题大戏中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