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也叫萨加索,葡萄牙语"葡萄果"的意思)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区划分界线.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介于北纬20°~35°、西经30°~75°之间,面积约有几百万平方千米,由墨西哥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围绕而成.  相似文献   

2.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覆盖大约500~600万k㎡的水域.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虽名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中有一片长满马尾藻的神奇海域,15世纪,当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发现它时,被它的不同建党的美丽所迷惑——清澈、平静、空旷而死寂,今天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着旷日持久的研究,以期揭开马尾藻海深藏不露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中山的温女士问:这几年,有一种叫做"海燕窝"的东西,被传得神乎其神,它到底是什么物质?真有那么神奇吗?@专家解答:所谓的"海燕窝"又叫"海底燕窝",它其实是一种红藻,和燕窝没有关系。这种藻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麒麟菜、珊瑚草等,它盛产于菲律宾、中国、印尼等地,是一种生长迅速、生长期短的经济作物。这东西其实  相似文献   

5.
从小在滨海城市长大的人应该早已经习惯了海的博大与广袤,对大海再无特殊情感,而我对海有种执著,即使每日看海、听海也总觉得不够、不够,还是不够。对它的爱,无以言表。很想在有生之年,看遍世界多样海色,倾听大海诉说它神秘而又古老的故事。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海岛,位于泰国南部,距曼谷867 km,是泰国境内唯一受封为省级地位的岛屿,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普吉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矿  相似文献   

6.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6,(11):58-59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险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究竟是什么“魔法”造成这一系列惨案,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无独有偶,在南极,也有这么一片“魔海”,它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威名远扬”,但它的“魔力“也足以令许多人谈虎色变,将之视为畏途,因此,人们也将之称为“魔幻与死亡之海”,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中国的鸟岛吗?你看见过千鸟齐飞、万鸟齐鸣的壮观景象吗?如果你4月至10月间到青藏高原的明珠──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来,这一奇观绝景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它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距省会西宁市80多公里的青藏高原上。对青海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称呼,但其含义都是一样的。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鲜海或仙海和卑木羌海。隋时称“青海”。唐代以后广泛使用“青海”之名。青海湖藏语叫“错温波”,蒙语叫“库库诺尔”,意思都是“青色的海”。青海湖的湖水呈蓝色,它蓝似海洋,可…  相似文献   

8.
<正>冰雪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它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比欧洲和大洋洲总面积还大。南极的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它远离地球上其他大陆,即使距离最近的南美洲,遥遥相望也有960千米。另外,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代来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无人居住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9.
大海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安静而神秘,任凭海面上风吹浪打,深海鱼悠闲地游来游去。但平静是暂时的,有些时候,大洋深处也会汹涌澎湃。海底台风1973年3月,一艘科学考察船抵达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船上的科学家阵容庞大,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典。在马尾藻海直径约200海里的圆形海域内,科学考察工作紧张地进行着。各种深海探测设备被掷入了大洋深处,船上的声纳探测设备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在干什么?是寻找海怪,还是打捞沉入海底的宝藏?”路过这里的渔民们猜测着。其实,这是一次代号叫“MODE”的大洋动力实验,科…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经 《科学通报》2011,56(24):1956-1966
陆-海相互作用是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 但其同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密切相关. 基于个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需要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予以关注的问题, 包括陆架边缘的物质交换、流域盆地中的物质流失、近海的富营养化与有害水华、底层水缺氧与“死亡区”、沉积物的“源”与“汇”、对地球其他层圈的反馈、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的作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 等等. 本文中未能涉及的命题并非不重要, 仅仅系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所限.  相似文献   

11.
海黍子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褐藻门马尾藻属海黍子种(Sargassum muticum)抽提物中检出众多的Δ5-3β-甾烯醇类化合物, 碳数分布范围, 从C19~C23和C26~C30, 且同一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多, 最多的可达6个, 这意味着低碳数甾烷可能均有各自的生源, 且早在生物体内有的甾醇己存在多种的立体异构体, 这对传统的甾醇类化合物在沉积成岩作用时, 立体异构体转化过程的解释, 提供了某些需修正或补充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独特的习性 海参又名海鼠、刺参,属棘皮动物.它躯体呈长细圆状,肉多而肥厚,体壁外有很多肉质突起,酷似黄瓜,故又有"海黄瓜"之称.  相似文献   

13.
对于陆架海而言除了冰体积效应,温度效应外,还有由于大陆淡水注入引起的,使δ^18O值负向偏移的效应,而且在低海平面时期,当沿岸水团盛行时,这种效应起主导作用。笔者将这种效应从广州的盐度效应中分离出来,称为陆架海的负值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国内,有一座小众海岛,一到夏天就变成梦幻荧光海,美到让人尖叫。在这里,有个极美的世界奇观——"蓝眼泪"。每年4—8月,"蓝眼泪"如期而至,绵长的海岸线变成了晶莹的蓝色,在海浪的拍打下泛着蓝光,好像星空坠入了大海,梦幻而又浪漫。这座小众海岛就是福建平潭岛,它还有个美丽的别名叫"岚"岛。清晨,海风从海面缓缓吹来,岛上晨雾渐渐消散,露出它最本真  相似文献   

15.
大洋奇海多     
地球上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世界上的海洋是相互沟通的,其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部分叫海。海的面积较小,深度较浅,水体的温度和盐度不够稳定,受大陆影响较大,且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版次:2016年11月印次:2016年11月01日第1次印刷定价:68.00元内容简介: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  相似文献   

17.
赵平  蒋品平  周秀骥  祝从文 《科学通报》2009,54(16):2372-2378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CMAP降水资料以及MM5v3中尺度区域模式, 研究了东亚及周边海域表面温度差异对春季我国东部西南风降水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春季东亚表面温度差异对江南西南风降水发生以及向北推进有重要影响; 当东亚大陆温度增加和其周边海洋表面温度减小时, 冬季型温度梯度更早地向夏季型转换, 青藏高原东侧低压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都加强, 伴随着东部的低层西南风加强; 于是, 江淮地区的上升运动增强, 而江南地区的上升运动减弱, 导致春季江淮降水增加, 而江南降水减少, 使东部雨带出现在江淮, 而不是在江南; 当热力差异减弱时, 我国东部大陆没有雨带出现; 在春季热力差异显著增强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南海热带季风爆发, 春季位于江南的雨带也可以向北推进到江淮地区, 形成类似于夏季江淮梅雨期的雨带.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海面微波辐射的小斜率近似模型算法, 对海面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提出一个计算海面风附加效应的关系式. 该关系式表明, 风对海面亮温的附加贡献ΔTh,v与海表面温度、海表面盐度以及海面风速呈近似的线性关系. 另外, 在较小的入射角和中低风速条件下, 风对海面亮温的附加贡献的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之和(ΔThTv) 与风向无关. 据此, 提出海表面盐度遥感反演的一个新公式, 该公式中不包含风向因子. 这有利于提高航空海表面盐度遥感的精度, 对于单入射角卫星传感器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极洲,这个寒冷荒凉的冰雪大陆,自古至今没有土著居民,当然也不可能像其他文明大陆留下大量古代文明的遗址。不过,去过南极的人都知道,麦克默多海峡埃文斯角上却有一栋小木屋,大部分掩埋在积雪中。它是南极为数不多的历史纪念物,每个初来乍到的科学家们都会怀着激动的心情,专程前往这里瞻仰一番。走进简陋的木板屋,桌椅俱存,放在桌上的老式油灯、咖啡壶、空酒瓶和茶杯蒙上岁月的灰尘。墙壁上还挂着许多褪色的老照片。靠墙的木架上,一格格堆放着许多食品罐头,地板上也有许多敞开的木箱,里面是装肉饼的罐头,还有衣服、炊具和机械。乍一看去,…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9,(6):4-4
长期以来,一种海底火虫令水手们迷惑不解——它竟然会流出绿色的发光黏液。最近,这一奥秘终于在显微镜下被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