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遥感(RS)和GIS的技术手段及全国生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对2005 - 2009年Landsat5TM等中等分辨率影像进行解译,提取生态环境评价基础数据,结合《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6 -2002)中的技术方法,对甘肃省5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 - 2009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介于28.82~29.88,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在影响EI年际变化的因素中,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贡献较大,其次是生物丰度指数、植被指数、土地退化指数.  相似文献   

2.
该文依据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对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2011年,福州市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在74~76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居于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脆弱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选取了15个反映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在GIS支持下,通过全省1532个样点,构建了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八大驱动因子:自然环境背景状况、水资源状况、人口状况、气候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状况、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状况和基础地质状况。为江西省生态脆弱区的恢复重建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RS与GIS的北京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Rs与GIS技术.参考200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北京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对北京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生态环境综合总体状况为良,其中远郊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生态环境状况优于城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区域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选取突出反映云南生态环境本底状况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水热条件作为专题对象,基于区域内数字高程模型、遥感数字影像,以及多年平均降雨、气温等多源数据,经处理提取5个特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模型完成了对云南区域生态环境本底状况的评估、分级,结果以定位、定量数值方式较全面地反映了云南山地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及区域空间分布特点.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评估数值分布广,高质量与低质量生态环境水平的数量分布不多,但中等偏上水平(E>600)的空间分布比例较大(76%),因此,对于该山地区域,只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REA)的方法与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在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以AHP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模式法,对区域不同环境要素状况和区域综合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基于区域环境评价特点,在景观尺度上,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格局进行评价,两种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验证,以求得区域环境评价的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流域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与治理区以及合理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生态环境优劣的定量描述和评定,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以莆田市为例,建立莆田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莆田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莆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善莆田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莆田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莆田市的生态环境总体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辽宁中部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构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经过评价因子标准化、逐层加权求和,评价了辽宁中部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都较差,其中,沈阳相对其他城市较好,而抚顺、铁岭两市的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山地城镇中,地形地貌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重庆为例,利用遥感(RemoteSense,简称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技术,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LandEco—environmentIndex,LEI)模型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重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小时经济圈明显好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盆地好于山区,城口县和巫溪县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重庆各地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为城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