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路由协议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安全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传统的定向扩散协议基础上增加安全机制,把整个路由过程分为路由建立和路由更新2个阶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通过在路由建立阶段使用小区密钥和通信密钥,能为网络选择安全的路由;路由更新能在出现路由故障时重新建立路由,进一步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多出口的网络中,利用基于目的地址和基于源地址的策略路由,并通过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校园网多出口路由策略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路由器和防护墙的性能特性,使网络的出入速度都大幅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高校面临的多网络出口的一些常见问题.目前该方案在高校校园网中已得以实际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园网出口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辅助路由技术能有效提高网络容量,减轻普通节点的能量消耗,因而成为容迟网络路由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概述了容迟网络路由技术面临的挑战、理论基础和评价指标,对基础设施辅助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目前主要基础设施辅助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前Ad Hoc路由协议一般都是单路径协议。然而由于多路径路由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路由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率,减少网络拥塞,是未来Ad Hoc网络路由的主要方式。为此分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并对这些多路径协议进行评价,对其性能进行比较,讨论了多路径协议在QoS(Quality of Service)、能源和安全方面的应用,指出未来多路径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层次路由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织成簇,通过数据融合,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传输量,减少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路由技术。该文对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层次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选择路由方法时应考虑应用自身独特的需要和所受限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动态路由协议在路由引入时,由于协议间的工作机制不同可能带来路由反馈、次优路由和路由环路问题,以OSPF和IS-IS的双边界双向路由引入场景为例,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分别提出路由过滤、修改协议优先级和路由策略结合路由标记3种解决方案,通过eNSP平台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3种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效果,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路由策略结合路由标记方案的优势,为现实场景中的网络建设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贪婪路由选择算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路径建立算法,它建立的路径具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和最优性,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但是,这种算法遭遇到路由空洞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研究了一种路由洞避开机制,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保证良好的路由方向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很好地避开路由洞,不仅增加了网络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Ad hoc网络按需路由协议的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了ad hoc网络按需路由协议遭受攻击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的安全按需路由协议,对采用不同的路由算法的按需路由协议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不同的安全对策,同时给出了一个通用的安全Ad hoc网络按需协议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路由器中的路由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性能分布式路由器中 ,路由管理必须面对两个技术难点 :1)实现高性能的路由查找算法 ;2 )实现主从路由表同步。该文提出一种分布式的路由管理模型 ,给出了这两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模型实现了路径压缩 Trie树和TCAM硬件相配合的路由查找算法 ,采用了自主设计的过滤算法对路由信息进行过滤 ,并应用 Zebra协议兼容 IPv4和 IPv6路由协议。模型可支持 2 .5 Gb/s接口的分组转发以及 2 0 0 0条 /s的路由更新速度。目前该模型已在国家“八六三”重大攻关项目——“核心路由器”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0.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目前是无线网络领域一个活跃的研究分支,但由于网络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节点资源的有限等限制因素,使得设计有效的路由协议极为困难。结合目前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进展,将主要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指出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种增强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AdHoc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 ,由于它具有开放媒质、动态拓扑、分布式合作及受限的网络能力等特点 ,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在Adhoc网络中 ,一个节点不仅是一个主机 ,而且是一个路由器 ,它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和保持到其他节点的路由 .如果路由被误导 ,整个网络可能陷于瘫痪 .所以 ,路由安全是整个Adhoc网络的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论述了Adhoc网络几种路由协议 ,并针对Adhoc网络中AODV协议的黑洞攻击 ,提出了一种增强性的安全解决方案 ,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黑洞问题并可防止假冒攻击  相似文献   

12.
Ad hoc网络是一种无线特定网络,没有固定的路由器,对Ad hoc网络的关注不断的升温并促使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笔者阐述了Ad hoc网络路由研究现状、路由协议要求及应用,阐述了已被IESG通过并成为RFC标准的基于按需距离向量与最佳链路状态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技术关键、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Ad Hoc网络拓扑控制的研究现状和一些典型的拓扑控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Ad Hoc网络的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它通过寻找网络的不同划分(panitions)之间最近的结点对,以最小的能量维护连接的拓扑.该算法与某种路由协议(如优化的链路状态协议)相结合,从而该拓扑控制机制几乎没有额外的控制开销.通过对网络拓扑的控制,可显著增加多步(multihop)移动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4.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及其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Ad hoc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其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传统固定网络有很大不同.首先说明了Adhoc网络中提供高效路由算法的难点,然后讨论了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设计的几种策略,接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Ad hoc路由协议,最后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4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Ad hoc无线网络是一组具有路由和转发功能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是一种无中心的无线网络。现有的主动路由协议或者按需路由协议都不能很好的满足Ad hoc网络的需要。文中首先介绍了Ad hoc无线移动网络和移动代理技术,接着在分析两种按需路由协议中加入移动代理的技术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综合两种技术的新方法,即基于移动代理的路由方案,以达到既节省网络路由建立所耗费的资源,又缩短路由建立时间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的结果和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Ad Hoc网络是一种由移动节点组成、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自组织网络。本文针对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在OPNET 10.5环境下如何实现等问题,在介绍网络仿真软件OPNET 10.5和无线协议AODV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采用AODV协议的移动节点实例,详细分析了在此仿真环境中分组递交率、端到端的平均时延、路由协议开销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行为学的Mobile Ad hoc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MobileAdhoc网络以及网络行为学进行了简述 ,然后阐述了MobileAdhoc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最后从网络行为学角度对MobileAdhoc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Ad hoc无线网络是一组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一个没有任何基础设施或集中管理设备的临时网络。文中介绍了Ad hoc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并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对两种典型的路由协议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Ad hoc网络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并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9.
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及其性能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由于Adhoc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其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传统固定网络有很大不同。首先说明了Adhoc网络中提供高效路由算法的难点,然后讨论了Adhoc网络中路由协议设计的几种策略,接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Adhoc路由协议,最后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4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0.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Ad hoe网络以其灵活、健壮等特性正成为无限网络研究特别是军事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其自身的移动性、多跳性和网络带宽的受限性等使传统的路由技术已不再适合,概括了Ad hoe网络中进行路由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目标,对比分析了现有Ad hoe网络路由技术的特点,最后介绍了Ad hoe网络路由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