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积极推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找出现有实验区的制约瓶颈并寻求破解途径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可持续监测评价方法和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相关文献,基于2013—2017年福建省7个实验区的31项监测指标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动态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尽管2013—2017年福建省7个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良好,但各实验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显著,发展瓶颈集中,具体表现为各实验区的创新驱动力薄弱。  相似文献   

2.
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创新举措。文章阐述了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实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从前瞻性角度探讨了实验区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和成果展示的绝佳平台,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走低碳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环境和问题,给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有效建议及措施,争取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向低碳化、高端化、专业化的转变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5.
忆往昔     
<正>从1992年广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开始,省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广东省共有28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顺德市  相似文献   

6.
一、北京市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妨碍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它要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它在考虑人类代内公平的同时也要求代际公平。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始于1995年,先后建成了3个国家级实验区和7个市级实验区。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区中的西城区于2008年底跻身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归纳、总结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阶段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3个层面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区时空分布总体呈现3个特征:东部地区数量多,西部地区数量少;西部地区实验区发展加快;建制镇型实验区发展趋缓,中小城市、大城市城区及县域型实验区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8.
从1992年广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开始,省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按照"规划科学、特色鲜明、讲究实效、重在示范"的原则,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取得了鲜明成效。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3,(12):15-15
12月12日、13日,省科技厅副厅长曹新安赴建德市、两湖区实地考察和凋研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情况。他充分肯定了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把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科学发展的载体和抓手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不断培育发展特色。本文深入探讨了江门市新会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特色,并对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下城区自2008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四年来下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体会是:加强领导是实验区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等部门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试点工作。后来于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时隔20多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内涵已更为丰富和全面。目前,国家已正式启动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志着实验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示范区将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加强示范。从实验区到示范区,可谓是一次质的飞跃与聚变!广东省自1992年建立第一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已有18年建设历程,成效颇丰。相信广东能够抓住目前实验区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懈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郭艳华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79-80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具备了生态立省的良好发展条件和契机的广东省,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块实验田上耕耘建设生态文明呢?恰逢其时,在本专刊的编撰过程中,郭艳华教授于百忙之中为我们送来了"真经"——《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经验——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回顾与展望》(全文见《广东科技》2013年1月下半月刊)一文。郭教授认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实验区这颗绿色的种子正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的绿色果实,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及发展模式。文章总结和回顾了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中,实验区能够较好地编制和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实验区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区建设对引导发展模式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区科学的管理和推进工作体系日益成熟完善,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实验区普遍树立了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实验区社会事业获得了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客观分析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区的发展特色不明显、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评办法、实验区示范推广作用亟待加强、实验区建设本身缺乏连续性;并提出了未来开展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在此,我们将对策建议部分从全文中精炼出来,将专家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呈现。  相似文献   

14.
围绕天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最后,从民生科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体系建设及居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分析了相应的建设对策,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3,(12):32-32
2009年,科技部下文批准安吉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安吉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于县域型实验区。“生态安吉,美丽乡村”为实验区建设主题。通过扬生态之长,促产业之兴,提和谐之美,走持续之路,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挖掘竹海生态潜力,打造低碳经济县城;通过六年的规划建设,力争使安吉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居区域发展领先位置,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个美丽而生态的“安吉样板”。  相似文献   

16.
高延娜 《科技潮》2010,(2):45-45
近日,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考察组对石景山区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组首先听取了石景山区关于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情况汇报,随后的2天内,考察组实地考察了反映石景山区各方面发展情况地区和企业。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昕 《广东科技》2010,19(13):58-60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在协调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上起到积极的实验及示范作用。在阐述实验区发展现状及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低碳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7,(1):16-17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法律、科教、农业、能源等若干领域,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从1992年开始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珠海市湾仔镇开始,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另有14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19.
《榆林科技》2010,(1):42-43
一是榆林市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10月14日,科技部已同意将榆林市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对山西省长治市、陕西省榆林市等1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05,(5):26-27
近年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合肥市包河区坚持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内科教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湖滨新区,取得明显成效.1993年原郊区(现包河区)被安徽省科委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社会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1995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社会发展改革实验区,1997年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4年合肥行政区划后,科技部再次批文同意包河区继续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先后获199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1999~200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2001~2002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区科技局先后7次被安徽省科技厅评为全省县级科技局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