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语用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等效理论,它对于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用翻译观指导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译文能否为英语语言文化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王劫丹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78-79,69
本文从语用顺应论出发,着重分析了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现象以及广告模因如何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来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实现广告的商业和社会效应。因此语言顺应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出一些广告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XYZ/VERI系统的向后推理机制,具体而言是基本策略,集成策略语言、策略的结构以及在这样的策略集成环境中的向后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邓铨  曹路 《科技信息》2007,(21):183
该文结合现代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代公益广告的创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在创作公益广告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影响着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华丽 《科技信息》2009,(28):I0128-I0128
交互式语言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针对交互式语言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特点,探讨了交互式语言教学的两种主要模式以及在英语课堂上开展交互式语言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公益广告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荷兰跨文化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五维文化维度对部分典型中美公益广告进行跨文化分析来看,中美公众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阴柔气质—阳刚气质、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文化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其对同质性公益问题呈现出不同见解。本文旨在探究文化背景差异对公益广告的影响,并为国内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交际中的策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在进行语言交际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克服障碍,学习会采取一些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是语言层面的产出策略,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交际策略。学习的水平不同决定了他们选择策略的形式。策略的使用有助于SLA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修辞魅力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英语公益广告标语中最常见修辞格为切入点,通过实例赏析,来领略标语中修辞手段所展示的语言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英语广告的翻译和创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慧聪 《科技信息》2011,(18):I0141-I0141
语言迁移长期以来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从语言迁移及其基本理论为视角,揭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海南打破传统小说创作的规范,在叙述语言层面进行了一次文字的历险,主要表现为:叙述的非线型,多重文本互涉;写实与超验虚构;诗性想像。这一文本实验的最大收获是凸现了语言,包括某种语言意象、语言诗性特质等。  相似文献   

11.
广告分为政治性广告、经济性(即商业性)广告、社会文化性广告三大类,中国政治性广告中深刻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政治性广告是时代的旗帜,具有政治引导性与教化功能。政治运作系统应该把握时代精神,自觉地、积极地利用政治性广告,向社会公众灌输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先进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是广告所采取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形式之一,因而模糊性在广告语言中同样存在,它借助于不确定语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等方式,赋予并传达出广告语言的和谐美、朦胧美、含蓄美、意象美等美学特征,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具有数量庞大、时空转移性、持续复杂性等特征。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对森林生态效益按其权属划分为宏观(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中观(省、市级生态公益林森林效益)和微观(林业企业、基层林场)3个层次基础上,对各层次外部性和各类外部性应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内在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成语广告     
近年来,成语广告在广告领域中蔚然成风。本论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评析:一是将这种成语广告归纳为原封不动地使用成语原型的广告和变格活用地使用成语的广告两大类,各类中再按成语具体使用的情况分为若干种;二是对成语广告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现象作了理论探讨,指出其原因正在于成语所具有的语体特性恰恰适应了广告语言的几个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发展来势凶猛,在信息的采集、发布、传播等发面发挥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作为传统媒体的大众期刊在期刊广告和读者数量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威胁,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期刊要取得不断地发展必须做到:功能定位明晰;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进行内容创新;整合已有资源,进行创意活动;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融合新媒体,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节奏与押韵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现手法,它是创作成功广告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韵律的美往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强人们对此产品的记忆力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创作广告时,必须联系节奏与韵律,因为节奏与韵律不仅能够感染人,而且能够使广告的语言富有吸引力。节奏与韵律常常被运用在诗歌与散中,但也可以用于创作成功的广告中。  相似文献   

17.
公务行为面向公众,它具有公共性,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要为公众事务服务。可是在公务行为的选择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二元分化,公务人员的利己主义动机以及传统的服从上级的行政模式,都不可避免地会使公务行为陷入伦理选择上的困境。因此,如何减少伦理选择困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公务行为创造更大的公益价值,以及对公务机构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提升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解决公共建设资金不足的BOT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但该模式运行若干年来,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投资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及弊端日益显现.因此,政府主导、高校与企业协商,合理回收BOT项目经营管理权,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广告语在广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告语的制作又必须结合语言载体及广告对象的缺点,因此,在创作广告语时,应遵循民族性原则:广告语应是民族语言规范、灵活的运用;广告语的创作应符合受众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0.
公私法交融是指构成公法和私法重要元素之间的交叉、汇合、互补与合作,通过基本规则的互通、根本目的互嵌和规制手段的互助等方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格局。在公私法交融视野中,我国民办高校治理是在公私法交融的框架内,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明确政府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取管治结合的方式实现利益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从现阶段看,虽然我国民办高校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存在教育公益性面临丧失、政府应担责任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欠完善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公益性、明确政府的责任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