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第三帝国”(德语为das Dritte Reich),现特指1933至1945年德国纳粹统治时期。 德国自公元919年正式立国到纳粹统治之前,在其历史上曾有过两个帝国,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前一帝国从公元962年萨克森王朝鄂图一世在罗马让教皇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起,至1806年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里德里布二世因败于拿破仑被迫放弃“罗马皇帝”称号止。后一帝国从公元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起,至1919年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在11月革命中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止。 希特勒把他所建立的法西斯统治称作“第三帝国”。《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作者称希  相似文献   

2.
蒙古帝国前期,有成吉思汗(1206-1227年)、窝阔台(1229-1241年)时期的对外扩张和远征,也有蒙哥(1251-1259年)、忽必烈(1260-1294年)时期的对外扩张和远征.唯有贵由(1246-1248年)时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贵由时期的蒙古帝国对外战争情况如何?为什么没有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下面作一简要分析.一、征服和统治世界的野心贵由汗统治时期,蒙古贵族要征服全世界、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已暴自无遗.加集尼(1245—Iw年曾到达蒙古)在其亲身游历蒙古帝国后所著的《蒙古史》中多次提到这点.他在讲蒙古布区帝国兴起及皇帝、…  相似文献   

3.
杨增新统治新疆十七年 (1911— 192 8) ,在新疆实行无为而治的愚民政策 ,在司法统治上 ,他也多是因循旧制。但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当时的史料 ,发现杨增新虽然将新疆司法纳入到他的独裁之下 ,但在他统治的过程中 ,对新疆的司法也做过不少改进。本文将通过杨增新生前留下的一些公文 ,对这一问题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因渴望得到尊重而全神贯注于汉族的历史文化中。饮食习惯也是如此,但却时常发生改变。17世纪末,当康熙皇帝微服出巡、在街上和他的人民混在一起时,碰巧遇见了豆腐,那时它仍然是只适合农夫的下等食物,被排除在皇帝的菜单之外。皇帝回到北京便立即命令御厨用豆腐给他做一些菜肴,这使得豆腐一步登天。  相似文献   

5.
明武宗评述     
在中国历史上,即便在明朝,武宗也算不上显赫的皇帝。但这个以前受冷落的人物近年来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论者认为他是荒淫残暴的君主,有的论者认为他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帝王,有些文学作品把他刻画成淫荡的兽性的大魔头。观点纷呈。笔者总觉得不应只局限于人物定性,而应更多地分析武宗为什么没有扮演他父亲孝宗的角色,光大弘治时期的事业?他的独立特行是样造成的?弘治四年(1491)9月24日,孝宗皇帝的正宫张皇后生下一男。前此三朝皇帝皆非皇后嫡出,而此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孝宗非常高兴,按“厚”字辈行取名“厚照”。希望他…  相似文献   

6.
王利法是老舍剧《茶馆》中一个闪光的艺术典型。他在三个不同时期(满清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性格发展变化及其挣扎与灭亡,反映了社会的动态变迁。  相似文献   

7.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名的“积贫积弱”的朝代,为了应付边疆地区民族的侵扰,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统治编制了旨在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刑法制度。宋朝的刑法是以唐朝的刑法为基础编制的,但远比唐朝刑法更为严配。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皇帝断案,以刑法维护统治特权,任意扩大刑法适用范围等,构成了宋朝刑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朱元璋做皇帝的背景朱元璋是封建时代登上帝王宝座的,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出场的,是蒙古贵族同中国各族人民的民族矛盾上升时期应运而生的。元朝统治时期,蒙古贵族对全国各族人民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都很残酷,首先表现在枉纵歧视汉人,不许蒙古人仿学汉人的风俗,不许蒙古人和汉人通婚,不许蒙古人同汉人交往。甚至把各族人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级极为森  相似文献   

9.
清代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在清廷供职。1697年,他在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写的一份秘密报告中说:“康熙皇帝为确保整个中华帝国的统治而建立的功勋,要比他父亲的保护人、有名的多尔衮为征服帝国而建立的功勋更加辉煌”。这是颇有见地的。康熙在位期间,大规模的战争基本结束,摆在统治集团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居统治地位。李冶是中国宋元时期的四大数学家之一,他在青少年时期,对文学、史学、数学、经学都感兴趣,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文为名家"。儒家文化对李冶极其数学学习理念、教学理念、数学研究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武昌起义前,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武昌起义爆发后,章太炎和孙中山之间的分歧比较明显,在一些问题上章太炎对孙中山进行了指责。所以有的论者认为在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是“拥袁反孙”、“离开了革命”、“走向了革命的反面”。因此分析武昌起义后的孙、章关系,对研究这段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态度和考察这段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活动,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皇位大拍卖     
古罗马历史上曾上演过一出丑剧:高贵尊严的皇位竟然被公开拍卖,有人出高价当上了皇帝。公元193年3月28日上午,罗马禁卫军发动兵变,杀害了他们本该保卫的皇帝珀蒂纳克斯,王位因此出现了空缺。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不仅统治着意大利本土,而且统治着东到幼发拉底河、西至泰晤士河区域的1.5亿人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汉、唐的“中兴”年代,至今旅外侨胞和外国人还褒称中国人为“汉人”、“唐人”。由于汉武唐宗池们取得了统治地位后,极力造就空前统一安定的局面,有过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与予民生息之机,从而带来了经济繁荣的黄金岁月。但也有皇帝昏庸、权奸得逞、社会动荡、战争不停,民不堪命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蒋翊武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以短暂的一生,矢志于反清革命大业,奔走呼号,始终如一。他是辛亥革命兴起时期的中坚与骨干,是湖北革命和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英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北齐文宣帝高洋,我们所熟知的是他的残暴荒淫。但高洋在用人、政治、军事等方面拥有相当高的才能。高洋用人能够不拘泥于民族界限,只以是否有利于稳固统治为判断标准,知人善任,一大批汉人或汉化人士如杨惜、高德政、高隆之、杜弼崔暹、崔季舒等被他拢入核心政治圈,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高洋对于鲜卑勋贵犯法者,也决不姑息,并能够把佞倬小人排斥在政治圈外,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这也是北齐能够在高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曹魏政权存在的多数时间内,对待宗室的政策是以禁锢为主,但在明帝曹叡统治时期,宗室政策有改善的迹象,宗室受禁锢的程度相对降低,具体表现在物质待遇改善、朝聘逐渐频繁、亲信解禁任职等多方面。总的来说,在明帝统治时期,曹魏宗室生活有了相对改善,甚至政治地位也有改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曹魏西晋时期皇帝诏令的非程序化运作主要包括诏令制定的非程序化、执行部门的非程序化及执行过程的非程序化、密诏四种情况。执行部门及执行过程的非程序化,往往是在皇帝正常行使权力即曹魏西晋前期出现的情况,其作用往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诏令制定的非程序化和密诏,则往往是在曹魏西晋后期,即皇帝大权旁落时期出现的情况,其既是皇帝失去权力的表现和后果,又进一步削弱了皇帝和国家正常权力机关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明代自洪武后期至成化年间,内官渐涉朝玫。弘治一朝.怀恩、蒋琮等内官直接间接地干预朝政,但对政局的危害相对较弱。从弘治朝看明代内官干政,皇帝纵容及内外相制统治术的运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俞熔 《科技信息》2013,(26):219-219,221
<正>从古至今,建筑都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莫卧儿王朝和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建筑,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两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差异,间接的反映出不同的统治集团的组织文化差异。莫卧儿王朝留下了丰富的建筑瑰宝。开国皇帝巴伯尔(15261531在位)和第2代皇帝胡马雍(15311531在位)和第2代皇帝胡马雍(15311556在位)时代莫卧儿建筑较少,但从第3代皇帝阿克巴(15561556在位)时代莫卧儿建筑较少,但从第3代皇帝阿克巴(15561605在位)时代,莫卧儿建筑开始进入兴盛时期。阿克巴推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的政策,因此此期的建筑便是伊斯兰建筑与印度传统建筑融合的产物。第4代皇帝贾汉吉尔(16051605在位)时代,莫卧儿建筑开始进入兴盛时期。阿克巴推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的政策,因此此期的建筑便是伊斯兰建筑与印度传统建筑融合的产物。第4代皇帝贾汉吉尔(16051627在位)时代是莫卧儿建筑的过渡时期,建筑材料逐渐  相似文献   

20.
自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称始皇帝,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余年,中国一直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皇帝妻妾的后妃,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旧史家常强调“贤妃开国,嬖宠倾邦”,未免过分,但后妃在某些时期,其作用确实超过了皇帝,影响到王朝兴衰。因此,研究一下古代的后妃,对深入批判封建皇帝制度及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