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权概念被引进美国外交领域始于二战后,美国人戴维·D·纽瑟姆在其1966年出版的著作<人权外交>中首次使用这一概念,1977年,卡特总统上台后明确提出"人权外交"的口号,向世界公开宣示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到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外交与里根主义的推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里根主义的目的是在全世界建立"自由"、"民主"的政体,而这也正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陈征  韩苗雨 《世界知识》2023,(24):60-62
<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着国际关系研究者与外交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他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萌芽于受纳粹打击的童年,《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1812~1822》《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两本书标志着基辛格外交哲学的形成。他的外交哲学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希望在维持美国实力的相对优势前提下实现世界均势,提倡“新地缘政治学”以维持美国地缘政治均势,最终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4):58-59
<正>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主席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逃离纳粹德国,辗转到美国定居。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他从学术界走向政界。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  相似文献   

4.
正在走马上任的美国国务卿黑格,人们是并不陌生的。他曾于1972年,作为尼克松总统初次访华的先遣队负责人,来过中国。他曾8次进入美国大专院校或研究院,得到了其中7份毕业证书;他是理学士、文学硕士,又是名誉法学博士。在尼克松执政时,他作为基辛格的助手(后来成为总统的直接助手),权倾一时。在48岁时被提升为陆军四星上将,50岁时出任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长达56个月之久。这次里根委以国务卿的要任,决不是偶然的。据说,里根不仅是赏识他的才干,而更重要的是两人的思路对头。黑格于1924年12月2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郊区巴拉—辛威德。母亲名雷奇娜·安·黑格。父亲名亚历山大·梅格斯,曾任费城的副检察长,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家利益》2015年9/10月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生于德国,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他担任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但是尼克松赢得大选,他看中基辛格的外交才能,让其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1977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  相似文献   

6.
2月6日,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发表了他第二任期开始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美国总统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往往报喜不报忧,而且都试图说出点新东西,想给人们以希望和信心。这次也不例外,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突出宣扬了所谓“美国的第二次革命”。提起美国革命,人们都知道,那是指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如今,里根总统宣称要迎接美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不啻是宣告美国历史即将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而这恰恰发生在里根总统第一任期业已结束和第二任期已经开始之际。逻辑的结论是:里根总统自诩为至少是可以与华盛顿并驾齐驱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曾为争夺总统宝座而两度失败的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已于七月十六日被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目前,共和党为使里根当选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支持里根的呼声甚高,里根本人也仿佛胜券在握,已经开始以总统的口吻发言。但美国各界对他的看法却见仁见智,毁誉参半。其中一个问题是年龄。当年艾森豪威尔六十二岁入主白宫,在连任两届之后离开白宫时才七十岁,而里根到明年二月就满七十了。以其古稀之年问鼎白宫,这在美  相似文献   

8.
<正>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对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的外交进入战略试探期。国人不断从特朗普任性随意的言行中,读到方向完全不同、互为冲突的信息。他任命曾四次见过习近平的艾奥瓦州长为候任驻华大使,并与基辛格两次见面,基辛格随即访问中国,被舆论称为"特使",让人颇感惊喜。但同时他与蔡英文通话10多分钟,称对方为"总统",随后又在推特阐释中美关系中的对台军售、美台关系、汇率问题、贸易问题、南海问题等,又让人忧虑重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之初的外交接待与现在有所不同,有些细节令人会心一笑。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其任职期间的1984年访问中国。4月29日他到了西安。他的这次访问总计才四个小时,可是接待他的准备工作大约在半年前就开始了。都是大人物的待遇1983年11月17日,为里根总统访问西安做安排的美国第一批计20人的先遣人员先期飞抵西安。机场有些冷清,更显出初冬西安的几分寒意。我们就在停机坪和美国人互致问候。一位自称是负责新闻方面事宜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带着微笑对我们说:  相似文献   

10.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7月上旬的一周之内,先后访问了美国和苏联。他出席了纽约自由女神像落成百周年盛典并同里根总统晤谈,接着又在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会谈。舆论认为,法国这次重火外交行动的意义和作用大大超过了双边关系的范围。密特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访问美苏的呢?一方面美苏首脑在酝酿新的会晤,里根对苏联6月提出“灵活的”裁军新建议作了某些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美多次表示要废除美苏反  相似文献   

11.
要评价克林顿执政第一年的外交政绩,不妨先看看他的外交班子。先从克林顿本人说起,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总统,他入主白宫时国际知识不足,外交经验有限;再看他的最高决策圈里,既没有像前国务卿贝克、舒尔茨那样圆熟干练的政治家,又没有像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那样的谋臣策士。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缺乏强人的外交班子,在过去一年里却做出了引人注目的外交战略调整。当初克林顿刚搭好外交班子时,美国一些报刊就评论说:克林顿用能人而不是用强人,目的是要把外交决策权牢牢掌  相似文献   

12.
曹廷 《世界知识》2010,(23):7-7
保罗·沃克尔曾在里根和卡特总统时期出任美联储主席。是一位传奇人物。近30年后,他以83岁高龄,以奥巴马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身份再次出山,帮助总统推进经济复苏政策,继续为美国服务,他的父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共事务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过去曾被美国人嘲为“香蕉共和国”的中美洲、加勒比地区那些小国家,如今却成了东西冲突、南北冲突、内部冲突三者交织一起而趋于爆炸的地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甚至担心那里“或迟或早变成激进、反美、亲古巴和跟苏联跑的地区”。为此,美国最近接连采取了一些重大行动:2月24日里根总统在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提出了对该地区进行经济援助的一揽子计划;4月7日里根开始出访加勒比国家,了解如何执行援助计划;美国国防部宣布4月份在加勒比海举行  相似文献   

14.
困境的产物     
美国总统里根1983年的国情咨文,是他总统任期过半、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所发表的第二个国情咨文。这个咨文调子很低,内容空泛,讨好各方。里根上台时发出的“振兴经济”、“重振国威”的誓言言犹在耳,如今在国会宣读这篇咨文时,连他那惯常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也没有了。何以如此?原因在于里根政府上台迄今,美国的国情十分不妙。在国内,根据  相似文献   

15.
他的个性,他的政治倾向,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还有他亮出的内阁阵容,决定了他将在里根留下的衣钵打上自己的烙印。风水轮流转.1月20 日,布什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对布什当政后的政策,世有萧规曹随之说。然而,从布什内阁的提名阵容看,事情并非如此 .简单. 布什在里根魔下干了8 年副职,对里根备加赞许, 言听计从.去年竞选总统期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1月,基辛格带着"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光环又一次访华。在中美贸易分歧加剧的时刻,他的来访自然引人关注。他的一句"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了"一时被广为传播,普遍被人解读为他对当前国际局势的一大遗憾。基辛格毕竟已经是垂暮老人,而美国高层政坛新人辈出。且不说如今他的影响力有多大,仅看他当初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的身份,给  相似文献   

17.
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华盛顿希尔顿饭店门前遇刺受伤一事,震动了美国,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美国历史上,谋刺总统的事件屡见不鲜。在里根以前的三十九位总统中,遇刺身亡的就有四人,幸免于难的也有四人。这些暗杀事件往往同美国国内政治斗争或社会因素紧密相关。不过,据美国报刊说,这些谋刺案件都没有彻底查清。这也是美国的政治生活中的特殊现象。第一位遇刺的是杰克逊总统 (1829—1837),而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是阿伯拉罕·林肯 (1861—1865)。他是美国南北战争  相似文献   

18.
抨击“外交总统”,不意自己也戴上了这顶帽子。新“外交总统”能走出老“外交总统”的旧辙吗?记得克林倾在竞选总统时曾跟随舆论,高声指责布于f是"外交政策总统","不关心美国人民"。当时他针对战后美国最严重的经拚衰退,'提出了"变革"和"振兴美国"的响亮口号,应得子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了"外交政策总统"。执政之初,他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亲赴拉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还会晤了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领导人。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出访拉美国家。里根此行的目的何在?简言之,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和“南大门”,维护美国在拉美的重大经济利益,修补美国与拉美之间的裂痕,缓和经济矛盾,加强  相似文献   

20.
以演员之身最终荣登总统宝座的人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美国总统里根就曾因其演员出身而被戏称为“演员总统”。无独有偶,18年后的今天,在亚洲的菲律宾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