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建新 《广东科技》2006,(3):178-179
一、实例某工程为七层框架混凝土结构,首层层高6.5m,二层以上层高3.2m。在地下室车库斜道入口处,由于首、二层架空,三层梁板中C3、C5轴交C-J~C-M轴的梁为转换梁,梁上立柱,梁截面分别为800×1800和600×1800,是本工程的最大梁截面。梁板面标高为+9.7m,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属于高支模。二、模板支撑形式的选择由于梁截面较大,支模高度较高,且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考虑脉冲水平推力和输送混凝土速度快所引起过载及侧压力,若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话,因其为标准构件,受其自身宽度和每组长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的可靠指标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设计,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Chen—Teng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由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抗弯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按此方程设计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指标基本大于3.7,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  相似文献   

3.
在潮州市韩江大桥加固维修支座更换、安装监控措施的落实中,根据不同环节的施工特点,科学合理地分为五个阶段加以实施监控.实践证明,该方案经济可行,顶梁时基座的沉降和梁的应力变化均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更换盆式橡胶支座时上、下钢板安装位置准确、牢固、梁体回落后标高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锈蚀梁粘贴钢板加固后可靠指标的提高量,依托锈蚀梁加固前后承载力试验研究,根据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系数以及9根锈蚀后加固试验梁的实测弯矩值,拟合了钢板与锈蚀RC梁的协同工作系数。根据拟合结果建立了锈蚀梁加固完成时抗力计算模型,依据误差传递公式得出了抗力的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用JC法迭代计算了锈蚀梁加固前后可靠指标提高量,计算对比分析了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率和加固钢板厚度对可靠度提升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锈蚀率对锈蚀梁可靠指标提高量影响较小;钢板厚度对结构可靠指标提高量影响较大,板厚从3 mm变到5mm,结构可靠指标提高量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5.
为恢复地震、爆炸、火灾等极端荷载作用后混凝土T梁桥上部结构的抗弯性能,利用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材料的良好抗弯拉性能改进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提出钢-UHPFRC组合加固方法。以带损伤的足尺混凝土T梁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抗弯承载性能试验,分析钢-混凝土组合加固和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弯曲破坏模式;基于足尺试验弯曲破坏形态,建立钢-UHPFRC组合加固足尺混凝土T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图示和简化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UHPFRC组合加固试验梁发生塑性弯曲破坏;跨中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加固部分与原结构之间纵向相对滑移小于0.35mm,加固后试验梁整体工作性能较好,与未加固梁相比,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71%;在加固材料质量减轻50%的条件下,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30%,正常使用阶段其抗弯刚度与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相近,因此钢-UHPFRC组合加固可提升或恢复混凝土T梁的抗弯承载性能,同时降低加固材料对结构自重的增加;抗弯承载力简化公式计算值与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和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0.97和0.95,简化公式计算可靠,可用于组合加固后混凝土T梁桥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1 工程概况甘肃省地税局高层综合楼建筑面积32853m2 总高97.10m 地下2 层1 4 层为框架――剪力墙 5 层以上为剪力墙体系4 5 层间设现浇钢混凝土大梁结构转换层转换层竖向标高位置18.50 21.40m 由转换大梁同时与上下楼板相连组成上层楼板200mm 厚,下层楼板250mm 厚大梁断面700 2900mm 如图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40 下部承梁柱截面为1100 1100 柱网尺寸7800 7400 7800 5100 7800 4700 几种2 工程特点2.1 转换大梁截面尺寸700 2900mm 单位长度自重51KN/m 断面高体量大且册时与上下楼层结构连为一体2.2 梁配筋密主筋为44 25 箍筋为14@100 腰筋2…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平面梁单元范畴内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问题,将钢筋与混凝土视为不同的单元,在分析平面梁单元内任一点位移的基础上,根据位移协调条件,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钢筋单元与混凝土单元不需要通过节点连接的非节点连接方法.该方法能够比较方便地模拟工程结构中构件含加劲材料、构件截面在不同阶段变化等复杂组合和连接问题.算例考察了钢筋混凝土梁的位移和加固问题,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演示了在使用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采用不同厚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对梁侧面进行加固,并对其进行单点静载试验。观察梁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并根据梁的荷载-应变曲线,分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试验梁的裂纹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加固梁相比,加固梁的破坏形态由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弯剪及弯曲破坏;随着加固层厚度的增加,加固梁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和变形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可以直接从试验梁表面获取细微变形和应变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预测试验梁表面微裂缝位置及破坏形式。最后,建立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内流场压力测试探针尺寸小、测点多、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仿真分析手段,根据圆柱绕流的特点,对不同直径的探针进行了气动性能分析,研究其表面压力分布规律,根据CFD分析结果确定了总静压复合探针设计方案并加工了试验件,试验件的风洞校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来流无偏角的情况下,Ma0.2到Ma0.6的范围内,Φ10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50o时、Φ12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47.5o时、Φ14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45o时,测量误差在±1%以内,可满足一般试验的精度要求。另外,在满足探针±1%的测量误差的前提下,Φ10 mm探针静压测量不敏感角在马赫数0.2~0.5范围内,可达到±18o;在马赫数0.6时,能达到±15o。Φ12 mm和Φ14 mm探针静压测量不敏感角在马赫数0.2~0.4范围内,可达到±18o;在马赫数0.5时,能达到±12o;在马赫数0.6时,可达到±3o。探针的总压测量误差在马赫数0.2~0.6、±15o的偏转角度范围内可达到±0.3%的发动机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中出现剥离破坏也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最大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测量是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不仅要符合设计图纸本身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等,而且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如何精确地进行建筑轴线测量楼面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沉降与垂直度观测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碳纤维布对CFRP加固梁刚度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对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刚度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加固后的挠度计算公式,然后通过试验对该公式进行检验。通过13根不同加固形式的CFRP加固梁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共具有一定的精确度,研究结果对今后碳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应用的研究与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立交桥、高架桥和人行天桥的建设过程中,作为施工模板支撑的脚手架搭设常遇到承载力不足,脚手架失稳等问题,根据现浇钢筋混凝土立交桥施工过程中此类脚手架的搭设情况,以实际工程中常用的WDJ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为对象,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桥梁腹板位置变化、桥梁高度变化对脚手架受力的影响,同时对风荷载作用下的脚手架和隔梁位置下的脚手架进行受力分析,提出通常情况下WDJ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选用形式,为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滑模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某水泥公司水泥储存及散装筒仓为四个单体园形筒仓的连体,仓内直径为9.6m,+11.6m以下的壁厚为0.40m,+11.6~45.0的壁厚为0.30m。从±0.00~45.5m滑模。1.2滑模流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筒仓分二次滑模,第一次从±0.00开始滑模至8.10m,待筒仓内的锥体结构局部施工完毕,第二次再滑升至库顶45.5m。1.2.1第一次滑模工序:在±0.00处安装护壁和剪力墙的滑模支架,分开二组分别滑模。到6.00m时,板筋采取预留钢筋的方法,待滑升后,掏空表面的水泥浆,扳直钢筋,梁筋采用预留孔洞的方法,位置和尺寸按结构图,待滑升后,插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某结构设计高度为76m的工业混凝土罐体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拟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按照现行相关规范对满足构造要求初选脚手架方案中的纵横向水平杆承载力与扰度要求、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稳定性和立杆地基承载力以及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分别进行了施工演算,均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嵌入式三维接口虚拟线切割工艺方法.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建立卡环的几何模型,用三视图和画法几何方法优化线切割平面,用电脑扫描的方法测量线切割平面的位置和角度尺寸.研究表明:对于Φ100卡环,保证完全根切、不留残余根高的线切割平面P1最大偏角是35°,清根距离为3.25mm;保证上爪强度的最小偏角是24,°清根距离为3.69 mm;线切割平面P1的偏角应该在24°~35°之间.虚拟加工绝对误差小于0.02 mm,相对误差小于0.6%,满足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某18m跨预应力梁病害原因的分析,针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采取粘钢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对梁结构的竖向位移进行计算,分析其加固的效果,经现场挠度实测,满足设计控制值及规范挠度允许值,加固方案改善了梁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补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为其他工程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冯定邦 《广东科技》2006,(10):152-153
碳纤维布补强砼结构是一种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甜加固手段,主要应用于补强混凝土梁与板,它具有不破坏原结构,施工方法简便,加固后能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虽然这种加固方法其材料价格相对较高,但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可节约施工费用,并且加固完成后,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再投入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这种加固方法具有长远的综合效益。本文重点介绍碳纤维布加固砼柱的施工工艺及施工验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面围覆玻璃钢进行加固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试验,得出了外围覆玻璃钢能提高梁的抗弯能力,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为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这种新材料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根据弹性梁理论和部分组合截面假定,对受3种荷载作用的粘钢加固混凝土简支梁,推导出钢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的结剪应力和法向应力的解析解,还给出钢板拉应力和加固梁找度的解析解,由例题梁的计算分析,得到了降低钢板端部处应力集中的方法(采用刚度较低的粘结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