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炜  王怀昕 《遵义科技》2007,35(4):15-18
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7000万k左右。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了优质杂交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产量为668.0kg/667m^2,比菲优多系1号(对照)高11.9%,抗性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5年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国 《遵义科技》2006,34(3):28-30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对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渴望进一步增强。遵义裕农种业作为我市集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主要种子龙头企业之一,为加速种子的更新换代,组织了一批在生产上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全市范围内作对比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使杂交水稻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我站今年应遵义裕农种业的要求,按其试验方案完成本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汕头市1998~2003年开展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全市跨世纪应用或推广的新品种(组合),并促进十五期间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与更新。现将六年来早、晚造的试验结果综述如下,与有关方面交流。  相似文献   

5.
2005年杂交水稻引种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贻 《遵义科技》2006,34(5):26-29
为了鉴定国审及相邻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在我市范围内的适应性、丰产性,为我市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引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遵义市种子站的安排实施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我县二半山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种子站近年来积极引进适合我县二半山常规籼稻区新品种,但由于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可供引进的常规水稻新品种越来越少,即使筛选出一个新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也只3~5年,品种更新速度已成为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针对我县海拔1450-1700m二半山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种子站于2003年引进早熟杂交稻试验成功,改变了我县高二半山区不能种植杂交稻的历史。2004年示范20余亩,平均亩产达到了469.7公斤,较对照增长13.7%。  相似文献   

7.
王运贻 《遵义科技》2006,34(3):40-43
为了解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我们将各地提供的一些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作适应性试验种植,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4):32-33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适宜遵义县新民镇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5年在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官田坝组进行了优良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刘洪梅 《遵义科技》2006,34(2):9-10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在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5年在遵义县龙坑镇八里村前进组进行了6个品种的新品种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审定冬小麦新品种(系)在本地区生产性能,设计本试验。本试验采用8个冬小麦新品种(系),按随机排列,在本地区3个试验点同时进行小区试验,通过二年九点次产量汇总分析,结果认为冬小麦新品种(系)“90-151”综合表现好,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九五”期间广东省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汕头市农科所试验点试验结果的整理,对参试品种(组合)在本试点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综合评价和利用意见,向选育种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试验结果,为各地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科技》1997,(1):1-4
为审定冬小麦新品种(系)在本地区的生产性能,设计本试验。本试验采用8个冬小麦新品种,采取随机排列,小区试验,在本地区5个单位同时进行。还过各点汇总产量进行显著性分析,排出了参试8个品种(系)在本地区生产性能序列。  相似文献   

13.
欧昌梅 《遵义科技》2004,32(1):15-19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筛选更多适应我县自然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良种,促进品种结构多元化形成,特进行本试验,为我县玉米引种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汕头市2006年晚造开展的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的信息资源,通过整理及统计分析,考评了参试品种的各方面性状,筛选出一些有前途的品种(组合),期望能为我市“十一五”的水稻品种更新和良种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谭福亮 《遵义科技》2010,38(4):25-27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在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9年在遵义县新民镇新民居玉丰组进行了6个品种的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韶关市2001—2002年晚稻新品种(组合)试验材料进行多个主要性状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华优86综合性状最好,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最大,表明该组合在粤北地区生态条件下,是最适宜本地推广栽培的晚稻新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稻新组合丰优香占不同移栽密度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优香占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型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单产较高,品质好,生育期适中等优点。2004我县引进试验,选送样品参加第三届中国优质大米博览交易会评选获全国十大金奖。为了摸索该品种在我县海拔800米稻作区栽插的最佳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量论依据,同时为我县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做大做强“大凉山”优质米品牌提供品种和技术贮备。2005年根据省站的安排,我站特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特点、水稻新品种(组合)的选育、变异性状的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水稻航天育种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朱娅 《遵义科技》2008,36(2):19-21
玉米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杂交玉米品种推广达100%,但近年来,由于《种子法》的实施,全国各大种子公司(集团)的品种不断进入我县市场,并纷纷推出各自的主打品种,市场上品种繁多,2007年结合粮食增产工程和玉米宽厢宽带项目的实施.配套实施本试验,进一步探索我县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从而为我县杂交玉米的推广和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的依据,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陈应昂 《遵义科技》2006,34(2):13-16
为优选习水县中低海拔新杂交水稻品种,2005年习水县开展了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