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发生过许多起手机爆炸致死事件。手机电池爆炸的原因大致如下:电池内部缺陷,电池在不充电、不放电的情况下爆炸;电芯长期过度充电;短路(可能性较小);将手机放在高温环境下也可能引起爆炸。  相似文献   

2.
世界风云     
《科学之友》2006,(8):16-16
美国向用户征收网络“拥护费”;联合国“数字化机会”中国排74位;DoCoMo发布了6款夏季3G手机;DOS开源版7月底发布;意大利点球获胜夺冠军;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和广大居民息息相关.在今日社会中,尽管电脑、网络、汽车、手机社交等活动占去了不少人们看电视听广播的时间,但广播电视的传统市场几乎未被动摇.  相似文献   

4.
碧雪 《科学之友》2005,(6):70-71
很多人喜欢将手机放在牛仔裤口袋里,但又怕厚厚的手机让牛仔裤变了型。新一代超薄手机厚度仅9mm,就算是折叠式手机,厚度也能维持在2cm以下,不像过去直立式手机总得从2.5cm的笨重起跳,摆脱厚重的外衣,薄型手机以窈窕之姿现身。  相似文献   

5.
紫藤 《科学之友》2005,(9):74-74
据英国《BBC新闻》报道,父母对家里上中学的孩子要求买手机时应三思而后行,有些科学家表示,使用手机可能对健康造成长期损害。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教授赖亨利表示,研究人员在过去10年中一直怀疑手机放出的电磁辐射可能会损害DNA,导致良性肿瘤的生成。赖先生说:“小孩使用手机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还不确定,但我们已有一些臆测。”英国国家辐射防护局主席今年1月表示,为了避免儿童受到手机辐射的伤害,父母不应该让8岁以下的小孩使用手机。赖先生表示,当使用手机时,天线发射能量的70% ̄80%都被大脑吸收。日前,马里兰州的联邦上诉法庭恢…  相似文献   

6.
党勇 《世界科学》2008,(6):41-43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日趋融合,无线互联网、移动多媒体已初露端倪.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堪称未来的第五大媒体.在我国,随着3G手机的引入.手机网络除了能进行话音通讯外,还能用来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资料、开展电子商务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太阳对地球危害的谣言越来越多。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谣言是,太阳风暴爆发的能量非常巨大,不但会影响通信,甚至有可能会“烧毁”手机。因此,谣言的传播者告诫人们,在太阳风暴爆发的那天需要停止使用手机。然而,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太阳风暴根本不可能烧毁手机,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4,(5):20-20
价值十几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欧洲贵族首选的Vertu手机成为继跑车、名表之后的又一种身份的象征。近日,英国首家尊贵通讯产品制造商Vertu的手机亮相上海。据悉,这台英国王室专用手机,是Vertu家族中最贵的一款铂金手机,其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的身价,问鼎目前全球手机索价之最。据介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手机云计算、云计算在手机终端的应用两方面论述了云计算在手机终端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手机辐射让大脑兴奋目前,手机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全球已有20亿人拥有手机。但使用手机到底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这个存在普遍争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证实。最近,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手机信号会刺激大脑并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12.
手机很长时间一直被视为是弥合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的一种手段。现在,地处边远的医院将使用手机来检测肿瘤。  相似文献   

13.
从当年不可一世的大哥大到今天再寻常不过的手机。这种现代通讯手段方便快捷已经让人再也离不开它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手机拥有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随着手机的普及,有关它的电磁波对大脑危害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原有的疑虑尚未消除,短信这一新功能马上又有人提出了新的为害证明。  相似文献   

14.
手机可能存在致癌风险的话题.与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一样,说了好几年了,始终未见权威机构的明确定论。最近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研究结果,让我们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8,(4):69
在市区内的许多居民楼上都安装有手机基站,部分市民担心这样的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实,大家没必要担心。因为手机辐射与手机基站辐射不同,一般一部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在0.03μW~0.7μW之间,而一个手机基站的辐射值在10μW之内。一个手机基站所产生的辐射值比一部手机的辐射值高不出多少!  相似文献   

16.
笑天 《科学之友》2002,(12):38-39
据路透社和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2002年8月,美国南加州的Hop On无线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手机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他们将开始销售他们生产的一次性手机,预计到今年的圣诞节,可以售出100万部。一次性手机从概念到原型产品,再到投放市场的整个过程即宣告完成。  相似文献   

17.
3G手机     
《科学之友》2004,(5):74-75
在我们还对“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记忆犹新的时候,手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G、2G甚至2.5G 。目前,日本、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开通3G业务,据称,我国已研制出了3G手机,并以上市,现在谈3G手机正成为年轻人的口头语,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提起3G仍是一头雾水,那么,什么是3G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通信工具的手机,其功能已远远超出其设计初衷;而作为远程医疗的补充手段,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疾病的预防与监测,还可以优化特定场合的人口分流与了解个人的喜好,以及用于环境的监控,等等——  相似文献   

19.
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3G生活吗?你的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任何一件你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3G终端;当带宽和技术具备时,这个集成许多功能的终端使我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更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当然更可以和从未谋面的人在网上联线对打游戏;还将有不少型号的3G手机自带摄像头,这将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电脑会议,甚至使数字相机成为一种“多余”……  相似文献   

20.
今天,手机不仅仅作为通信工具,让天涯海角的人们彼此谈话近在咫尺,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而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这成为那些有能力享受这项高科技成果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事。但是这同时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病毒在将电脑网络搅得天翻地覆之后,又将目标盯向手机。这使病毒所造成的危害速度与程度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最近,就发现了面向手机电话等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在"EPOC"上运行的6种病毒。而且这些病毒有时又让你在染毒的同时啼笑皆非。各位手机上网的朋友们可要小心了。警告病毒(EPOC—ALARM)这是发现的第一种 EPOC 病毒。这种病毒在开机时总是持续发出警告声音,显示你的手机有错误,但其实并无大害,你的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