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处理对单性木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温度的水、赤霉素(GA3)、双氧水(H2O2)和浓硫酸浸种处理对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Dandy)种子萌发的影响。水温设室温下40℃、60℃、80℃,处理24h;赤霉素浓度有100mg/L、200mg/L、300mg/L,处理时间分为24h和48h;双氧水浓度有1%、3%、6%,处理时间为24h。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清水(约20℃)浸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温水(40℃、60℃),GA3(100mg/L、200mg/L、300mg/L)及H2O2(1%、3%)浸种处理均可促进单性木兰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以200mg/L GA3处理48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1.1%。浓硫酸和80℃的热水浸种处理会损伤种胚,抑制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2.
采用GA3、IAA、NAA、无水酒精、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和10%,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且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处理长白山牛皮杜鹃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浸种24 h对牛皮杜鹃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清水浸种24 h为对照,分析预处理后牛皮杜鹃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3℃/15℃、光照为12 h/12 h条件下,3×10-4GA3浸种24 h效果最好,起始萌发时间为10 d,发芽率86.33%,发芽势77.0%,发芽指数41.70%.通过GA3处理,牛皮杜鹃种子可显著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沙葱种子的萌发特性,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发芽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纸床法,进行萌发吸水特性、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葱种子发芽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沙葱种子浸入室温清水后,2 h以前吸水速率最快,之后逐渐减慢,10 h后吸水率更慢,到14 h后达到饱和。室温贮藏一年半的种子在充分吸水的条件下,发芽率只有17.50%,用800 mg/L GA_3浸种后其发芽率提高到63.33%;在GA_3浸种预处理的基础上,再用NAA,IBA,6-BA进行后处理,其发芽率能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当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在1.0 mg/L时,效果最好,且作用效果依次为NAAIBA6-BA。浸种14 h以后达到吸水饱和的特性可以作为播种前浸种的依据,沙葱种子用赤霉素(800 mg/L)浸种后再用1.0 mg/L的NAA处理可以作为沙葱生产中提高种子发芽率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胁迫条件下利用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预浸种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向日葵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4种激素的浸种处理,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向日葵种子的萌发(P<0.05),缩短了发芽时间,提高了向日葵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其中缓解效果最明显的是6-BA,而浸种处理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影响最小的是IAA.  相似文献   

6.
选用不同浓度吲哚丁酸、萘乙酸及赤霉素浸种1,2 h,对长白松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清水浸种2 h为对照,试验分析预处理后长白松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长白松种子经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明显提高.其中,以100 mg/L的IBA浸种2 h长白松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3.66%,发芽势为12.33%,发芽指数为38.15.  相似文献   

7.
6-BA和GA_3配伍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6-BA和GA3相配合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实验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处理及其组合处理均能延长百合切花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增大花径;具有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性、延缓叶绿素降解等生理效应.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各项观测指标,发现2%蔗糖+200 mg/L 8-HQ+300 mg/L柠檬酸+90 mg/L 6-BA+100 mg/L GA3的处理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沙米种子萌发及胚根伸长生长的影响,以民勤沙区采集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FL两种外源激素及其混合叠加液对沙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生长速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6和T2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小于CK(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沙米种子的萌发,各处理按发芽率高低排序为T14>T9>T5>T10>T15>T1>T4>T13>T12>T11>T8>T7>T3>CK>T2>T6;FL浓度从0.1 mg?L-1到5mg?L-1之间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也在增加,浓度为10mg?L-1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 mg?L-1;0.5 mg?L-1浓度的FL溶液浸泡处理沙米种子,浸泡时间从3h到24h,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在增加,但浸泡3h(T2)破除休眠效果差,种子的发芽率低于对照,浸泡6h以上破除休眠效果明显;GA3+FL的混合叠加液处理沙米种子,破除休眠效果最佳,叠加液处理后24h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50%,最高发芽率达83%,36h发芽率均≥70%,48h发芽率已大于80%,T14处理效果最佳,种子的发芽率达100%,发芽势达100%,发芽指数达30.86;不同处理分别在24h、36h和48h三个时间段种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破除沙米种子休眠促进发芽的时间不同;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沙米种子12h后种子胚根均能快速伸长生长,且胚根的长度与萌发时间呈极强线性相关关系(R2>0.8),胚根长 (mm)和生长时间 (12h)可以用线性关系式 表达。通过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沙米种子萌发及胚根伸长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方法,可为沙米的种苗培育、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迷人杜鹃种子用KMnO4、6-BA和NAA溶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KMnO4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其种子的萌发;NAA对其种子的萌发也有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6-BA对其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用浓度为150mg/L的NAA溶液浸种子24h时,其发芽势、发芽率、最终发芽率都为最高,分别为64%、81%、92%。4℃时用1%KMnO4的溶液先处理12h,再用150mg/L的NAA溶液浸种24h,最终发芽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10.
以三翅槭模式标本树上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基本形态和特性,并通过不同温度处理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和层积处理后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三翅槭为无胚乳种子;三翅槭种子在15~25℃昼夜变温下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不同浓度的GA3、6-BA、IAA均能打破三翅槭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层积处理也能较好的提高三翅槭种子发芽率;三翅槭幼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叶片形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指标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茄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24h、10mg/L6-苄基腺嘌呤处理8h.300mg/L赤霉素+10mg/L6-苄基腺嘌呤混合激素处理24h和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0.005mg/L)处理24h,该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提高绞股蓝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不同光温、激素、储存、低温层积和短时低温等处理对其的影响.光温处理结果表明,绞股蓝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15~25 ℃,光照可适当提高萌发率,但在最适温度20 ℃时,萌发率最高也仅为(31.54±2.04)%;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如6-BA和玉米素)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赤霉素中GA3对其萌发没有显示出促进效果,但GA4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4.00±2.65)%;在18 ℃下,储存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的存放时间有利于打破其自身休眠机制,但时间过长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甚至不再萌发;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对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温层积90 d的种子在光照下的萌发率是最高的,仅能达到(34.26±3.21)%;短时低温处理结果表明,5,10,15 ℃条件下湿藏9 d后,绞股蓝种子的萌率分别可以提高到(73.06±2.12)%,(83.14±3.25)%和(72.13±3.52)%.储存处理与储存后短时低温处理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绞股蓝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而短时低温层积对长时间存放的种子也有一定的萌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对蓝莓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蓝莓种子萌发浓度幅较宽,在浓度50~300 mg·L^-1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下变化显著;在50mg·L^-1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因此,蓝莓种子最佳萌发浓度为50 mg·L^-1;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浓度为50 mg·L^-1时,分别可达16%、16%。  相似文献   

14.
荷花胚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荷花胚为试材,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时间对离体荷花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胚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6-BA0.5 mg/L+2,4-D0.2 mg/L+0.1%AC+3%蔗糖;MS+6-BA1.0 mg/L+NAA0.5 mg/L+0.1%AC+3%蔗糖,光照14h.d-1.总结了荷花胚组织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某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对栝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种子经适当的浸种处理和在适宜的温度下催芽,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表明,栝楼种子在用40℃温水浸泡6小时,再转入冷水浸泡24小时,取出放在太阳下晒到种子表层水干后,于30℃下催芽,促进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赤霉素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对萝卜、玉米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GA3浓度为10~40mg/L时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20mg/L时发芽率最大,为84%;10mg/L时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5~4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有促进作用,其中3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的促进作用最大,5~10mg/L时对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20mg/L时对玉米幼苗根部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结论:适当浓度的GA3对提高萝卜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10~40mg/L的GA3处理后的萝卜和玉米幼苗均表现为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秋葵幼胚为试材,筛选较适合幼胚萌发和成苗的培养基,并研究胚龄分别为开花后4 d、6 d、8 d、10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秋葵幼胚萌发和成苗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Qz(Ms+0.1 mg/mL BA+1.0 mg/mL GA3)和QG(Ms+0.5mg/mL GA3);开花后8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由此建立秋葵幼胚培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白芨种子的高效萌发及其无性繁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白芨的快速繁殖,以白芨的成熟蒴果为材料,在MS、1/2MS、KC、VW添加6-BA及椰汁乳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原球茎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扩增繁殖,建立白芨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1/2MS+6-BA 1.0 mg·L-1,添加10%的椰汁乳能有效提高萌发率,促进原球茎的生长;无性繁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1+NAA 0.2 mg·L-1.此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白芨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