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周彬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2):215-217,221
论述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三次冲撞,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三次冲撞,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它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4.
宋明理学是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产物。这一文化融合模式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吸收现时代的先进文化,对自身的形式和义理进行现代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西方文化、"五四"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文化几个文化阶段的分析,透视出文化变迁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而现代化的模式不是唯一的西方模式,所以在两种文化的交锋中,我们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儒家文化的约束力显然正在弱化,作为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与典型代表之一的孝文化也是如此.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无论是孝文化还是整体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时代价值.深入探讨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无论对于孝文化本身还是借学思想精华的现代化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的文化史观大体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史观、政治文化史观以及人类文化史观三个方面。就儒家文化史观来说,"哲学的突破"、"士"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心"乃价值之源等构成了余英时先秦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明清儒学思想基调的转换与晚清儒学的内在批判构成了余英时明清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儒学非正统、反传统成分以及"整理国故"运动则构成了余英时五四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就政治文化史观来说,通过"士志于道"、"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名言警句,余英时论述了中国古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支撑点。就人类文化史观来说,余英时对人文与科学的新研究与新思考充分展现了其博大人类情怀。纵观余英时文化史观,我们不难发现其儒家文化史观具有理性、政治文化史观具有理想性、人类文化史观具有独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现代化日趋实现,文化全球化更是影响着世界各国。面对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中国要实现文化现代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辩证地看待与我国现实国情相适应的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转型,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李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30-31,55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安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甘地虽然是印度的圣人,但电影中的甘地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原则塑造出来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甘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他在英国所受的教育,特别是受到基督教与托尔斯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电影中他所坚守的基本原则乃是按照西方圣人原则塑造出来的。电影中孔子的形象更多地是体现出今日对孔子的理解,同样也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不变的基因。分析二者的异同对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如怎样评价目前流行的红色经典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之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首要前提,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从中西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一方面为各自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各自政治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本文在对江户时代日本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村八分”制裁措施及其在现代日本社会中的心理表现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村八分”的心理及其形成原因。指出:“村八分”思想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稻作文化和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频仍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只能同心协力,一致抗灾。稻作文化孕育了团体主义精神。而儒家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对“村八分”心理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特别注意与他人以至整个群体的协调一致,强调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当事人也会产生耻辱感。进而认为,虽然作为一种制裁措施“村八分”已被禁止,但其思想却深深地扎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耻感文化的作用下,日本人自然会保持“村八分”心理。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理论始创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漱溟在“五四”时期一片推翻传统、倡导西化的浪潮中,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高扬中国儒家文化的旗帜,创造性地重新解释儒家经典,试图创造一种全新的中国文化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探索一条中国式的观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明晰区域文化现代化基础上,构建了测度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程度的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为测度方法,分析了2010年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可分为5类,类型分布呈橄榄型;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梯度明显;区域文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最后,文章给出加快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经历了由"洋务运动"的器物文化、"维新变法"的制度文化到"五四运动"的精神文化3个阶段的不断深化.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也大致沿此脉络而进行.当今武术现代化的困窘,引发了人们对西化模式的反思与对本土化模式的呼唤."武林大会"以"传承功夫精髓,展现真实武林"为宗旨,首次将套路、格斗和功法三大武术运动形式融为一体.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契约式的"武术工厂"成功运作无疑对今后中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汉语热潮的推动下,随着孔子学院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更加广阔的辖域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孔子学院以阶梯式的文化传播模式完成光大与创新汉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给国内的文化传播与传承现状带来新的思考,文化传承一定践行认知体系的开放、知识体系的构建、行为体系的创新和价值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