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泽佳  付振宇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7):102-103,106
公共艺术这个近年来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当代中国不断的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雕塑,这种公共艺术形式在当代的环境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视觉角度、文化含量和与人之间的交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雕塑的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2.
谷远亚 《科技资讯》2009,(35):176-176
环境雕塑设计是设计艺术专业公共艺术方面的专业课,是公共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环境雕塑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角度追踪中国雕塑的发展,并希望中国当代雕塑家在多元艺术空间下抒发个人情感,体味自身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的同时能回归传统,引导国人对中国雕塑的正确认识,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特征的中国现代雕塑.  相似文献   

4.
雕塑是公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城市广场雕塑设计的艺术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它的规划和创建 ,必须与历史、地理、环境、时代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雕塑已经日益成为我们致力于观念表达和环境改造的重要艺术方式之一,但是,这种艺术形态的负面作用也日趋明显。首先,西方远离艺术规律的“观念”、“思潮”、“主义”逐渐侵蚀着中国当代雕塑的思维方式;其次,“自我”膜拜拜意识的膨胀加速了这种负面作用的滋生蔓延,最后是市场经济利益的的诱感使雕塑艺术沦落为商品而成为现代雕塑垃圾。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雕塑性陶艺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当代雕塑性陶艺的创作理念及创作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何在当代雕塑性陶艺的创作中,更好的彰显出现代性特征,对于中国当代雕塑性陶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精神,较多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公共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艺术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城市生活.我们的社会开始自觉地迈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都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我们才谈论公共艺术与实践及其载体这个当代问题.倘若我们暂且撇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态的特征,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会伦理来看,或许"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艺术的要义抑或灵魂了.那么什么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在此城市市民文化的内在表现.对市民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联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公共艺术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刘芳  黄展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3):124-126
本文通过对艺术与大众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当代公共艺术中的艺术形式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强调公共艺术的大众性;更为强调公共艺术中大众的参与性;并认为大众的参与不仅提高大众对艺术的理解与全民素质的提高,并可以在艺术与大众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桥梁,调动大众艺术创造力,更好的营造出全民化的艺术空间与氛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公共雕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加强规划,保持公共雕塑与城市整体风格的和谐;以人为本,促进公共雕塑与城市居民的和谐;综合考虑、维护公共雕塑与所处自然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陶瓷雕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的各类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陶瓷雕塑特征的角度上把握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形式美感对于更好地理解陶瓷艺术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陶瓷雕塑的特征出发重点阐述如何把握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