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月7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办的“侵入我國領空的美国军事偵察气球展覽会”在北京中山公園公开展出。展覽会陈列着被我国截獲的美国軍事偵察气球中的一部分。这些实物証明,美国政府放送这种气球,完全是为了進行軍事偵察,盗攝我国地形,这是美國政府嚴重地侵犯我國  相似文献   

2.
日本反對太平洋集體安全制度最近澳大利亞總理萊昂斯在英帝國會議中提議締結太平洋岸各國互不侵犯公約,引起了泛世界的注意。這公約的意義,即是在建立太平洋上的集體安全制度。那麽日本對於太平洋上的集體安全制度,究竟是抱着怎樣的態度呢?五月十五日的密勒氏評論報曾經譯載四月廿五日東京日日新聞的一篇社  相似文献   

3.
在美國大總统签定了新中立法案兩個星期以後,在五月十四日英帝國會議開幕禮中,澳洲總理萊昂斯提出召集太平洋會議,締結太平洋互不侵犯公約的建議。曾經舉行過太平洋會議的華盛頓城,正被‘中立主義’‘小美國人主義’的空氣籠罩着,萊昂斯這個重要建議,很不容易透過死沈沈的華盛頓空氣,而引起美國政客们的共鳴。所以當天華盛頓方面的冷淡態度是:“现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公約協定等物,如果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與華盛頓九國公約,都能受各國之尊重與實行,太平洋和平,自然可以維持得住。”這種唯  相似文献   

4.
世界点滴     
‘聯合國世界’美國近有一本新的週刊出世,名為‘聯合阈世界’(United Nations World)。發起人和編輯人是名記者‘新共和’週刊編輯史特萊特(Michael Straight)和巴特遜(William Patterson)。他們在‘新共和’週刊社內籌備已就緒,十月聯合國大會開幕時,曾試出第一  相似文献   

5.
美國的農業危機越來越深重了.過去一年內,美國農業品的過剩現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國商品信用公司在一九五三年年底的存貨,高達五十億美元,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一倍多.另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的估計,到今年七月一日,美國的剩餘農產品,僅僅小麥一項,就將達八億四千萬蒲式耳.美國的報紙報道,在美國已經沒有足够的倉庫來儲存農產品了.有一個時期因爲沒有儲存的倉位,二百萬噸的穀物不得不装在一百二十五艘  相似文献   

6.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7.
三月十四日,蘇聯各族人民都懷着無限歡欣和信任的心情,參加了第四届最高蘇維埃的選举。這次選舉對於蘇聯全國具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因為它是在全體蘇聯人民為祖國的進一步繁榮,為國民經濟的新的高漲,為不斷提高勞動人民的物質福利而奮鬥的情况下舉行的;它是在苏维埃國家积极爭取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爭取巩固世界和平,反對企圖發動新戰爭的反動和侵略勢力的情况下舉行的。由蘇聯憲法所確定下來的蘇聯選舉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体表現,也是世界上最民主的選举  相似文献   

8.
一一件懸案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在外交上不斷的利用險詐欺騙的手段投機取巧;它們一面擾亂國際和平,引起各國的不安同時玩弄外交的陰謀,要挾各國對它們讓步。意大利曾這樣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凡爾赛條約和洛迦諾公約也是這樣被德國破壞的。現在德意又向英国提出了解决洛迦諾問題的建議這使一般人懷疑到這兩個野心國家,又得利用目前歐洲局勢的不安去作新的投機了。  相似文献   

9.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戰之後,破碎的大英帝國日益淪爲金圆王國的附庸了。邱吉爾三月十五日在紐約的演說,活畫出了英帝國主義的一付‘可憐相’,聽吧:‘美國现居世界之頂颠,爲各國所仰望。既具世界絕大之權威,復受世界絕大之尊敬;其進行時之威武氣概,自羅馬帝國以後爲舉世所未見!惟美國既具有極大之權力,同時也負有極大之責任’。 舉人間最好的歌功頌德的詞句都在這裹  相似文献   

11.
世界往何處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產生一個顯著的新形勢:美國與蘇聯變成了世界上兩個無比的强國。世界的命運,從舊的秩序中解放出來,而重新被支配在一嶄新的形勢之中。大戰結束九個多月了,九個月來的國際政治,完全是美蘇兩國在主導發展。在這新的階段裹,美蘇兩國,顯然是這世界舞台上最動人的‘主角’;他們之間的任何微小動作,都在在影響著世界的每個角落。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人民熱烈歡迎並密切注意柏林四國外長會議关于召開日內瓦會議的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個决定具有肯定的国际意義。它帶來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新螹?柏林四國外長會議的召開及它的全部過程,標誌着以蘇聯為首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勝利?蠹叶贾?由於妄图獨霸世界的美帝國主義一味追求‘实力政策’,自從一九四九年春天以來,一直沒有開過這樣的會議。但是由於全世界要求和平的与论的壓力,由於一貫堅持和平的蘇聯堅忍不拔的努力,西方國家終於不得不同意舉行柏林会议。柏林會議召開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和平力量的一个勝利拦敲闱縼黹_會的,它一開始就蓄意破壞這次會議。在會議上美國代表採取了否定一切的態度,在會議外美國宣传機構則到處散播悲觀失望的論調。可是尽管如此,召開日內瓦會議的决議,終於獲得通過了。當柏林會議就第一項議程進行討論的時候,杜勒斯不止一次表示堅决拒絕跟中华人民共和國代表在一起開會?墙Y果,不管杜勒斯作着怎樣阿Q式的‘保留’,召開有中華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日內瓦會議的决議,實質上正是表示西方國家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大國所起的重大作用藗兌颊_地認識到這個决議是世界和平力量為緩和国际局势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瞭望台     
世界危機的新階段 歐洲國際間的危機,终於在三月的下半月全面地爆發了。經過了近一個月的醖釀,希特勒突然在三月中旬採取行動。三月十五日,德軍進佔布拉格,捷克全部陷於淪亡。德軍繼續東進,在二十二日,又逼使羅馬尼亞簽字於一個商約——事實上是一個經濟上的「亡國條約」——,把全國大部分的重要資源與商業上的(?)與權給與德國。  相似文献   

14.
戰後的國際矛盾不僅存在於英美與蘇聯之間,也存在於英美之間。由於歐戰結束後美國立刻停止對英國租借法案的實施,使戰後英國的經濟,遭受到很大的打擊。這可以解釋為美國對於英國在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經過各界和各民主黨派人士的廣泛討論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一致通過後,已經在六月十五日公佈,交給全體人民去作進一步的討論、修改和補充.以後,這個憲法草案将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正式制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憲法. 中華人民和國憲法草案的公佈,不但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空前未有的事件,而且也是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事件.這件事所以會具有這麽巨大的意義,是因爲它表明了:被壓迫的、工業落後國家的人民大衆爭取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鬥争的勝利,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在中國已經和一定要成爲事實.正是因爲這樣,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将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著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前進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並不是憑空臆造出来,而是以事實爲根據,以中國人民已經取得的革命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新成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八日,美國與法國簽訂了十三萬萬七千萬元的借欵協定,並將法國所欠美國戰債總額十八萬萬美元,一筆勾銷。這是金圓外交的又一次展開。借欵原是美國手中最大的武器。他拿這配合了“原子彈”,在戰後世界作積極的活動。對蘇聯,在一  相似文献   

17.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从一开始成立起便証明是一个排他性的軍事集团,是國际緊張局势的根源之一。在由以美国最富侵略性的集团为首的國际反动势力所策划和建立起來的軍事集团中,北大西洋集团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美國以及英國的外交家和將軍們始終在竭力加强和擴大这个軍事集团。去年5月,由於巴黎协定的批准,  相似文献   

18.
美國民主党总統候选人提名競争者史蒂文森4月21日在美國报纸編輯协会宴会上發表的一篇演說里,攻击共和党政府在对外政策中死抱住軍事方面。他說,这种作法使“世界上很多國家已認为我們(美國)是軍国主义者,甚至是对和平的威脅”。史蒂文森要求“考虑停止氫彈試驗”以改变世界对美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 1月28日結束的華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締約国政治协商委員会会議仍然是世界輿論注意的中心。各國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認为布拉格会議的召开以及它所作出的决議,对於緩和國际緊張局势、加强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事業有重大的貢献。自从欧洲各爱好和平國家於去年5月締結了華沙条約以來,國际局势已發生了顯著的变化。華沙条約的締結大大加强了和平民主陣营的力量,从而挫折了“实力政策”拥护者的气熖,奠定了巩固欧洲和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礎。同时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國家繼續坚持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动地採取了一系列促進世界和平和加强國际信任的步驟。它們不止一次地提出和拥护旨在加强和平的倡議,它們花了不少的力量去改善它們同許多  相似文献   

20.
世界糖業會議於五日在倫敦揭幕,參加代表凡二十二國,除意大利以外幾乎各産糖的國家,都派有代表出席,尤其像美國那樣,更派遣了出席軍縮會議代表的大員台維斯蒞臨。美國之重视這次會議,由此可以想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