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本的对外政策,有着两个面孔.第一个面孔,这便是每年国会开会时,外相在第一次会议上的演说,这演说是一种传统的蜂蜜.不论谁做外相,不管是币原男爵也好,是芳泽也好,是内田伯爵也好,或是广田也好,差不多都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的资格,都是和平的战士,都是酷爱和平的安琪儿.凡是日本所干的,都是为了「维持」国际和平.牠侵占满洲,显然也是为了「维持」和平.牠进行战争以侵略中国,全是  相似文献   

2.
现在黩武的帝国主义强盗,不是开口「和平,」便是闭口「光荣.」日本军阀,侵略中国土地倾土,蹂躏中国人民,说是为了「东亚的和平;」德国帝国主义者撕毁罗迦洛公约,恢复莱茵流域军备,说是为了「德国民族的荣誉;」墨索利尼调遣大军,出征东非,侵略阿国,也说是为了「重振古罗马帝国的文明与光荣.」然而按之实际,这所谓「和平,」这所谓「光荣,」只是帝国主义强盗施行对外侵略的幌子,他们本国的广大民众,不独得不到这「光荣」的利益,而且生活日益恶化,不能「聊生」了.目前意大利国内状况的恶化,就是一个良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法西斯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后,(?)管牠在口头上始终表示「按照计划」进行,但事实上牠在苏军的英勇抗战之下,却无法「按照计划」。而且牠不但在德苏战场上不能「按照计划」,就是在  相似文献   

4.
日苏战争将来万一爆发,中国正是夹在两大阵线中间的牺牲者.所以在这一战争中中国实在有恺切表明自己的态度的必要!第一,我们首先应当认清楚的是,日帝国主义者对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其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显然,牠是我们唯一的敌人,牠的政策的唯一目的,便是「侵略中国.」反之,苏联对于我们怎么样呢?事实告诉我们,自从其「十月革命」以还,它对于我们不但把沙皇时代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慨然废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太平洋之所以不「太平,」主要的原因就在某帝国主义无限止的扩张和牠兽性的对中国和其它弱小民族的侵略.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清楚,要使太平洋的惊风骇浪平静下来,要使太平洋得到真正的安全与和平,只有联合起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弱小民族联合起一切跟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像一个个和平的堡垒一样结成坚强的阵线,共同制止某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共同反对由于牠的侵略而引起的帝国主义大战.  相似文献   

6.
可是,在德意侵略者方面,对于英国的两面的政策,苏联的构成集体安全制度的活动,美国的道义的压力,却怎样对付呢?诚然,德意已焦灼起来了,牠们的军事冒险计划不能不审慎一点,但是牠们决不会停止侵略,因为希特勒这个「夫才的赌徒」充分地知道他的对手张伯伦先生的老毛病,在英苏还是谈判着的时候,德意便把牠们惯用的恫吓和诱骗的技俩加紧施展出来。  相似文献   

7.
老神甫马尔萨斯在英国曾经好讨了地主,讨好了贵族;而在今日却被日本帝国主义看作姜太公,保证牠向外侵略,向外扩张,可以「百无禁忌.」现在日帝国主义已经是马尔萨斯最忠实的信徒了,牠接受了这位老神甫的遗教,一丝不苟地实行起来.牠根据了马氏人口论的精髓,建立起牠的殖民政策,侵略政策和剥夺国内劳苦大众的政策.日本的马尔萨斯门徒们,不仅乖巧地学得满身本领,替他们的侵略  相似文献   

8.
一绪言「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这是对的,然而是不够的.「是世界的」,固不独中国为然.现时代地球上的任何国家,谁又能不受世界潮流的支配呢?「中国是列强支配争夺下的中国了」.倘使我们认定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似乎还应该进一步这样的说明.所谓「列强对华投资」便是牠们支配中国的一种方式,或者一种工具.说起投资,那意义是很复杂的.日本帝国主义投资南满铁  相似文献   

9.
国际札记     
「最沉重的一拳」帝国主义者一直在不惜采取一切卑鄙手段来挑拨中苏两国的关系,美国宣传机关不是说「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就是瞎(?)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是所谓苏联的「侵略」,他们甚至还妄图把苏联从各方面给予我们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巨大的慷慨援助也硬说成是「侵略」和「控制」,并说中苏两国政府之间有「摩擦」。但是现在,中苏会谈公报就在这方面重重地给他们迎头一棒。合众社在中苏会谈公报发表后的第二天从伦敦发出的一条电讯承认:「苏联最近的、也是最沉重的一拳是昨天晚上打出来的。」就是这一「拳」,使他们在中苏两国会谈公报和同时发表的几个重要文件面前,不得不可耻地自打嘴巴,承认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纽约时报」十月十三日刊载记者施密特的华盛顿电讯说: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已(?),但牠却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国家。如德法关系及美法关系等的增进或恶化,对于大战都是会发生影响的。就是法国内部的情形,我们也不容忽视,因为牠毕竟是有革命传统的。因此,本刊这一期在这一栏中就选择了下面的三篇文章:「美国安抚维希的失败」,「法国工人的厄运」,及「法国沦陷区历史记」。  相似文献   

11.
「已在战争中」的美国,自从罗斯福在九月十一日发表了「射击」演说以后,牠就更加走上了战争的边缘。据路透社十月九日纽约电,罗斯福曾经在「驿者杂志」说:『美国政府政策的目的,始终在保持美国不加入战争,但此举显将成为不可能,如欧洲最后的一个民主堡垒英国,不幸失败。我们现在明白自己可能保卫美洲的惟一方法,乃在  相似文献   

12.
從「中東司令部」到美國政策的「新面貌」美帝國主義對中東地區一直表示十分「關懷」和「重視」.重要的戰略地位、豐富的石油資源,使中東被華爾街納入於它的計劃中的戰略體系之内,美國一意要在這個地區拼凑起一個侵略集團.「馬歇爾計劃」在西歐孵育出一個北大西洋侵略集團.美帝國主義在中東,也採取了並繼續採取着這樣一種辦法,爲拼湊中東地區的侵略集團製造條件.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美國與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和黎巴嫩,分别簽訂了根據杜魯門「第四點計劃」的所謂「技術援助」協定;同年十月,美國國會又給中東各國撥款三億九千六百二十五萬美元供「軍事援助」之用.接着,由美、英、法、土耳其四國共同簽署的「聯合建議」就提出來了:要成立一個所謂「中東司令部」.根據這個「建議」,中東各國的武裝力量必须交出來,放在一個由美英將軍把持的「聯合司  相似文献   

13.
四年六个月间血的教训,显然已经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日问题,开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中国人民除了极少数甘心卖国的最无耻的汉奸以外,大家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觉悟.要使敌人不「得寸进尺,」只有一开始就不给他一寸,或者使他要费一尺的代价抢夺我们的一寸:这是目下中国人民一致的认识,少数人们所谓「壮士断腕,」用放弃一寸以期保存有一尺的政策,早已经给事实打的粉碎了!由墳墓里抬出来马尔塞斯的人口论,用「人口过剩」的大题目,替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做辩护:这是经济学上的汉奸理论.在这种理论之下,日本帝国主义可以主张,为了日本人民天赋的生存权利,牠有侵略中国的天经地义了!事实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日本的经济恐慌,是资本主义衰老阶段中无法解救的生产过剩问题,而绝对不是人口过剩问题.日本在一九三一年的时候,连米的生产都是过剩的呢!如果一个国家是生产过剩,甚至连粮食都生产过剩,牠就决计没有理由嚷什么人口过剩.日本人民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唯一的方法是改造他们的社会制度,消灭国内的榨取阶层,拿生产过剩的商品分配给消费不  相似文献   

14.
九月八日,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遵照美国意旨,参加了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签订。接着,麦格赛赛政府就加紧在国内进行备战部署,恬不知耻地要充当执行「防务条约」的「表率」。据在菲律宾美国人办的「马尼拉日报」九月十一日透露,菲律宾即将与英国在檀香山或美国本土再次举行「美菲理事会」会议,来讨论具体实施前此签订的「美菲联防条约」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承担「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所规定的侵略「义务」。另一方面,菲律宾又拟派出以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为首的「亲善访问团」,到亚洲一些国家去「访问」,目的是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争取更多的成员国」。  相似文献   

15.
在成千成万的名词当中,意义最含混、最矛盾的,莫过于现在通行于日本政治社会各方面的所谓「革新」.什么「革新主义」,「革新思想」,「革新运动」,乃至「革新派」等等,充满于杂志及报章上.但若从字面来玩味这两个字,就无法了解它的本义.在右派势力狂暴发展的今日,日本所谓「革新」,差不多可以和右派一切的玩艺儿联在一起.「革新主义」就是「日本主义」;「革新思想」就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思想」,「侵略的军国主义思想」;「革新运动」就是排斥左派及自由主义者的保守运动,「革新派」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许多好听的名词,都变成了帝国主义者向外侵略的经典,意大利要吞并阿比西尼亚偏说是「宣扬文化,」日本要掠夺中国东北四省领土,偏说是「宣扬王道,」我们得正告世界上的弱小民族;须要提防你们周遭强国口中的「亲善!」现在日本又高唱调整中日关系了;诚然中日关系,应当「调整,」我们并不否认,但是希望日本不要又假「调整」之名,阴行侵略之实,我们知道;彼此关系的「调整,」至少应该以友好的平等互惠为原则.那末日本所给予中国的是些  相似文献   

17.
日本提出了『农业中国』的「亲善」计划,眼看到中国农村的殖民地化,将要加速度地进行.在这飞机大炮逼迫着的「经济提携」之下,中国农民将要遭遇着怎样的命运?这是每个关心农民问题的人所急欲知道的事情.另一方面,最近国内各地充满着「农村复兴」和「乡村建设」的呼声,以及解决土地问题的各种具体地方案.这些改良政策是否能够解决农村问题?实行后的效果怎样?这又是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的首脑人物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威尔逊之流正在不断地吹嘘他们找到了一个「新面貌」的侵略政策.「新面貌」政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呢?这就是:减少招致破产的扩军负担、实行所谓「脱身政策」、鼓动「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用欧洲人打欧洲人」、继续玩弄原子恫嚇、保持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由此可见,「新面貌」不但不新,而且充满了致命的矛盾.因此,尽管华盛顿当局把这个政策奉为至宝,美国的舆论中间却发出了十分泄气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长期以来策划的对危地马拉的武装干涉,终于在六月十八日正式发动了。类似这样的侵略行为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史上原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这一次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对危地马拉的武装干涉第一次靠从拉丁美洲国家本身募集的人力来进行。这是和美国力图广泛采用折假他人之手来进行战争的策略符合的。尽管美国国务院竭力想把在它指使下的侵略行为说成什么「危地马拉人的起义」,谁都清清楚楚地看得出在那些武装匪徒背后的那个「老阴鬼」的魔爪。  相似文献   

20.
日语的「らしい」和「ようだ」都是助动词。「らしい」是推量助动词,表示按客观的实际情况,有根据的推测,不是主观的设想。「ようだ」是比况助动词,是用某种事物来比喻其他事物的助动词。我们中国人把「らしい」和「ようだ」大都翻译成「好像」。但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通常翻译成「好像」的情况比较多,但有时也必须翻译成「像」。汉语的「好像」「像」意思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