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几年来,我们多次在甘肃省中部的兴隆山、马寒山林区进行了动物地理教学实习和科学考察,掌握了本区兽类的种类、分布、栖息环境和生态特征等状况,现整理出来,为合理开发利用兴隆山、马寒山自然环境、保护兽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调查方法 ,对三江保护区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兽类 3 7种 ,分属 5目 1 2科 ,占全省兽类 87种的 43 %,其中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兽类 1 0种 ,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兽类 1 3种 .从兽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由于开垦平原和捕杀动物 ,三江平原兽类的种群数量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珍稀经济动物趋于下降 .近几年来保护区的建立 ,栖息生境得到保护 ,人为干扰减少 ,动物种类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熊类 (棕熊和黑熊 ) ;鹿科类 (驼鹿、马鹿、狍 )的数量增加尤为显著 .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位居河西走廊南部,故又称“南山”,是我国著名山系之一。这里不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家已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其范围包括张掖、武威及金昌地区,面积49.9万公顷。保护区内已知兽类资源约31种,分布在不同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中: (1)河谷林灌带 (2)针阔混交林带(3)高山灌丛带 (4)高山草甸带  相似文献   

4.
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进行分析。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典型柑橘种植区为研究区,以不同高程、不同坡度与坡向采集的柑橘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ASD FieldSpec 4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地形下柑橘叶片光谱反射率,通过经验正交变换分析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并借助GIS工具分析地形因子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反射率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存在5个显著的变化区间,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在空间上呈现整体一致性,且叶片光谱反射率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种植区西北部,反射率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种植区西南部;地形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叶片光谱反射率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坡度6°~25°和南坡(158°~203°)。经验正交变换可以有效地揭示由于地形差异所造成的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的空间差异,该变换方法揭示了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规律,适合于分析地形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为山地柑橘叶片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地理学旅游价值的角度出发,对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概括出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3个显著特征.分析了目前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开发前提的理念基础上,对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天水日光温室光温生产潜力估算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植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估算模型的修订,建立了天水节能日光温室光温生产潜力估算模型,估算并系统分析了天水不同生产区节能日光温室光温生产潜力及其地域分布特征,同时,以温室光温生产潜力为主要气候指标,结合温室生产季≥0℃累积日数、海拔,对天水日光温室的综合布局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量化分析节能型日光温室的热量效应和天水日光温室的科学布局及高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 ,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在我国的土地上,分布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据估计,全国约有鸟类1,200种,兽类420多种。我国土地面积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却占有世界鸟类种数的14%和兽类种数的12%左右。在我国的野生动物中,有许多是我国所特有或世界所稀有的种和亚种。如鸟类中的朱鹮(Nipponianippon)、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黑颈鹤(Grusnigricollis)、丹顶鹤(Grusjaponensis)、虹雉属(Lophophorus)、犀鸟科(Bucerotidae)等。兽类中的大熊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西北地区生态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干旱荒漠风沙治理区、青海高原退化革地治理区、黄土高原水土沈失治理区和秦巴山地泥石流治理区4个区域,并提出了每个区域治理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2004年8月~2005年7月,对柘溪水库及其周边区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标本4000余号共81种和亚种,隶属54属13科4目.其中鲤形目鱼类58种,占71.6%;鲶形目11种,占13.6%;鲈形目11种,占13.6%;合鳃目1种,占1.2%.鲤科鱼类有48种,占59.3%;鳅科9种,占11.1%;鱼尝科6种,占7.4%;其他各科共18种,占22.2%.盎堂拟鱼尝(Pseudobagrus ondan)和司氏鱼央(Liobagrus styani)为湖南鱼类新记录.江河平原复合体和热带平原复合体构成该地区鱼类的主体.该地区鱼类小型化和低龄化明显,资源已呈衰退趋势,需要加强保护.柘溪水电站对鱼类资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天水市属典型的山间河谷盆地型城市,受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的控制和影响,地质环境较差,地质灾害发育且活动频繁,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天水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滑坡、泥石流、河床淤积与洪水、水资源不足与水质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城市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将更加突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甘肃省道路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道路的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甘肃省交通道路网为基础,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ArcView GIS、MapObjects和Visual Basic等进行了甘肃省分县道路网络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道路网络存在聚团现象,存在以兰州市、天水市秦城区和庆阳地区西峰市为中心的道路可达性指标高值区,以及以玉门市为中心的一个高值带状区域.  相似文献   

16.
黄土微观结构特征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类型黄土的研究基础上,通过SEM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黄土微观结构中结构单元体大小-形态分布、孔隙特征等结构要素定量评价指标,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几种黄土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地震灾区黄土受地震破坏和未受破坏的黄土微结构形貌进行了定量处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黄土工程地震性质.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区内地貌类型以黄土梁峁、勾壑为主,还有山地与盆地,黄河由西向东贯穿兰州盆地,黄河南北两岸形成多级阶地。天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向北逐渐出现荒漠化草原,局部的山地分布着森林和灌丛,以兴隆山和马衔山为例,除此之外,以农田所占据,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分布着啮齿动物群。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市旅游商品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艳  苗红 《甘肃科学学报》2004,16(2):108-110
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分析了其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结合市场调查结果和需求信息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天水日光温室气象条件及适生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1年11月-2002年2月和2002年11月-2003年2月2个温室生产季温室气象条件监测,系统分析并得出了天水日光温室生产季气象条件分布规律和不利天气气候条件对温室作物生产的影响;用当地温室生产季日平均气温≥0℃的累积日数、海拔高度、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区划指标,做出了天水市节能型日光温室适生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20.
天水半湿润山区绿化气候及适生林草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世纪70~90年代3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建立了天水半湿润山区适生林草区划数学模型;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区内不同区域水、热匹配指标,并进行了适生林草配置的四级农业气候区划,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