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幼苗经渐进水分胁迫处理后,吉绿体的电子传递活性将随处理时间逐渐的增长而降低,而24h轻度胁迫下,光合全电子链,PSⅡ和PSⅠ电子传递活性有轻微下降,而48h中度和72h重度胁迫,将使它们明显降低。这表明,叶绿体电子传递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与胁迫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了土水分胁迫下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光合机构对于干旱处理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旗叶光合对水分胁迫较穗子敏感,穗子在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变化幅度远小于叶片,这可能与穗器官在不同水分状况下叶绿体光吸收能力和光系统Ⅱ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程度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渗透胁迫下小麦的膜损伤与ABA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渗透势为-0.67MPa的PEG根际处理小麦幼苗,在24h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质膜透性于18h迅速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后急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ABA含量在胁迫处理下的3h和15h出现两个高峰.表明渗透胁迫下ABA的积累在膜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4.
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和中度抗旱品种冈优725(对照)分蘖期进行了正常水分条件(相对含水量100%,V/V)、轻度水分胁迫(相对含水量70%,V/V)、重度水分胁迫(相对含水量50%,V/V)的水分胁迫处理9d,研究了光合速率、超氧离子(O2-)、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等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变化。B优827在分蘖期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下都表现为抗干旱能力比冈优725强;轻度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光合速率都会下降、活性氧物质含量上升、抗氧化酶含量也相应上升。而且重度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迅速,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含量比轻度胁迫下耍高.但胁迫第9d酶活性出现下降.说明机体詈到了严莺的榀伤.  相似文献   

5.
渗透胁近下小麦的膜损伤与ABA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渗透势为-0.67MPa的PEG根际处理小麦幼苗,在24h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质膜透性于18g迅速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后急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ABA含量在胁迫处理下的3h和15h出现两个高峰。表明渗透胁迫下ABA的积累在膜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PEG对甘薯进行根际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了对叶绿体超微结构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PEG渗透胁迫24h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增加,CAT活性升高;SOD活性表现出品种抗旱适应特性.相同的渗透胁迫条件对抗旱性较强的渝薯20的超微结构破坏明显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农大红.试验结果综合阐明了由渗透胁迫引发的活性氧累积对甘薯叶绿体膜结构具有强烈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烟草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了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研究烟草生长、光响应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烟草植株的生长.2)胁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片胞间CO_2浓度显著上升,这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的双重影响.3)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逐渐上升而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则持续降低.4)胁迫的强度会在水分逐渐降低的时候不断增强,同时伴随的还有初始荧光的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以及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不断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不断增加.这表示光合器官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而重度胁迫则造成PSⅡ反应中心破坏.5)水分胁迫处理后烟草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轻度水分胁迫的烟草品质协调性分值最高,达95.85,表明适当地进行烟草中的水分胁迫处理能够提高烟草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睡莲科植物萍蓬草(Nuphar PumilumDC)类囊体PSI、PSⅡ电子传递活性、吸收光谱等光化学活性及类囊体膜的多肽组分,并与睡莲科植物睡莲(Nymphaea albaL)及陆生植物青菜(B.chinesisL.)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薄蓬草类囊体膜PSI、PSⅡ电子传递活笥较睡莲高,较青菜低;室温吸收光谱与采相似,在蓝紫光区域(430nm)和红光区域(680nm)的吸收峰都较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镉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文智 《广西科学》1995,2(2):21-23,20
重金属镉处理烟草植株引起叶片光合强度降低;处理离体叶绿体引起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化学活性降低。在经过电镜分析了镉对光合器超微结构的影响后认为,镉破坏光合膜结构.这可能是引起光合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盐生植物大米草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及多肽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盐生的大米草(Spartinaanglica)为实验材料,BBY法制备PSⅡ颗粒,氧电极法测定其放氧活性,并通过SDS-PAGE及盐洗等手段对其多肽组分及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①大米草尽管生长在盐生的环境中,但其PSⅡ放氧活性(99.92μmolO2/mgChl·h)和菠菜接近,但比分类地位较接近的小麦要高出1倍.②外加CaCl2后,大米草PSⅡ放氧活性由原来的99.92μmolO2/mgChl·h增加到114.20μmolO2/mgChl·h,表明Ca2+的数量和分布与放氧过程密切相关.③多肽组分分析表明,大米草PSⅡ由13条多肽组成,比中生类型的植物增加了分子量为67000和50000的2两条多肽.④盐洗后,放氧活性降低,回加CaCl2,放氧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多肽组分分析显示盐洗后,分子量为24000,18000及其它4条小分子多肽有不同程度丧失.这表明盐生大米草与放氧有联系的多肽和菠菜、小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活性氧对植物光系统Ⅱ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发射和激光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SDS-PAGE等监测手段,比较了PSⅡ颗粒在光抑制光照下,以及在两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混合体系中处理时,色素含量,蛋白组分和PSⅡ活性的变化。实验表明,在上述处理过程中,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叶绿素等色素及多肽组分均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镉对光合器膜系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处理烟草叶绿体,引起叶绿体Fecy及DCIP光还原速率减慢,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叶绿素α荧光发射强度降低,叶绿体在长波吸收峰处的峰值下降,随镉处理时间及浓度的增加,叶绿体的光合电子流受抑程度也增加.光合电子传递与光合膜结构完整性是密切相关的,镉抑制光合电子传递也是光合膜结构不断破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充分供水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干旱胁迫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显著高于地下,重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白羊草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降低粗根生物量;3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时受叶片温度影响最大,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饱和水汽压亏缺的影响最大,在重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光合作用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椒样薄荷的生长和生物量呈现出了浓度依赖性的变化。在100和150 mmol/L NaCl胁迫下,椒样薄荷能够正常生长。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提高,椒样薄荷光合能力和PSII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表明QA到QB之间的电子传递被阻断。光合作用对NaCl胁迫下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最为突出,PSII是光合系统中最敏感的组分,在植物光合系统对环境胁迫的应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材料,研究了极端温度胁迫下和恢复期材料苗期的光合特性、保护性酶活性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使2个材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急剧降低,但是高温胁迫后9311净光合速率的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日本晴,后者在低温处理后恢复较快.极端低温使9311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而对日本晴影响很小,两者均在处理后1d完全恢复;极端高温处理对于光系统Ⅱ的伤害更为严重,Fv/Fm持续下降直到恢复期第1天,到处理后第4天才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日本晴相比,高温处理使9311的Fv/Fm下降的程度更大,但其恢复也快.极端温度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水分含量都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总抗氧化能力受极端温度胁迫而降低,在恢复期升高;低温胁迫时日本晴的SOD和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高于9311,高温处理下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保护性酶活性均可作为水稻耐温度胁迫的筛选指标,但是光合速率宜在恢复期测定,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处理时测定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银杏,金钱松为裸子植物的代表性实验材料对其PSⅡ光合放氧及多肽组分进行了研究,和菠菜相比较,银杏,金钱松PSⅡ放氧活性较低,分别为菠菜的10%和35%左右,对银杏,金钱松的PSⅡ多肽组与分析发现,其多肽组分较复杂,和被子植物菠菜相比较,多肽数量多,且含有分子量为65000,61000,52000的大分子多肽,小分子多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菜豆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减缓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保持叶片的SOD、CAT和根的SOD、POD、CAT活性,但却增加了叶片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降低了叶片POD的活性.由此看出,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够缓解水分胁迫对菜豆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PEG处理对甘薯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对甘薯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对叶肉细胞原生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重要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细胞原生质、叶绿体、液泡膜、线粒体;抗旱性较强的渝薯20在相同的水分胁强下,其结构变化明显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农大红.并对甘薯叶肉细胞中水解酶的区隔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芦选一号”甘薯盆栽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和扩繁体系,并以从叶片诱导产生的均匀一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甘薯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干旱胁迫下,甘薯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显著增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POD活性普遍下降;中度和重度胁迫下,CAT活性普遍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