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氯乙烯热稳定剂按化学组成分类大致分为4类:无机化合物、金属有机盐类、真正含有碳一金属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纯有机化合物。文章从这4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热稳.定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国内PVC无毒热稳定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出PVC热稳定剂生产中存在一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品种少、结构不合理,并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冕  倪文秀  詹顺泽  周小平  李丹 《科学通报》2014,(15):1382-1397
超分子配位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中最为中心和发展最迅猛的分支之一.其中晶体工程,尤其是金属一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功能,正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超分子配位晶态聚集体的自组装合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若干规律.主要介绍了原位反应与模板合成,调控构筑基元的尺寸、形状、连接性、相互弱作用等结构策略,以及发光金属一有机框架材料的热致变色、化学传感等功能,并简要阐述了构效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光功能金属一有机框架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机金属化学在工业中经历的变化和发展主要发生在50年代。在1950年以前,有机金属的工业应用仅限于主族化合物的化学计量反应。四乙基铅被用作汽油添加剂,锡化合物被用作聚氯乙烯的稳定剂以及砷衍生物用于医药及农业上等。虽然也有些过渡金属簇化物用于一氧化碳的催化反应,但可溶性催化剂并没在工业中起多大作用。 50年代,有机金属化学在美国化学工业中开始以重要学科而崭露头角。随着工业成长,该学科又因奠定了高分子中间体的最优均相催化过程而兴旺发达。但近年来它的日趋成熟也在化工生产中引入了很多问题。发展减慢了,一些美国公司已采取严厉措施以控制投资。在很多大化学公司内,由于减少了对有机金属化学家的雇佣而影响了有机金属化学的发展。值此有机金属化学在工业中的前景一片黯淡之际,做此展望也许不是时候,但在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和医疗保健工业的冲击下,正在转换中的有机金属化学会起更广泛的作用,这将足以弥补它在传统的化学工业中地位的变化。本文回顾了有机金属化学发展至今的简况并展望了到90年代该学科在工业发展中的良机。未来并不是过去的简单延续。在世界范围的工业中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如果有机金属化学家们能随机应变并希冀为自己的研究找到新出路的话,他们将从这些变革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有机加合物非线性光学新晶体——甘氨酸间硝基苯甲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吉民 《科学通报》1993,38(19):1767-1767
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大、光损伤阈值高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文献报道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大体上分为4类:1.脲及衍生物;2.芳香族化合物;3.有机盐;4.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这几类有机非线性化合物中,除有机盐外,其它3类化合物中绝大多数仅从粉末测试中得知SHG效应,而难于生长出单晶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机含氮杂环小分子吡咯烷与氯化锌、盐酸反应,制备得到1例新颖的金属有机相变化合物——四氯合锌酸二吡咯烷.通过差热扫描量热(DSC)测试,在升温(339.5 K)和降温(320.5 K)过程中出现可逆的热力学相变峰和较大的的热滞(19 K),表明该化合物发生了可逆的一级相变.对其变温介电常数进行分析,室温下低介电态到高温下高介电态的转变进一步证实了化合物发生结构相变.通过变温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晶体在150和353 K晶体结构,揭示了其相变机理,表明锌离子的相对位移是该化合物相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21,66(23):2930-2942
气体分离膜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是一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气体分离技术.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的混合基质膜兼具聚合物膜材料的易加工性和金属有机框架的优良气体选择吸附特性,受到全球学者的关注.如何有效调控两相界面处微观结构,改善混合基质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是混合基质膜领域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热点问题,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学者在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基混合基质膜的界面结构设计优化、膜材料构效关系研究、膜的规模化制备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如何优化与表征界面结构以及金属有机框架与聚合物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两个方面.此外,对混合基质膜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理性设计等方面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金属电负性对喹啉金属络合物光致发光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Tang[1]利用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射材料制备出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来,有机电致发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喹啉金属络合物因其最接近实用化而倍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用喹啉金属络合物为发射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已经达到15000cd/m2[2],寿命达到4000h[3].喹啉金属络合物的基本特性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Hamada[2]等研究了配体数对喹啉金属络合物功函数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金属电负性对喹啉金属络合物发射光谱的影响.表1 金属电负性及8羟基喹啉金属络合物光致发光光…  相似文献   

9.
金属硒化物纳米晶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伏、光电探测、热电和生物医疗探针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热注射法是液相合成金属硒化物纳米晶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热注射法制备纳米晶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和特点,并概述了国内外利用该方法制备金属硒化物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CH3NH3PbI3太阳能电池问世,因其具备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光电转换率高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关注.近几年,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光伏性能不断得到提高.然而CH3NH3PbI3电池器件受钙钛矿材料本身禁带宽度的限制,对太阳光的吸收光谱不够宽,并且其重要组成部分的Pb元素,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制备带隙更窄、环境友好及化学稳定性好的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评述了以寻找Pb的替代元素、提高入射光吸收效率、改善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为目标所进行的钙钛矿材料禁带宽度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了有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无空穴传输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讨论了界面结构在电子和空穴输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在CH3NH3Pb I3及类似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原子结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等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常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开展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最后提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