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作为一个术语还是一门学科,“文学批评史”都是舶来品,这导致了西方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和书写体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编撰的决定性影响。已有的批评史著作和教材,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分体史,大体上是以西释中,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内排比中国文论的材料。这就潜伏着危机:中西文化观念的异质性使得阐释深入不下去,众多论著在同一层次上作重复研究。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还承认批评(本身)是文学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作是一种与探索文学经验有关的、既表现思想又体现乐趣的活动,那么批评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批评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  相似文献   

2.
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他有意识地运用哲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史学方法综合考察和探究文学的审美性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阐述了文学与哲学的同源关系,提出了优美、宏壮和悲剧等文学批评概念,从心理学方面印证了文学艺术无功利的审美独立性。而《宋元戏曲史》一书则是王国维运用历史考证法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3.
面对暴力、纵欲、强奸等因素充斥文学作品的媚俗现象,文学批评家发出了批评、谴责、抗议之声,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但大多文学批判是基于对大众文化的同情而对目前文学所作的种种开脱,对文学对读者都很不负责。作为文学批评,应从作家心理开始,目前作家一味地打开无意识的大闸门,心理严重失衡,只是向社会展示那些负面人性。因此,作家要扪心自问,要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些真文学。  相似文献   

4.
伊格尔顿从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一基本观念出发,在文学的文化研究视野中建构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批评的批评观念和理论模式。他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发展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他的批评实践不失为探索“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例证。但是他在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性阐释存在着本质主义的理论缺陷,从而影响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现实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华金星 《科技信息》2010,(16):143-143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人们在分析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考察文学现象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诸种联系。随着这一批评方法从产生和不断地成熟,人们对社会历史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对这一批评方法在运用上的利弊得失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对女性文学研究中一些重要理论范畴 ,如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概念之界定 ,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内涵之联系与区分 ,做一理论探索和辨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当代品格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以审美的社会价值论作为评价文学的基本准则,并对文学的人学内涵加以多角度地阐发;二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呈现出批评研究的多向格局和多样化形态;三是从思维方式到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系统,发生了根本上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科学化、现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8.
试论王国维的跨学科性文学批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他有意识地运用哲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史学方法综合考察和探究文学的审美性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阐述了文学与哲学的同源关系,提出了优美、宏壮和悲剧等文学批评概念,从心理学方面印证了文学艺术无功利的审美独立性。而《宋元戏曲史》一书则是王国维运用历史考证法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现象,,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透过这一空前激烈而又混乱的文学现象,分析了在转型期的社会背号下,我国文学批评存在的倾向及产生的原因,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建立一种正常的“三角关系”,以利于文学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原型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有着一个发生、演进和建构的过程。原型批评对西方文学批评产生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它也有着不足之处。因此,对其进行适当的评析和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见诸于《论语》中,更多的体现为对《诗三百》的评价;而尤以思无邪、兴观群怨、文质并重、学以致道等为要;既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批评主张,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儒家以诗教化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诗教"之道,归根结底是受孔子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绪论文学理论来源于人类的文学实践。它是研究文学的本质与特点、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一门科学。文学理论和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构成文学科学。文学发展史是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的研究和总结,是叙述和探索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文学批评是分析研究以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文学理论是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指南。三者互相联系,各有侧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概念》是韦勒克继《文学理论》之后侧重于文学理论问题的澄清、继续探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学术专著.宏阔的学术视野是其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基础,历史主义精神、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眼光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二者共同构筑了韦勒克平实缜密而不失机敏幽默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14.
龙荣培  司欢欢  万蕾 《科技信息》2010,(35):I0237-I0237,I0241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以文学的审美批评对抗"憎恨学派"。布鲁姆从审美自主性、文学与个人的联系、文学经典的本质性三个方面来构建其文学批评,目的是对抗当下文学批评中的解构风潮。布鲁姆的立场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莞文学已然成为特色鲜明,且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文学,但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却被指认停留在尴尬的学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忽视了这样一种视野,即从文化地理视域与城市化浪潮中的文学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复杂关系中取得化约点,如能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东莞文学批评,便可发现,其可被放置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来肯定和审视。本文藉着文化地理学与城市文学的相关理论和视野,将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一方面置于地域空间的纵向言说中,另一方面置于城市化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加以观照,由此有效看待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是为女性文学批评正名以及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创作互为动力,初显蓬勃发展态势的阶段;90年代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学科开始确立独立学术地位的阶段;2000年以来,女性主义批评打破文学的限制,呈现文化化、多样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十年维吾尔文学理论批评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强调文学的独特性、结束了文学依附于政治的局面;对文艺的审美本质、情感在文艺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他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而全面的探讨;强调了文学的以审美作用为中心的多种作用;首次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进行了研究;主张文学批评的标准应该是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的完美统一;出版并发表了有关维吾尔诗歌创作的理论专著及部分理论文章。存在的问题有:论题和内容重复多,缺乏创新精神。在这10年中,理论批评总体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批评方法在中国学界出现始于2004年,其标志是当年6月和8月分别在江西南昌和湖北宜昌举行的把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方法加以讨论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及当年10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第5期发表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同西方的伦理批评相比,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其鲜明特点,即它将伦理批评转变为批评文学的特定方法,从而使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具体的文学问题;它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概念取代伦理批评的概念,建立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它通过范例分析,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文学伦理学批评才有别于西方的伦理批评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批评”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空间转向”背景下,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前提,实现文学研究批判功能的一种新型批评形态。其在融合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第三空间、文化身份认同和女权主义等后现代文化理论。空间批评强调对丈学空间的文化解读,关注现代性所造成的空间与文化政治的融合。其从后现代美学和文化角度阐述了文学批评的多维属性,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