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1):7-8
电视频道成网络站点,遥控器作鼠标,用户可在电视机或个人电脑上实时点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记者从中科大获悉,由该校参与研究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示范工程通过科技部验收。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的宽带网络体系及其相应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实用水平,在世界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上抢占了先机。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05,(11):10-11
全球首个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网络体系的互动网络电视业务和高清电视业务,在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上海长宁古北示范区成功开通。在这一业务中,电视频道变成网络站点,鼠标成为遥控器,宽带网络用户可以在电视机或个人电脑上实时点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此举突破了国际上已有网络架构的系统瓶颈,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的宽带网络体系及其相应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在世界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上抢占了先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频和宽带数字广播信号,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预失真硬件系统,设计选用了高性能的数字和模拟器件,并重点考虑了高速硬件系统的电磁兼容和信号完整性的电路设计.工程实测证明了本预失真硬件系统的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正> 不同行业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不同的落脚点和侧重点。如果说有些行业需要的是辅佐,那么对于信息技术这一新兴领域而言,则需要的是引领。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行业技术的领头羊,凭借扎实的技术资源,大处落墨,完成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产业的使命。《华东科技》:首先能不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是一家怎样的机构?陆肖元: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推进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而设立的采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多媒体业务的出现,对下一代宽带接入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大容量、高性能、丰富业务开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HFC网络宽带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现状和主要应用,提出了用户接入的解决方案和解决原则,分析了需解决的问题、功能和实现方法,并以某接入的实例,说明了HFC网络在宽带接入的应用。结论证明:由HFC网络所提供的全业务网将是一种新型的宽带业务网,提供了一种实现宽带通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过滤的IP宽带网关计费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Linux内核网络参数、内核模块和内核网络过滤框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IP网络宽带计费系统解决方案 ,并突出介绍了其核心部分IP宽带计费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基于用户 ,按IP类别进行流量计费 ,能够为校园网提供一套实时、高性能、可控制的计费系统  相似文献   

7.
"国家宽带计划的使命,是建设一个高性能的美国——一个更有创造力、更有创新精神、更有效率的美国,使得全美国的每个地方都拥有宽带服务,全美国的每个公民都拥有使用那些增值宽带应用的方法和技能。"在这份长达376页、名为《Connecting America:The National Broadband Plan》的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宽带计划"的雄心大志,以及重振经济的殷切厚望。  相似文献   

8.
反馈网络     
本书论述了理论的及实际的电路及系统的概念。这些概念支持了可靠、可再生产、高性能的单片反馈线路的设计。它介绍了将开路布局、闭路结构与基础电路理论结果相结合,以便决定模拟网络性能局限的方式。因为支持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是宽带模拟电路设计者遇到的分析与设计困境的子集合,这本书与高性能数字电路设计也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中的高采样率、高捕获率、高精度同步等技术难题,发明了非均匀校正的大规模并行采样技术、基于信息熵的无缝测量方法、精密时钟分配以及内嵌相位校准技术,成功研制了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测试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和封锁,改变了我国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科技大学"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中的高采样率、高捕获率、高精度同步等技术难题,发明了非均匀校正的大规模并行采样技术、基于信息熵的无缝测量方法、精密时钟分配以及内嵌相位校准技术,成功研制了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测试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和封锁,改变了我国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宽带无线接入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问题,从标准、网络、应用、市场、产业链等层面展开探讨,以增进读者对这一新兴产业的了解。近一段时间,WLAN 国标和 Wi-Fi 之间的标准之争成为我国媒体和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及电信市场竞争重心的转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雏形初现.领域内的竞争也相继展开。作为宽带接入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宽带无线接入拥有着广阔的前景,该如何促进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和农村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认识到未来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数量最庞大的宽带通信业务市场。基于这一背景,深入探讨了在未来我国使用人口众多,接入条件更复杂、承载业务更多元化等背景下,宽带固定数据网络的前期优化、网址的配置、路由策略的选取等核心问题,对指导当前开展我国宽带固定数据网络的建设、优化及后期的具体维护工作都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高性能运算放大器设计自动化的首要环节——“超级电路”的构造,讨论了适于宽带、高速、低功耗、低失真等高性能双极型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模块。介绍了如何用这些模块构造适于自动综合的“超级电路”,用该“超级电路”综合了诸如低功耗、宽带和低失真之类的运算放大器,验证了该方法。给出了用该“超级电路”实现低功耗运放自动综合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 ,由于带宽而导致的网速过慢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网络进一步普及的瓶颈 ,但随着宽带接入技术和我国宽带建设的发展 ,这一问题正迅速得到解决。2 0 0 0年 10月 ,中国网通正式完成了全长近一万公里的全光互联网 CNCnet的建设 ;中国电信已经投入使用的“八纵八横”的全国骨干光缆网络、中国联通的骨干网 ,中国的宽带硬件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格局。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宽带网络建设市场 ,中国电信、广电、联通和网通已成鼎足之势 ,它们各自的全国性宽带光纤网将基本成形。宽带已经有了 ,用户是否能享受到与之…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等作为重点,选择其中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例如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提到宽带应用,几乎大多数人都立刻想到视频点播、视频聊天、实时远程教学等应用,一些运营商也是挂上点VOD就立刻声称自己是宽带网站,这给所有人造成了一个误区,好像宽带应用就是这点东西。其实,他们忽略了宽带的基础——窄带互联网。宽带是互联网的延伸,因此宽带应用不是取代窄带应用,而是一方面提升窄带应用,产生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做原来窄带想做而无法做的真正宽带应用。虽然目前宽带应用还没有成熟普及,但我们仍然有一批相对技术和市场都成熟的窄带应用,大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多媒体化、个性化和互动的宽带应用特征,来赋予新的生命力。互联网实验室在其《中国宽带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窄带向宽带应用的过渡阶段,发展宽带应用应该循序渐进,分两个阶段走。  相似文献   

17.
权威说法     
"我国宽带提速主要面临两大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4月24日,工信部副部长尚冰接受在线访谈时称,从全球范围看,宽带普及提速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普及难,二是城市宽带光纤化成片部署改造也非常难。由于我国地域比较  相似文献   

18.
宽带薪酬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设计方法,在国外企业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受到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指出了制造企业实施宽带薪酬的限制性条件,将制造业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与宽带薪酬的特征结合起来,论述了宽带薪酬对于制造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当前分布式多媒体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课题 ,即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实时多媒体通信以及 ATM(异步传输模式 )网络上能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高性能宽带多媒体应用 ,设计并实现了异构计算环境下基于 Native-ATM(纯 ATM)方式的实时多媒体通信系统。该系统在SU N工作站上实现了一组 Socket风格的 Native- ATM API(应用编程接口 ) ,并在 PC与 SU N工作站之间实现了基于ATM AAL5协议的实时多媒体数据流的互通 ,为异构环境下宽带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路鹏举  赵莉 《甘肃科技》2014,30(22):20-22
本文综合考虑影响合成效率的因素以及工艺精度,设计了一种混合环功分/功合网络,改善了驻波比和幅相特性,保证了良好的合成效率。基于混合环功分/功合网络研制了一款高性能的宽带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在9GHz-17GHz的通带内,实现了46d Bm输出功率,38d B的放大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