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在深入调查研究周至方言的基础上,对周至及周边一些县市的方言做了细致的描写和比较.希望通过这个比较,了解周至和周边一些方言点的语音异同,以及关中东府话和西府话的一些异同,从而进一步地补充和丰富关中方言的共时特点,并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信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尹世超先生的《哈尔滨方言词典》进行商榷。我们认为,该词典对哈尔滨方言的描写是很成功的,但 在词语标音、词语释义举例两个方面并不尽完美。  相似文献   

3.
万州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成渝方言片的万州话点.本文从构词法的角度,对万州方言词语的内部构成进行描写,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揭示了万州方言词语的内部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 ,并认为探究方言词语的语源 ,绝不应只拘泥于语言的内容研究 ,还应该结合其产生的一些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金瓶梅词话》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从中发现188个东北方言现在还在使用的方言词语和34个近似东北方言的词语,为认为《金瓶梅词话》中含有北京官话成分的观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基于前学的研究和笔者的考察,我们同意这样的说法:《金瓶梅词话》所使用的语言,是16世纪北方通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四)》的续篇,是对《简明东北方言词典》(许浩光、张大鸣编)和《东北方言词典》(马思周、姜光辉编)的补充。凡这两部词典所收并且对词语释义也是我们所同意的,本文不收;本文收录以上两部词典未收或对词语的释义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词语。为了印刷方便,本文用汉语拼音注音;M、N、W、X为汉语拼音方案的音序;/前后为可替换成分;()内为可出现成分;*为不说。本文作者为黑龙江人。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方言与地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对玉林方言的一些词语的分析,可以探究玉林本地的一些文化现象,解读玉林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加深我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语缀型词语是东北方言的一种构词类型。本文选取东北方言中带后缀“巴”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这类词语的构词类型,然后探讨它们的语义分类,最后从语义选择的角度对它们的语义使用条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列举忻州方言中的一些古词语 ,并分析它们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为研究古今词语的发展变化提供有价值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0.
扬雄<方言>中的"用字之奇",是指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字虽然在传世的先泰两汉文献中见到过但不是通常的用法,这些字都是扬雄根据方音而借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具体包括借音字、联绵字和译音字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12.
顺昌方言口语中保留着大量古语词,既有古方言词,也有古代通用词。追溯这些古语词的来源并对其解释和说明,不仅可以展示顺昌词汇的特点,还可以为方言研究提供一些语料。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词语汇释》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路灯》是清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创作的一部长篇白活小说,书中记载了丰富的河南方言口语词汇,河南大学张生汉教授出版了阐释《歧路灯》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词语汇释》,收词较完备,但小说中“古董”、“费气”、“厮跟”等词在今洛阳等地方言中仍频繁使用,张教授的专著中却并未收录,现试做补充.  相似文献   

14.
玉山方言属昊语处衢片,接近南部昊语。玉山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重叠现象存在,这些重叠词是玉山方言词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普通话重叠词进行比较,显示了玉山方言重叠词的各种形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耒阳方言属客家话还是赣语,向来存在分歧。文章先选取“脑”、“背”、“脚”、“湄”、“公”、“婆”、“牯”、“牯佬”等有代表性的耒阳方言口语常用字进行分析,再用100个方言特征词与客家话、赣语进行比较,从未阳方言的词汇特点的角度论证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  相似文献   

16.
福建长汀客家话具有复杂的变调规律;来母字大多不念l,却念成t;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在别的方言中少见;一些习俗方面的词语在别的方言中少见。这些特殊现象,构成了长汀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蜀语》从实际语言出发,忠实记录了大量的明末蜀方言词语,包括形、音、义三方面的内容;考察了一部分蜀方言词语在辞书中的记载情况以及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考证了一部分蜀方言本字并辨析了相关的文字字形。《蜀语》是研究明末蜀方言的重要资料,其断代断域的方言记载和研究模式对后代的方言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达州市的四川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在市区方言中,有许多用“哈”字来记录的实词和虚词。这个“哈”字有多种读音,可以用作动词、名词、量词、语气词等。基于此,对“哈”字在达州方言中的不同用法做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临川方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川方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介绍了学者们对临川方言的研究,其中语音研究成果突出,但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尤其是句法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临川方言的后续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关中方言的特征词有的保留了隋唐以前典籍中的有关词语,如“覆”是盖的意思,“住”是停的意思,读作去声调的“远”是绕开的意思;有的保留了宋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的有关词语,如小说《金瓶梅》里的“历头(历书)、墓生儿(遗腹子)、着气(生气)、瞎(坏)”等词语。关中老派(老年人)方言所广泛使用的“老娘婆(收生婆)”是流行于北方官话区较大区域的一个典型一级特征词;“日头(太阳)、晒暖暖(晒太阳)、贼星(流星)、天河(银河)、年时/年时个(去年)、爷(祖父)、胛骨(肩胛)、骒马(母马)、叫驴(公驴)、乳牛(母牛)、郎猫(公猫)”等词语是典型的关中方言一级特征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