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勇 《科技资讯》2006,(12):115-115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策略,对城市旅游起着导向性和标志性的作用,该文依据烟台市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烟台旅游发展现状,初步设计了烟台市的旅游形象,并阐述了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探讨了欠发达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城市旅游形象定位,首先判定所研究的城市是发达城市、较发达城市还是欠发达城市,然后,在市场调查、竞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确定旅游理念形象定位,最后确定永州旅游形象行为识别系统。同时,提炼出永州旅游形象定位的理念形象,一级理念:江南奇异古城,二级理念:游桂林山水品永州文化。  相似文献   

3.
定量分析了平潭旅游发展的物质形象要素、文化形象要素和自贸区发展要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平潭构建和打造“国际旅游岛”提供策略和建议:把握滨海旅游资源,打造原生态海岛形象;加强文化形象建设,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举办文体赛事,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市旅游形象建设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鲁番是我国名的优秀旅游城市,但在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吐鲁番如何迎接激烈的挑战,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其必须面临严重问题。城市旅游形象已成为城市旅游发展新动力。本通过对吐鲁番市旅游资源分析和市场调查,分析了吐鲁番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吐鲁番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构想,旨在为吐鲁番旅游形象建设提供一个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阴影区"内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以山东邹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阴影区”内的旅游城市,往往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但却面临着整体旅游形象现状不佳、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旅游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论文分析了处于“阴影区”的旅游城市在旅游地感知形象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其旅游形象定位的方法.然后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首先进行了旅游地形象的游客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邹城市产品旅游形象和总体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代表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形象。作为中国最高等级的旅游景区,AAAAA级旅游景区代表了世界级的品质,因而其语言景观的英译质量对于我国国家形象展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跨文化翻译的视角,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深入剖析江苏AAAAA级旅游景区英译语言景观的现状,并探究其规范化路径,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的思路是将城市整体而并非个别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取决于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引力.文章在分析芜湖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认为芜湖应确立城市观光/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并重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芜湖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应为“青山绿水中的现代商城”.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旅游形象定位及其系统策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和系统策划.本文通过分析安庆旅游形象现状、障碍和内涵等影响因素,科学系统地对安庆旅游形象进行总体定位,并进而探讨视觉形象、符号设计、感觉形象和行为形象等领域进行系统策划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三门峡市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门峡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对三门峡市的特色旅游、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门峡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荆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性特征分析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科技资讯》2009,(23):248-248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兼具古城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治水文化等多重文化特性。尽管如此,在荆州旅游业的发展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却面临资源和景点分散,多元文化缺乏中心与主题;古城形象破坏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荆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突出荆州旅游特色和内涵,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发展旅游节庆活动,组建特色旅游线路;与其他城市联合经营,逐步拓展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1.
联动是旅游业扩大影响、增强活力的必然选择.“大武汉”城市圈是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基于武汉环城游憩带乡村游产品发展的角度,分别从区位、客源市场、经济环境、交通环境、空间布局和政策环境六个主要影响因素来考察“大武汉城市圈”游憩产品的联动反应,旨在更好地探讨“大武汉城市圈”游憩产品的未来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作为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重庆有着优厚的滨水旅游资源,但是在旅游的快速发展中滨水空间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文章在综合分析重庆主城滨水区自然与入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区滨水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滨水空间旅游区划与开发的6个原则,结合滨水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滨水区旅游空间布局。根据滨水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滨水区分成了7个旅游功能区,即北碚峡谷温泉滨水旅游区、水土—悦来观光农业滨水旅游区、磁器口—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西彭—鱼洞岛屿滩涂生态滨水旅游区、鱼洞—李家沱厂矿码头滨水旅游区、李家沱—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和朝天门—五宝岛屿峡谷生态滨水旅游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这有利于发挥重庆主城区滨水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市应加强对受旅游者忽视的优质旅游要素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入境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亟待提高在研究中的被关注程度.而关于入境游客对西部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认知研究,是西部入境旅游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西部城市国际旅游形象的树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方面极具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8年5-10月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13个旅游热点城市所...  相似文献   

15.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并以洛阳为例,实证分析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洛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汉旅游节庆品牌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武汉举办的旅游节庆多达数十个,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能代表武汉旅游的节庆品牌.在阐明旅游节庆对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旅游节庆品牌的设计构想;围绕节庆举办时间的有限性与地方旅游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的矛盾,运用旅游形象分析方法,重点设计了标志性节庆,探讨了武汉节庆的系列化运作和旅游节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西递国内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正备受旅游者的关注与青睐。本文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三个方面对西递国内旅客展开分析,有助于当地政府及旅游企业更好的进行相关的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有助于提高客流量和提升西递旅游地的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功能理论,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者活动、旅游经济活动、旅游产业活动、旅游资源投入、政府旅游管理和服务、城市形象及旅游信息6个维度16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基于2017年截面数据,对中国23个重点城市旅游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莫凡 《山西科技》2009,(3):71-72
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帮助其形象提升,可以扩大知名度。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顶梁柱”。因此,从旅游文化角度来看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汉高校旅游产品RM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昂谱(RMP)分析模式为基础,对武汉市高校校园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R性和M性分析的基础上将武汉市高校旅游产品定位为3大主类12个亚类,融观光、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体系,并设计出周游型和专题型两类高校旅游线路,为武汉市高校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