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作务简单等优点,是调剂蔬菜淡季供应和我市西南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马铃薯生产中,一个优良品种往往在开始种植时表现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但种过几年后,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呈花叶,卷叶或皱缩,植株畸形、茎杆细弱、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作务简单等优点,是调剂蔬菜淡季供应和我市西南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马铃薯生产中,一个优良品种往往在开始种植时表现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但种过几年后,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呈花叶,卷叶或皱缩,植株畸形、茎杆细弱、产量逐年下降、品种种性出现退化。发病率逐年上升,2至3年内就可达到100%,一般亩减产3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致使不少地方,需年年调种或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全市上下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中已显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民的收益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就马铃薯品种利用和马铃薯脱毒生产来说,从种植一般概念的马铃薯发展到种植专用型马铃薯即粮用型马铃薯、菜用型马铃薯、加工型马铃薯:从种植有优良品种无优良种薯到既有优良品种也有优良种薯(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4.
刘会琦 《甘肃科技》2000,16(3):25-26
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1万公顷,占粮播面积的14%。马铃薯既是人们食用的粮食和蔬菜,又是饲养业的良好饲料,也是制造淀粉的重要工业原料,亦是外贸出口的物资之一。马铃薯是种植业中高产、稳产、生长适应性强的作物,一般产量17~20t/hm2,最高可达36t/hm2。马铃薯特别适宜山区种植,其淀粉含量高、品质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大力加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生产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县贫困人口的温饱、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培植地方财政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1马铃薯生产的现状1.1种植面积全县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5.
《定西科技》2005,(3):11-11
马铃薯是甘肃最具生产优势和开发前景的农作物之一。多年来、各地将马铃薯作为解决农民温饱和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扩大种植面积,推广高产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交易市场,促进产品转化,加快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优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其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生产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崛起,马铃薯已田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经济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市场十分活沃,其加工业方兴未艾。马铃薯产业不仅成为新世纪我省农业产业化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而且也是我国加入WTO后我省农村经济最具优势和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在清涧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年种植面积达18万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县农民农业生产的拳头产品,被县委、政府列为“一红二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我省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700多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位居第三位。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较多,加之施肥不足,导致马铃薯病害、早衰问题突出,严重限制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沼肥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此,我们选用了不同浓度的沼液施用试验,研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马铃薯产量提高15%实用技术。以克服病害和早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性退化、品种混杂、薯形不整、块茎空心和青头,特别生产上的问题最突出。如:轮作倒茬种薯地块大小和营养面积不足、播种深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马铃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弄清楚这些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就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品质和产量,达到马铃薯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朱玉斌  何建国  王玲 《甘肃科技》2009,25(2):155-156
针对原州区的马铃薯重茬种植、耕作栽培粗放且随意调种引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促使马铃薯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且病情逐年加重的趋势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与细致分析;并提出科学对策,对促进和保障农民增收和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你见过“五颜六色”的马铃薯吗?在秘鲁。除了最普通的土黄色马铃薯外,当地农民还种植出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马铃薯,使得秘鲁马铃薯品种多达3500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定西市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种植马铃薯和豌豆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历年种植面积400万亩左右.农民从马铃薯产业巾的收入已超过人均纯收益的一半以上,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定西市有着广阔前景,探索研究新型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旨在探索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综合技术措施,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试验所代表的半干旱地区种植马铃薯,要获得高产,要选择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适当加大播种密度,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样可以获较高的产量;但要生产淀粉含量高的加工型马铃薯,种植时需要合理密植,密度过大否则会导致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降低,影响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金秋时节,当你走进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尹当湾村时,这里车水马龙,客商云集,广东、山东、天津、内蒙、河北等省的客户在这里安营扎寨,争相收购当地的马铃著产品,全村种植的1万亩脱毒马铃薯90%以上销往外地。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入户均1万元以上,原来的“土豆豆”变成今日的“金蛋蛋”。  相似文献   

15.
王亚瀑 《甘肃科技》2004,20(12):163-163
渭源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种薯栽培历史源远流长,生产的马铃薯品质优良,深受外地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故有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渭源县委、政府又把马铃薯做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从政府到资金大力给予了扶持,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大发展,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猛增,2004年达到45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民对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直接表现在大豆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的迅速增加。1980年,我市大豆面积不足10万公顷,种植比例为23%,1987年大豆面积17.8万公顷,比例达44.7%,到1993年大豆面积增到24.5万公顷,比例高达55、6%,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过大,打乱了黑河市原有的麦麦豆的轮作制,生产中大豆出现了重迎茬种植,其中重迎茬地块占50%,个别主产大豆的乡镇达70%以上。大豆重迎茬种植加重病虫草害发生的同时也使土壤环境条件变劣,不利于今后的农业发展。一、大豆重迎茬种植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同时还是牲畜饲料,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尤其微生素B和C含量较多,其营养价值很高。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在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栽培密度偏稀,从而影响了马铃薯总产的提高。为了合理脱毒马铃薯群体,找出适宜的栽插密度,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并应用到大面积生产中,特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适应性强,喜温凉气候,不耐高温、高湿,有一定耐早、耐瘠能力,是定西市主要的作物,境内广泛种植,产量相对较高。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马铃薯产业由粮食型向经济型转化.市场前景广阔。马铃薯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对于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为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协会成立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武川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武川马铃薯色鲜、味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在我国久负盛名,是武川最具代表、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农产品。然而,武川县地处山区,长期以来受交通、信息、观念、市场等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效益很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地膜马铃薯后期脱肥导致马铃薯早衰的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缓释肥种类的不同施用量、农民常规施肥量、马铃薯专用肥及空白对照为处理。结果表明:在荣泽缓释肥用量为750~1 050 kg/hm~2的情况下,马铃薯的生物学产量、块茎总产量、商品薯产量以及种植纯收益最高,并能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其次为农民传统施肥(1 350 kg/hm~2),再次为马铃薯专用肥(750 kg/hm~2),第4为海宁缓释肥(450~1 050kg/hm~2),最低为空白对照。施用荣泽缓释肥的马铃薯株高增长缓慢、茎粗较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