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淮南谢一矿煤与瓦斯突出与地球固体潮关系的新角度,阐述了固体潮产生的基本原理,同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固体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内应力场和重力场的分布,从而导致在固体潮的大潮时期发生的地质动力异常现象之一——煤与瓦斯突出和固体潮周期变化具有相互吻合的对应关系,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规律与结论,从而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动力现象,剧烈的动力效应可导致矿井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预测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煤与瓦斯突出的自然条件及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引起预测指标权值分布不合理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耦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煤矿实现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芦岭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复杂动力灾害现象,其产生的机理复杂,突出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具有突发性特征,其中以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最关键.通过对煤矿现场资料收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芦岭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及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表明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印瓦斯的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地质构造和构造煤是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复杂的矿井动力现象,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特征以及应力场等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及相互间的关系,瓦斯空间分布状况及与灾害危险程度的关系.应用多种预测方法、指标和技术,开发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系统在淮南矿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出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运用非线性理论的重要分支一突变学理论对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和突出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有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岩系统的内在动力特征,通过建立煤与瓦斯突出的尖点突变模型,较为直观的对突出的孕育和突出过程做出了系统理论分析,得出了瓦斯突出起动的突变机制和条件,从而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与防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对煤炭能源需求的激增和开采新技术的运用,我国煤矿的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高端的工艺.管理要求使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不断加剧。虽然国家已经对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仍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难点。本文深入介绍了我国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基本规律与预兆特征,并分析了通过综合预警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这一难题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联系,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值和掘进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影响,确定矿井煤与瓦斯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其显现特征,并对原解危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临界条件的埋藏深度、区划断裂交汇以及较高的构造应力等是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地质类因素;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煤矿中发生的岩爆、煤和瓦斯突出、突水等地质灾害,与煤岩体中的微地震现象有着必然的联系。开展高精度微震监测工作.通过判识潜在的煤矿动力灾害活动规律,进而实现时煤矿动力灾害实现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9.
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矿采掘过程中一种极为复杂的动力现象。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常常在2~3分钟内就会向采掘空间抛出大量的煤和瓦斯,摧毁巷道、掀翻矿车、破坏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煤和瓦斯突出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探索消除和控制这种威胁的方法和途径十分紧迫和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力现象,影响因素众多,发生原因复杂。文中采用SPSS软件对典型突出矿井的煤层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破坏类型(D)、煤的坚固性系数(f)4个参数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与17个已知样本实际发生的动力现象一致,说明了综合4个指标来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函数。实践证明,该函数较准确地预测了17个已知样本和4个未知样本的煤层突出危险性,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质动力区划在煤与瓦斯突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动力现象中的一种,它的破坏性给矿井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文中介绍了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研究活动构造方面的新见解,利用此方法研究淮南煤田活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指出了谢一矿和潘一矿所处的构造环境及其突出危险区,为区域预测和实施解危措施提出了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质构造形式对瓦斯赋存状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分析了淮南煤田瓦斯赋存状态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认为淮南煤田处在两个相交的凹地区域,它决定了淮南煤田的含瓦斯性。煤田处于长期沉降,具备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动力条件,为评价淮南矿区的地质动力状态和瓦斯赋存状况提供了町能,对于淮南矿区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采技术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和裂隙分布以及远程卸压瓦斯的渗流流动特性,提出了符合远程卸压瓦斯流动特性的远程瓦斯抽采方法。通过淮南潘一矿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证明,底板巷道网格式上向穿层钻孔远程瓦斯抽采方法可以区域性地消除卸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有效地降低卸压煤层的瓦斯含量,实现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理论在煤与瓦斯突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非线必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了可能发生突出的含瓦斯煤岩系统的内在动力特征,建立了考虑各种基本因素的较为全面的突出预测模型,并对突出起动的突变机制和突变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为突出非线性动力机制及其预测和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可拓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理选择突出主控因素及预测方法是提高煤层突出危险预测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首先探讨了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煤层突出的主控因素.然后将可拓理论用于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建立了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可拓方法.最后以淮南矿区部分煤样为例进行了分析.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预测结果可靠,实用性强,为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表3,参13.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复杂应力环境中煤层受动态载荷扰动发生煤岩动力灾害的过程和机理,在同类模拟突出设备基础上研制了动静载条件下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设备。该实验装置包括煤样室、突出口装置、加载系统和计量系统。该实验设备能较好地模拟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突出现象,还可进行瓦斯吸附条件下的动静载突出实验,深入研究瓦斯吸附量对突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动态载荷作用下,无瓦斯解吸过程比有瓦斯解吸过程更容易发生突出;无煤柱影响比有煤柱影响更容易发生突出,并且无煤柱影响的突出强度比有煤柱影响的要大。  相似文献   

17.
以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声发射总事件、大事件、能率时间序列为基础数据,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应用结果表明,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神经网络预测法具有预测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煤层动力学参数与煤层瓦斯地质参数之问的相关关系,采用矿井震波探测技术对淮南新庄孜煤矿主采煤层进行了震波衰减探测试验,分析研究煤层的吸收衰减系数和煤层品质因子Q值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煤层瓦斯压力与Q值成幂函数相关、瓦斯含量与Q值成近似负线性相关;衰减系数与瓦斯压力成正线性相关,与瓦斯含量成指数函数相关。研究结果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