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世纪伟业中,西藏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对此,首先应结合西藏实际,建立具有现代传播优势的新闻传媒整体构架,优先发展广播,重点发展网络,确立电视主流地位;其次,注重发展藏语传媒,完善“双语合璧”机制;再则,加大新闻援藏力度,培养民族新闻人才,不断进行市场化尝试,并借助青藏铁路通车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契机,努力实现西藏大众传媒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2.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5-5
今年,我校有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分别是《格萨尔》研究所平措副研究员的《格萨尔的宗教化研究》、学院群培副教授的《藏族史学史研究》、公共教学部舒敏勤副教授的《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与和谐西藏建设研究》、图书馆德萨副研究馆员的《网络环境下西藏地区藏信息资源可行性研究》、艺术学院格桑次仁副教授的《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的造型语言与形式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关郎宗贞讲师的《西藏近、现代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藏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西藏古代(公元前五、六世纪——公元19世纪末)漫长的历史时期,受西藏历史、化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西藏信息传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形态,构建了具有浓郁民族色彩、封闭性和开放性兼容的传播框架。这种形态使西藏将自己与其他区域的古代传播区别开来。遗憾的是,西藏古代并未出现独立的新闻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王雪 《华东科技》2010,(9):73-75
已拥有近9年历史的上海科技馆,作为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现代化科技场馆之一,必须在科普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高科技场馆的公众服务工作是重要因素。这其中,新闻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科普教育事业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1):31-31
2004年12月,有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许广智教授申报的2004年国家社会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西藏民族地区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研究》、经管学院采云副教授申报的《西藏民族手工艺品的开发与保护研究》、理学院刘建明副教授申报的《青藏铁路那曲段经济带研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获准立项。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有关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两千年来,有关它的文学、史学、礼学乃至地理学研究层出不穷,但鲜有人由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对《诗经》进行研究。如果从新闻学视角来观照《诗经》作品的采集与传播过程,就会发现先秦采诗活动和现代新闻活动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如采诗人和乐官充当着类似记者和编辑的角色,《诗经》作品承担着反映公众舆论和传播新闻信息的社会功能等。因此,可以说,《诗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7.
刘永文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2):89-96,116
在清末新政大的环境里,《西藏白话报》诞生了,它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宗旨,以西藏官员为主要传播对象,直接地参与了西藏的近代变革。而在内地创办的各种形式的报刊则间接地反映西藏的社会发展。这些报刊关注重大政治变迁、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本文以《神州日报》、《时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清王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西藏、新疆和北京地区创办的民族文字白话报为样本,试图厘清这一时期民族文字报刊的发展轨迹,探究它们对国家民族事务的积极意义,解析其传播模式,确定其在中国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历史进程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9.
1959年,美国进步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深度采访和其作品《百万农奴站起来》,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西藏对外传播的经典之作。文章以此为案例,重点分析其传播文本,解读斯特朗此次西藏对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以期对西藏对外传播的策略和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西藏和平解放前马克思主义与西藏各族人民的有限接触,和平解放至1959年西藏叛乱时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间接传播,平叛改革至文革前夕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积极传播,以及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高潮.马克思主义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的生根发芽,为改革开放后西藏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不仅要关注新闻的传播效应,更应该重视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弘扬。媒体作为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传播平台,倡导人文精神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报道侵害商主体名誉权的案件时有发生,很多人主张当商主体名誉权与新闻报道权发生冲突时,法律的保护应当向新闻报道权倾斜。本文从利益权衡角度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工具,新闻传播者将新闻录制成节目或进行现场直播,受众通过接收工具收听节目获知新闻。在各类媒体中,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对象广泛、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等优势,但也存在节目内容转瞬而逝、保留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只有扬长避短、集聚优势,才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力刻不容缓.文章对《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西藏之声等西藏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丰富舆论引导的内容;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拓展舆论引导的渠道;改进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新闻报道,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培养舆论领袖,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也反映人类的思维方式,隐喻具有普遍性。经济新闻英语中也存在大量的隐喻表达方式,且具有系统性,本文以《商业周刊》经济新闻文章为语料库,总结了经济新闻中常见的隐喻表达方式,即经济是有机体,经济是运动,经济是机车,经济是流体,经济是战争,经济是游戏,经济是建筑物,经济是旅途和经济是容器。用实例分析了经济新闻中的隐喻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方言新闻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方言新闻的兴盛,从多个方面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产生了影响.因此,必须把握方言新闻中方言使用的尺度,寻找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7.
三峡移民题材新闻政策性强,很多信息既是库区移民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三峡都市报》近年来移民题材新闻的解析,结合现代传播学、采访学和编辑学理论,切实解决三峡移民题材新闻的可读性与导向性问题,为进一步搞好移民宣传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闻事件的话题、实体及其关联和发展趋势分析, 建立对新闻事件分析报告模型。该模型可以从多个角度描述新闻事件, 并依照新闻综述报告的写作特点, 制定出一种计算机自动分析报告生成的框架, 对新闻事件在话题和实体上的分析结果进行组合, 自动生成一篇观点分析透彻、图表信息生动准确的新闻事件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9.
新闻策划是近些年来新闻界的热门话题。文章认为 ,新闻策划的意义在于 :能加强报道的计划性 ;能提高报道的质量 ,加大报道的力度 ;能充分利用新闻资源增加独家新闻 ;能加强传者、受者与事件三者的纽结力。新闻报道策划可以从多层次入手 ,如战役性策划、议题性策划、主题性策划和介入性策划等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当今新闻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在的语言功力和临场表现直接关系到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从中国播音学和新闻采访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出镜记者语言功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语言功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