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道路中非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车辆的停靠、超车对路段相邻车道机动车辆的交通流产生一定影响,结合交通波理论,建立了公交占用社会车道的交通流模型。该模型利用每小时社会车辆排队总数和拥堵总延误等指标来描述公交车对其他车辆交通流的影响。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交通波理论对描述路段公交借用邻道机动车道行为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实时交通流数据源、数据汇聚的渠道和方式;其次,对多智能体区域实时交通流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集市逻辑结构进行研究,形成了负载均衡的多层数据仓库设计结构;最后,结合实际,探讨交通流可视化数据处理过程,并给出了实时多智能体交通流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对已有双向两车道模型的车辆转道规则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驾驶员转道特性,提出均一车辆双向交通流模型两种新的车辆转道规则,并绘制了新车辆转道规则的交通流基本图.模拟结果表明,当逆行道初始密度较小时,与单车道模型相比,两种新规则均能够提高母车道的车辆通行能力,且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模拟误差率<5‰,与实测数据近似.  相似文献   

4.
交通流预测是实现道路交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概述了模糊粗糙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通过模糊粗糙隶属函数建立了基于模糊粗糙神经网络的交通流控制模型,设计了两级协调模糊控制器,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构造了模糊粗糙神经网络.通过实践结果证明,该算法精度高,学习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对实时交通流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城市市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并与交通流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典型交叉路口的车流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调查,对其交通流特征及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善污染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交通流混沌的转化机理,建立了一类新的交通流跟驰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这一新的跟驰模型产生的交通流中存在倍周期分岔和混沌.而且系统在经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的过程中,存在跳跃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参数下,存在跳跃现象的倍周期分岔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是首次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缓解当前交通拥堵问题,结合时下流行的智能交通系统,本文将粒子滤波算法引入短时交通流预测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与神经网络的预测算法。该系统通过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分裂选择适当的权值,在多次训练之后能够提高算法中粒子的多样性,改善算法滤波的性能,最终达到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另外,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交通局公交和出租车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与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和BP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短时交通流预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以赣州市章贡区主街道为例,结合GIS技术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流模拟及决策分析,采用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技术处理海量交通流信息与GIS信息等数据表的多表连接,实现高效率信息查询,并融合GIS专题地图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耦合ArcEngine组件实现车辆最优路径选择,路况信息的实时显示等,为出行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交通事故对道路通行影响较大的情况,假设在3车道通行道路上,在因交通事故发生而占据了不同的2条车道的情况下,基于交通流数学模型针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引入交通流模型,结合事故合理假设,分析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借助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车流波模型,最终建立起车辆排队长度与车辆密度、车辆通行能力和速度三个因素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相应数据,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为开发城市紧急救援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预测模型不能充分提取交通流时空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分层提取方法使设计的网络结构和一维卷积核函数自动提取交通流序列的空间特征;其次,优化LSTM网络模块来减少网络对数据的长时间依赖;最后,在端对端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引入改进后的自适应矩估计(rectified 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RAdam)优化算法,加快权重的拟合并提高网络输出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日与周末分时段,所提出的模型相比堆栈自编码(stacked auto-encoders,SAEs)网络预测模型,性能分别提升3.55%与8.82%,运行时间分别缩减6.2%与6.9%;相比长短时记忆网络-支持向量回归(long-short term memory-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TM-SVR)预测模型,性能分别提升0.29%与1.79%,运行时间分别缩减9.0%与9.7%。所提模型能够更加适用于不同时段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相似文献   

11.
福井—石桥交通流模型高密度区平均场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维交流流的含高速运动车(Vmax=M〉1)并可随机延迟的福井-石桥元胞自动机模型,从车头间距的观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车头间距随时间演化的基本方程,定义了长车距和短车距的概念,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出现概率,在高密度(ρ≥1/M)条件下证明了长车距的长度针缩短,任何初态都将演化到所有车头间距皆为短车距的稳定态,从而严格地证明了对于有随机延迟的一般福井-石桥交通流模型,其高密度区域车流渐近稳定态的基  相似文献   

12.
<正>交通监控系统是用于监控交通流运行状态、交通设施、交通环境和控制交通的系统。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以及路口的数字网络,配备相应的传感器、摄像头和监控软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市民出行,而且能提升城市功能。本文首先分析TOD型一体化接驳方式的含义,然后探讨常州地铁1号线新桥站周边的交通现状和客流分布特征,最后提出地铁车站周边接驳设施布局方案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典型的一维Logistic混沌系统和三阶JERK混沌系统进行分析,在MSP430F169一块芯片上采用简单的欧拉法将混沌系统离散化,用浮点、定点两种编程方法实现混沌信号的输出。为实现混沌系统与芯片电路的统一,给出了芯片设计的比例扩张迭代过程和硬件实现的结果,并比较了两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缓解潮汐式交通堵塞,以攀枝花市三线大道北段-佳联路交叉口为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潮汐交通现象成因及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基于VISSIM软件对该路段进行仿真,选取交通流量、流速、延误、通行能力、路段饱和度、服务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使用潮汐车道来解决潮汐式交通堵塞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对潮汐车道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条件进行分析,设置适用于该交叉路口的潮汐车道方案。【结论】优化后的各项道路参数指标得到极大优化,证明设置潮汐车道能有效减少延误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也论证了该试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市区主要交通要道为研究区域,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路况数据,通过对道路交通流特性和道路硬件特性进行分析,并依据目标选取原则对福州主要交通要道进行遴选,结合福州市民对潮汐车道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进而对目标道路设置潮汐车道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五四路(华林-北二环)和江滨东大道的早高峰符合潮汐车道的设置条件,适宜程度较高.由调查问卷数据可知,福州市民对潮汐车道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在对潮汐车道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市民对潮汐车道的认可程度较高.因此,福州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潮汐车道的宣传和推广,以便为后期建设潮汐车道提供一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地铁火灾监控的网络结构,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二级网络和三级控制结构,其中有中央级和车站级的网络结构以及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3种控制方式。此外,给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结构特点,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特点、网络特点、火灾现场设备特点以及接口特点等,并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大量开通和客流量的持续增加,对车站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设进行研究。【方法】依托“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理念,分析车站运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支付、安检票检一体机、可视化候车、智能导乘、能源智能管控、客流管家、智能化应急管理等方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结果】使车站由原来单一的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将车站和乘客需求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让“客流”变为“客户”,同时做到智慧管理,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实现多层次、多环节的智能控制,实现系统优化升级。【结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设可为乘客出行和企业运营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减少运营管理人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主要受人为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综合影响。通过对隧道交通事故致因的分析,建立车辆线性跟驰模型并进行推演分析,试通过缩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或者降低敏感度的方式,降低隧道追尾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试建立一种面向车辆驾驶员和隧道管理单位的交通流信息管理与提示系统,提醒驾驶员及时规避,以缩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通行效率是交叉口运行状况最直观的衡量指标。通行效率越高,说明交叉口在一定时间内能通过越多的交通流,交通运行状态的有序性越好。本文以交叉口通行效率模型和VISSIM仿真为基础,研究右转渠化交叉口和普通专右交叉口在不同流量、不同车道数以及不同控制方式下的通行效率,从而为城市交叉口的形式选择和评价提供依据。流量与车道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当交叉口采用无控制或两相位控制时,右渠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普遍大于专右交叉口;在四相位控制方式下,右渠交叉口通行效率普遍小于专右交叉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