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围岩坍塌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现以某天然气管道穿越隧道进洞口段出现坍塌的事件为背景,分析该隧道塌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隧道塌方研究成果甚多,但针对TBM施工塌方治理技术的研究鲜见。基于此,以中天山隧道TBM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围岩洞段的一次塌方事故为例,从地质分析入手,依据TBM施工机械的特点,提出加固坍腔、人工钻爆、固结坍体、人工开挖坍体并支护的一系列安全治理措施。经现场检验,该治理方案效果良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隧道洞口通常岩性比较差,并且地面横坡陡,洞口的岩层多是第四纪土层或者为强风化的岩体,这种岩性很容易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利用地表预加固措施能够提高隧道围岩的自稳性以及围岩的力学性能等。本文对隧道洞口的岩性进行阐述,探讨地表预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遵毕高速公路上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洞口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同类浅埋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洞口段施工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省干线横九线何家陂隧道进洞方案的成功工程实例,采用反压护拱、大管棚超前支护、砂浆锚杆、超前小导管及锚喷联合支护加固洞口岩体,利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保证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桑掌隧道穿越阳泉二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由于采空区长期变形的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受到威胁。为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必须准确预测采空区长期变形对隧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桑掌隧道及围岩的小尺度模型,通过施加位移场的方式,模拟采空区对该隧道及围岩的长期变形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采空区长期变形的作用下,围岩塑性区逐渐增大,隧道围岩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隧道两端洞口处,隧道洞口处的围岩处于欠稳定状态;隧道在采空区长期变形的影响下,围岩位移逐年增加,但整体增长速率逐年减少,位移最大值为257.79 mm。【结论】为确保桑掌隧道安全运营,应密切关注采空区长期变形对围岩和衬砌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确保隧道稳定,计算结果可为桑掌隧道施工和变形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变形特征,采取现场隧道变形监测和围岩室内三轴率敏性试验相结合,建立隧道围岩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的UMAT子程序开展了隧道变形三维弹黏塑性数值分析,探讨了隧道在三种开挖工法下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位移、围岩最小主应力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以此确立合理有效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法以及上下台阶法这三种施工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其深埋侧分别是浅埋侧的2.01,1.48,1.83倍,边墙两侧最小主应力则分别相差0.11,0.29,0.05 MPa,表明偏压隧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在开挖支护过程中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的特点;选出适宜的施工工法为上下台阶法,采用此工法可以使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减少11.7%~22.1%,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最为合理,有利于偏压隧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塌方是水工隧洞施工中常见事故,造成塌方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等都是有可能造成隧洞塌方的原因。本文结合隧洞塌方处理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洞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顺利通过塌方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事故的处理提供了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九龙峡隧道的塌方段工程地质环境情况、设计支护、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塌方具体情况,分析主要为岩石强度低和节理裂隙发育原因和施工原因,并总结了施工处理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施工为例,提出了现场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监测仪器、测点布置、施工监测及量测频率进行了介绍,并选取典型断面和典型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体分析杨家坪隧道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位移、围岩接触应力、钢拱内力和锚杆轴力。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良好,并未发生失稳破坏,为后期隧道建设提供优化方案,为今后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彭红君 《河南科技》2013,(10):23-24
为了对隧道围岩失稳风险做出准确判断,预防围岩失稳灾害的发生,将贝叶斯网络方法应用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中,对围岩失稳风险进行预警。通过引入基于贝叶斯网的知识表达和相应的不确定性推理原理,构造了隧道围岩失稳风险定量评估专家系统,结合专家的先验知识和现场数据得到节点的后验概率分布,对某隧道施工支护参数的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工程实践证明专家系统推荐的支护参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赵小荣 《河南科技》2013,(17):40+45
突水是山岭隧道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它是由先期赋存在隧道围岩中地下水,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通过构造裂隙、施工钻孔、爆破孔等涌入隧道形成的,对于隧道施工威胁很大。文章结合湖山隧道工程建设实例,分析总结了隧道凝灰岩地段突水灾害发生的原因,并对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处治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新奥法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监控量测技术是现代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控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对于Ⅳ级以上围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确保初期支  相似文献   

14.
黑石岭隧道为张石二期化稍营至蔚县(张保界)段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分左、右线,左线全长3720米,右线全长3870米,属于全线控制工程.建筑界限:净宽13.25米,净高7.8米,建筑界限高度5米.隧道进口围岩主要为残坡积碎石土和强风化白云岩.强风化白云岩为粉晶结构,层状构造,表层风化变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石状.洞口岩体和隧道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出口围岩主要为残坡积碎石土和强风化页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方向地震动输入下山岭隧道洞口段的抗震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隧道洞口段的动力响应特征及二次衬砌的安全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位移在Y向地震动输入时最大,Z向次之,X向最小,最大值出现在拱顶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主应力在X向最大,Y向次之,Z向最小;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隧道洞口处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度最大,说明隧道洞口段受地震影响较大,是抗震的薄弱环节;隧道洞口段各部位的轴力分布较均匀,整个隧道处于受拉状态,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在拱顶和左、右拱脚处安全系数已接近限值,需要在隧道施工中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内外层为玻璃钢、芯层为陶粒树脂混凝土的新型复合材料隧道逃生管道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逃生管道的关门塌方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关门塌方模拟时,随着围岩等级的增加,逃生管道所受的应力增加,三车道隧道逃生管道所受的应力最大,不同坍塌位置对逃生管道应力影响不大;(2)所提出的新型逃生管道在关门塌方模拟时,均满足应急逃生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设计为两座单线的隧道,其围岩主要为V级围岩,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通过采用弹塑性理论及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铁路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过程进行三台阶开挖下的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并对软岩隧道的初期支护施工的优化提供了改进方案.对比模拟数据与各断面实际量测数据,均在15天左右趋于稳定,结果证明该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所得结果对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隧道的主要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包括洞口段施工、辅助施工、预埋件施工、调平层施工、水、电缆沟施工、洞门施工等,并对施工过程安全及环保问题进行了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已发生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处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奥法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监控量测技术是现代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控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对于Ⅳ级以上围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确保初期支护安全,合理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20.
台州市域铁路S1线羊头山隧道为车辆段驶离后进入市区的首座隧道,根据地质岩土力学情况,设计为单洞双线转双洞双线掘进。为了掌握施工中围岩稳定程度与支护受力、变形的力学信息,判断设计、施工的安全性,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预埋监测点的方式监测围岩位移。根据羊头山地质力学特征以及隧道围岩等级进行数值建模和实际监控量测,定量分析围岩变形和隧道稳定性,通过综合分析模拟和实际观测矿山法隧道的围岩位移情况,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化信息,分析、评估和预测出围岩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