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68年日本明治政权建立后,新政府为了尽快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把“文明开化”定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把教育改革作为明治政府各项资本主义改革的最重要一环,使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高度重视,下大决心据统计,江户末期日本的男子中能识字的约占40——50%,妇女中能识字的约占15%。这个材料说明,当时日本的教育有一定基础。但是,幕府的教育目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车轮驶入明治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家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他们一方面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一方面批判当时“文明开化”的浅薄、提倡日本的古典文化。明治二十年代是日本文学的起步期、种种尝试都在这一时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今年二月二十五日譴責“韓日基本条約”的声明中提到“江华条約”、“乙巳条約”、“韓日合并条約”和“塔夫脫—桂太郎秘密协定”,茲簡介如下: 江华条約 日本明治維新以后,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其对象首先是朝鮮。一八七五年  相似文献   

4.
华东连线     
《华东科技》2006,(11):8-9
上海:2006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举行;上海:第九届“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颁奖;上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正式启动;上海:制造业正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升级换代;浙江:“科技大餐”引来八方“食客”;江苏:镇江市新增30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拟声词”、“拟态词”、“拟情语”,即“ォノマトぺ(onomatope)”。这种特殊的词汇群使日语更加生动和形象。论文以“どきどき”为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拟情词”中的“感觉”到“感情”意义的比喻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今天日本在亚洲的孤独十分清楚地揭示,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已成为其现实进取的包袱,而现实进取中不舍时宜的价值观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羁绊。日本要实现政治抱负,有必要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一番改革扬弃。日本应不要执迷于“明治情结”;不要再让人民成为“国家怪物”的奴隶;发扬日本文化中礼待他人、善待生命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西周晚期之前“先”、“生”开始连用;战国晚期,“先生”开始有发展成为称呼语的趋势;西汉时期,“先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表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的称呼语,同时也被妻子用来作为对丈夫的称呼语;宋元时期,“先生”已经成为今天称呼语“老师”的代名词。当前,“先生”无论是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语还是作为区别性别的称呼语,其意义已经完全虚化。  相似文献   

8.
励健 《科技信息》2010,(35):J0290-J0290,J0433
《心》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第一主角"先生"对"静"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萌"。"萌"虽然是现代年轻人的新语,但这种感情元素在日本明治大正年代的作品中也有所反应。本文将"萌"界定为具备幻想性、单纯性和选择性的"纯爱"情结,是现代物质社会中信仰纯爱的人的救赎和理想。无论是大正时期小说《心》中的"先生",还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被社会性别意识和金钱关系束缚的心灵深处都向往理想的纯爱。本文试探索"先生"的感情世界,比较"先生"对"静"的感情与"萌"这一感情元素得分相似,解释"先生"的内心寄托。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所用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余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的。对于“可以窥见他思想”的笔名,自先生逝世以来,多有学者予以研究。先生的好友杨霁云说:“豫才先生所取笔名,皆有深意。大概他早年的笔名,含希望、鼓励、奋飞等意义。”还有人说,他的笔名“是一个战士的荣衔,是中国救亡群众的路碑。”鲁迅先生的笔名的确“皆有深意”。其中有一部分包含有鲁迅先生对人才的探求、爱护和培养之意。如:树人、自树、索子、索士、树、周树、孺牛、周玉材、晓角等。“树人”、“自树”、“树”、“周树”等笔名取义于“百年之计,莫如树人”。鲁迅一生就致力于树人的伟大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10.
关于系词“是”的生源问题,从王力先生1937年在《清华学报》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这篇开山之作,至今国内外已发表了20余篇讨论文章,其说不一,众论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意见:一、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系词“是”是由指代前文的代词“是”发展而来;二、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认为系词“是”是从形容词“是”引申而来;三、以Sian先生为代表,认为“对”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对资本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中山“发达资本”与“节制资本”的矛盾观点出发 .一方面探讨了孙中山先生要求“发达资本”的愿望 ;另一方面阐明了孙中山先生有关“节制资本”的主张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孙中山先生对资本问题的看法 ,以及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孙中山“发达资本”与“节制资本”的矛盾观点出发.一方面探讨了孙中山先生要求“发达资本”的愿望;另一方面阐明了孙中山先生有关“节制资本”的主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孙中山先生对资本问题的看法,以及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常常被称为“拟声词”、“拟态词”,即“才ノマトベ(onomatope)”是极其丰富的一门语言,日语文章及会话中大量使用。学界从各个领域对“才ノマトベ”进行研究,但对在“拟态词”的下级分类中出现的“感觉拟情词(gijyougo)”和“感情拟情词(gijyougo)”为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むかむか”作为具体实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才ノマトベ”是如何实现其范畴间的转换和意义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自明治以来,日本逐步推行家族国家观的同一化策略,“家”是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是重建现代认同最初的场域.故而,“家”与个体的问题是夏目漱石作品主题之一.《从那以后》与《行人》都聚焦了前近代大家族中的个体,前者讲述的“自然的爱”,突显“子”对于“父”的反抗.批判了专制的“竖的伦理”;后者的夫妇问题则反思了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家”对于平等的“横的伦理”的抑制.现代性主题从单一自我与“家”的冲突进一步深入到“家”的制度中自我与他者的纠葛.  相似文献   

16.
在风云激变的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对《水浒》作过一段“终于是奴才”的论述。在“四人帮”肆虐的七十年代中叶,我国展开了一个规模空前的“评《水浒》”运动。全国大小宣传机构都毫无例外地引用了鲁迅先生这一论述。当时的《红旗》杂志认为,鲁迅先生这段论述“完全正确”。我们一些同志便完全根据这一口径来大写文章。这样一来,“奴才”一  相似文献   

17.
模仿与独立,是东方民族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百年前的日本知识分子,中村正直以模仿为己任.留学英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文明观.隔三十多年后的夏目漱石则以独立为原则,把自己留学英国的感受与国家、民族相连接,提倡“自己本位”、“日本本位”、“内发性的文明开化”.两位思想家的观念,反映了日本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明治时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皇室就是天皇及其直系家族(皇族)的统称。除天皇、皇后外,皇室还包括皇子、皇弟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后裔。天皇的男性子孙概称“亲王”,除皇太子外,结婚后一律封为“宫家”;女性子孙称作“内亲王”(侄孙女辈称为“女王”),出嫁后即自动脱离皇籍,不再算作是皇室成员。皇族还细分为“内廷皇族”(指皇太子夫妇及其后裔)和“皇族”两大类,分别享受不同份额的生活费。据日本学者考证,宫家起源于奈良时代末期,明治时代达到鼎盛期。历史上天皇被尊为万世一系的“现人神”,独揽统治大权,皇族也享有种种特权。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山水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缘由东瀛日本是一个多山岛国,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繁。从古至今,洪水肆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弥生时代后期(公元100~300年)着手治理水患,在16世纪之前,治水工程得到优先考虑,进入16世纪以后,以熊泽蓄山为代表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的思想萌芽,并开始把目光转向发挥山区森林的水源涵养调控机能上。1689年,日本开始了治山治沙事业。但因封建社会的各种制约,许多治山治沙技术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明治新政府成立,日本的治山治沙事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明治6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言必称“样”,正如我国旧社会里言必称先生。这个“样”和这个先生,不消说,都是极其普通的称呼,如田中样、吉川样、张先生、李先生,你这位先生等等,是不怎么值钱的。可是日本人的所谓“先生”,就大大不同了。在日本,这两个字已被保留起来,专为学生对老师或一般人对文人学士用的,这其间是有些和学问品格分不开的。所以,你如被日本人称为“先生”,而你又不是他们的老师,那你可以相信,你是被当作满腹经纶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