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将去浓缩的核染色质和相关蛋白等释放至胞外而形成的网络结构。NETs可防止感染。然而,近年来发现NETs存在于多种疾病的病理环境中,并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就NETs在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T1D)等自身免疫病病理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是一种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T细胞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并能活化中性粒细胞,因而IL-8在免疫调节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有生物活性的IL-8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在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吞噬杀伤作用以抵御入侵的病原体,但它们在组织中激活的失控会引发诸如关节炎、结肠炎、败血症等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文章首先概述了中性粒细胞的发生及其向炎症部位募集的分子机制,接着讨论了中性粒细胞清除病原菌的杀菌机理,最后论述了中性粒细胞功能失控引发炎症性相关疾病,并简述了中性粒细胞的一些生物标志物及其潜在的疾病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居馨 《科学通报》1992,37(16):1510-1510
许多细胞因子都具有心血管活性,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调节具有重要影响。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因子。最近发现它亦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产生的IL-8具有白细胞粘附抑制因子(LAI)样活性,在炎症反应中限制白细胞在血管壁的粘附而调节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IL-8不仅  相似文献   

5.
李福珍 《科学通报》1987,32(14):1059-1059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过渡金属离子(V~(2+) Cr~(3+), Co~(2+))所构成的络合物晶体,其中,不少晶体具有低对称度D_(3d)的立体结构。为了把该类晶体的结构数据同它们的电子吸收谱定量地联系起来,本文推导了3d~3电子组态在D_(3d)对称晶场下的哈密顿微扰矩阵公式。作为公式的应用,我们计算了晶体CoCl_2的电子吸收谱。考虑到晶体CoCl_2中卤素配体的特殊结构,我  相似文献   

6.
HMTTeF·I_(1.5)单晶的合成、电导及晶体结构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柱石 《科学通报》1990,35(19):1469-1469
由六次甲基四碲富瓦烯(HMTTeF)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晶体,有两种可能的化学结合形式:一种是分子中的Te原子离子化,形成离子型化合物;另一种是分子中心共轭π键离子化,或者形成离子型化合物,或者形成混合价态型化合物。至今被报道的HMTTe F化合物晶体都只含有其中一种化学结合形式,而标题化合物晶体则同时含有上述两种化学结合形式。本文将该晶体的晶体结构、化学结合与电导性的关系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又被称为白血球,它是血细胞中的三种成分之一。我们称白细胞为勇敢的联合战斗部队,是因为它包括了5个兵种(一般称为白细胞的分类),它们是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如按细胞内的核形态来分,前三者统称为粒细胞,后两者称为淋巴细胞。上述5个兵种在  相似文献   

8.
邵元华 《科学通报》1988,33(2):152-152
在油/水界面电分析化学中,对于有机相中中性载体所加速的水相中某些阳离子的迁移的研究,是目前最活跃的领域。对于不同的中性载体所加速的离子迁移,到底络合物是在那一相中形成,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CE机理,即中性载体首先由有机相迁移至水相,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然后再迁移至有机相中;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即认为是EC机理,即金属离子首先由水相迁移至有机相,然后再与中性载体形成络合物。本文讨论用静水电极(SWE)恒流计时电位法判断迁移过程是何种机理的方法,并用几种迁移体系对所推导的公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人体的免疫力有3道防线,皮肤黏膜是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含T淋巴细胞领导下的免疫大军)是第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0.
光敏色素影响赤霉素调控的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霉素(gibberellin, 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 它与光敏色素协同调节拟南芥植株的光形态建成特征. 但是GA对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和暗形态建成的影响, 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光敏色素与GA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phyA和phyB)水稻作为研究材料, 分析了GA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对黑暗和光照下生长的水稻幼苗胚芽鞘、地上部分和主根延伸以及光调控基因LHCB表达的影响. 据此推测, 在暗生长条件下, PAC处理能够抑制野生型水稻幼苗胚芽鞘的生长, 诱导LHCB基因的表达; phyA突变体对PAC处理的反应不如野生型敏感; phyB突变体和野生型反应基本相同. 在光照条件下, PAC处理能够抑制水稻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 phyB突变体对PAC处理的反应不如野生型和phyA突变体敏感. 此外, phyB介导的光信号负调控PAC诱导的主根延伸反应. 据此推测, GA是维持水稻幼苗暗形态建成、抑制光形态建成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 phyA和phyB或正或负调控PAC所诱导的光形态建成反应.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光敏色素和GA在水稻幼苗生长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光和GA协同调控水稻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体内草酸钙的生物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酸钙晶体在特化的植物晶异细胞内的形成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不同植物草酸钙晶体在形态/结构上存在多样性和种间专一性,它们具有特定的尺寸和形貌,并且成核后晶体的生长和特化细胞的发育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这表明草酸钙的生物合成不是一种简单的化学结晶过程,而是受遗传和生物大分子的精确调控.被塑造的矿化相在特定的膜包覆空间内经历了各自不同的生物化学途径,最终形成热力学稳定相.草酸钙晶体赋予植物许多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对高容量钙的调节和植物自我保护作用,从而间接地反映出植物在不同生境中进化的印迹.本文介绍了草酸钙晶体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草酸代谢途径、钙的吸收和累积,主要讨论晶体生长过程的植物调节机制以及体外模拟生物分子对草酸钙结晶动力学过程的调控等,以期揭示植物体内草酸钙的生物矿化机制,并为仿生材料合成和人类病理结石的抑制等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掺铁Pb(Mg1/3Nb2/3)O3-0.26PbTiO3单晶的生长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艳学  罗豪甦  赵祥永 《科学通报》2009,54(17):2483-2488
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坩埚下降法)生长了掺0.3%(摩尔分数) Fe的0.74Pb(Mg1/3Nb2/3)O3- 0.26PbTiO3(PMN-0.26PT)单晶. 系统研究了该单晶的生长、结构、介电和热释电性能, 并与纯PMN-0.26PT单晶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 掺杂晶体的畴宽度明显大于纯晶体; 单晶的矫顽场和剩余极化都明显增大; 在居里温度以下, 介温谱上出现两个大的异常, 温度较纯晶体更接近于室温. 实验结果表明, 掺杂离子通过缺陷偶极对2Fe′Ti -V••o对畴起钉扎作用, 增加了晶体的矫顽场, 降低了晶体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提高了晶体的探测优值, 并保持高的电压响应优值, 这对PMN-PT单晶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利. 这种高性能的热释电和压电单晶的掺杂改性研究将会更好地增进对其高性能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陈侃  李志刚  潘兰兰  邱梦芸 《科学通报》2013,58(10):901-906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TFH)是CD4+ T细胞家族的新成员, TFH细胞不但在辅助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形成和维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也是辅助GC中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 Bcl-6是调控TFH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 TFH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21而作用于滤泡B细胞, 以促其分化. 本文就调节TFH细胞分化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唐家钿 《科学通报》1979,24(19):875-875
TGS晶体是一种铁电晶体,是现阶段制备热释电探测器件的一种较好的材料。 铁电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电极化强度。自发极化是被晶体中存在的电偶极矩所决定的,在晶体中有这样一些区域,其中电偶极矩的取向一致,具有相同的自发电极化方向,这些区域就称为电畴。我们观察电畴的目的,在于找出晶体的电畴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分化自外周血单核细胞,二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细胞参与了炎症的启动和维持、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基质的降解和血管新生。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CR)和其他表面抗原;它们还分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和其他介质。这些炎症介质是关节炎中炎症和血管新生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近年来,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细胞因子可由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产生,它反过来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它可以调节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并且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炎症疾病联系在一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还可以产生多种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这些蛋白酶促进了炎症和血管新生的发生。鉴于巨噬细胞及其表达和分泌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致病机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它们已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组装胶体晶体构筑有序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虎  杨柏 《科学通报》2009,54(6):717-728
有关胶体晶体自组装以及以胶体晶体为模板制备有序图案化微结构方面的研究, 由于方法简便、结构多样、重复性好等优点,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们在胶体微球和胶体晶体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 主要包括: 无机或聚合物胶体微球的设计制备、纳米复合及功能化; 结合聚合物材料可溶涨、可拉伸、热形变等特性构筑图案化胶体晶体、非球形对称胶体晶体、非紧密堆积胶体晶体等特殊结构; 以胶体晶体为模板制备三维大孔骨架、纳米环、纳米碗阵列等有序微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NPSGA,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优于传统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硌  王义武  张令强  贺福初 《科学通报》2012,(Z2):2661-2665
巨噬细胞是具有异质性的一群免疫细胞,在病原微生物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消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不同的诱导信号可激活巨噬细胞改变其自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来应对外界环境.借用辅助性T细胞(Th)的概念,从激活方式上将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CAMs或M1)和非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AAMs或M2)两大类.M1型巨噬细胞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抵抗病原入侵但也造成机体损伤;M2型分泌抗炎症细胞因子,并在组织修复与重建和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介绍了巨噬细胞的激活机制和巨噬细胞极性的关系,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巨噬细胞极性调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预测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