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防止电话骚扰和诈骗现象的发生,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防电话骚扰欺诈模型.该模型具有中心化、透明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匿名性、历史可追溯性等特点,它将参与者在区块链上进行分工,并用联盟链和混合共识机制算法实现了安全而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此外,通过对比现有防电话骚扰诈骗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本模型的优势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它具有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去信任性等特征.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时代的到来,区块链逐渐应用在食品、药品的追根溯源上.在此次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中国在物资运输以及管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基于区块链技术,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搭建区块链物资管控平台,可有效应用于突发事件中的物资管控、监督、流通等.  相似文献   

3.
消息中间件是实现信息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传统的消息中间件通常采用集中服务的方式实现,依赖于可信的消息中心。区块链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一致性,并确保信息不可篡改。由此,本文基于区块链设计了一种消息中间件架构,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中式动态频谱共享存在的频谱资源数据安全威胁、管理成本高、扩展性低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案。首先,利用区块链ERC4907协议设计了频谱券,保证频谱资源的唯一性标识并可租赁;其次,利用区块链预言机来实时更新空闲频谱资源数据,实现频谱数据的上链;再次,通过基于智能合约的拍卖算法以及Vue框架实现在前端页面对空闲频谱资源所对应的频谱券租赁期限的拍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案能够满足用户安全有效地进行动态频谱共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技术面临的数据管理中心化、不公开透明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河长制水质信息管理领域.使用企业级开源框架超级账本技术搭建的河长制水质信息系统将核心水质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以实现用户链上信息存证的功能.对于系统中已被非法篡改的水质信息,以验证还原的方式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水质信息上链和查询的平均吞吐量达到200 tps以上,最高可达500 tps,符合预期的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电子合同在存储、共享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被篡改或泄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共享方案。首先,将智能合约与代理重加密技术相结合,构造出一个代理智能合约来代替传统代理重加密过程中的代理商,去中心化地实现了电子合同的安全共享。其次,利用星际文件系统(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存储电子合同密文,区块链存储电子合同索引地址,有效缓解了区块链的存储压力。最后,从方案对比、安全性等方面对所提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微电网电力交易存在着身份认证协议不安全、交易中心化、数据无法追踪溯源、节点之间缺乏共识等问题,而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优势.为此,基于联盟链的微电网身份认证协议,将区块链应用于微电网的身份认证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使用零知识证明解决了新节点的身份认证问题.其次,将其ID写入Merkle树并在整个联盟链中广播,利用区块链可以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的原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解决了传统电力交易的中心化、数据存储不安全、电力交易无法追踪溯源等问题.最后,凭借着瑞波共识协议所具有的安全高效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节点之间的共识问题.通过方案对比可知:该方案采用的零知识证明在身份认证中具有计算开销小及瑞波共识机制算法具备共识速率快的优点.经过安全性分析及性能分析可知:该方案在解决微电网的身份认证安全性问题的同时又能保证节点的运行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20,(1):23-27
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在带来创作与传播方式改变的同时,大量影视作品未经发行方许可授权就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化的形式被广泛传播,且侵权方式多样,追责难度较大。作为新兴技术的区块链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信息可溯源、数据防篡改和分布式共识等特征,为影视版权的确权、用权、维权提供崭新的探索路径,以此保护版权,维护创作者权益,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利用密码技术保障区块链数据的完整性、匿名性、隐私和不可篡改性,而区块链共识机制的计算效率成为阻碍其发展瓶颈之一,因此区块链硬件化成为趋势.然而,侧信道攻击已成为密码硬件设备主要攻击手段之一,区块链硬件设备将存在侧信道攻击安全威胁.该文针对区块链技术中采用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探讨椭圆曲线标量乘中倍点和倍加运算原子级实现算法,提出了标量乘原子操作运算的功耗特征模型;通过功耗特征模型提出了一种实用的SPA攻击方法,采集一条标量乘功耗曲线可破解密钥;然后从原子级运算操作入手,分析倍点和倍加产生功耗差异本质原因,通过对倍点和倍加运算增加空操作,给出了原子操作级的等功耗防御方案,为区块链硬件设备提供抗侧信道攻击的安全密码技术;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是一种使用分布式数据库运行,传播并记载信息的价值对等网络.它在近年来的繁荣发展,已经引起国家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以及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得价值的传递不再需要中心的信任机构来背书.这些特点值得金融业高度重视,并应用其架构改造现有各类如信息不对称和数据真实性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解构区块链的核心要素,针对法定货币、跨境支付、数字票据、供应链金融、证券交易等方面,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区块链对于金融业中信任的重塑,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此工作能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体系为实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安全服务。该文以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为基础构建了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提出基于双区块链的分布式PKI模型,以医疗PKI为应用场景,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管理证书和病人信息,保证了证书发布和撤销的透明性,实现了病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和访问控制,解决了传统的PKI中存在的单点故障、多CA互信、证书发放不安全、证书透明性以及快速验证等问题。安全性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解决传统PKI和现有单链PKI模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有效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并显著提高了证书发放和验证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隐私信息,为了防止设备协同过程中因越权访问造成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针对多域物联网设备协同场景提出了一套访问控制机制.将分布式的基于权能的访问控制(capability-based access control,CapAC)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存储于区块链的权能令牌以及基于智能合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的优势,但涉及轻量型客户端交易的隐私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时仍存在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可以为区块链交易过程提供隐私保护的系统——SGXTrans.SGXTrans在轻量型客户端的设计框架上运用因特尔的软件防护扩展(software guard executions,SGX)...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中心化存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区块链、智能合约、闪电网络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个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环境下的去中心化存储空间交易系统。根据不同的订单情况提供3种数据编码方案,在保证用户数据安全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存储节点的空间利用率和数据恢复效率,并增强了对于分布式存储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此外,通过闪电网络搭建了链下微支付通道,设计了“一日一结”的租金交付机制,有效缓解了链上的数据存储压力。相比于以往的分布式数据共享存储系统,该系统同时支持去中心化、短时租赁和多币种支付,更能满足当前时代分布式存储空间租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防篡改的分布式账本,其性能从根本上受共识机制效率的影响.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以视图切换随机选取主节点的方式会导致安全问题,且在节点较多时共识效率变低.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信誉投票的PBFT改进方案.根据节点划分机制评估节点的可靠性,动态地选取高信誉值节点来参与共识,降低恶意节点成为共识节点的...  相似文献   

16.
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在节点数量较多的广域网环境下存在性能瓶颈.为提高该算法的可扩展性,基于树形拓扑网络将全网范围共识拆分为若干子网范围共识;同时引入信誉模型以降低错误节点在共识过程中的影响力,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容错性与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原有算法,表现出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用于大规模许可链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越来越频繁的音频阅读图书内容对图书构成侵权行为而未能及时有效存证的困境,提出一种以区块链技术对图书版权侵权记录进行自动存证的方案.首先,将网络爬取的音频信息进行处理,与图书内容查重比对后将结果存入私有区块链结构;其次,在基于工作量证明共识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复杂度可行的共识算法;最后,结合密码学的摘要信息认证与数字签名验证机制对区块数据进行安全性检查.系统测试结果验证了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区块链系统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达到动态平衡的难点在于高效共识机制的设计.为解决现有区块链系统中共识机制面临的安全与性能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权益代表的可扩展共识协议(delegate-based scalable consensus protocol,DSCP).首先,DSCP采用分区并行共识方式来构建高性能和可拓展的区块链,并通过代理机制生成全网认可的共识区块;其次,为了提高网络分区速度和分区内的共识性能,提出了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VRF)算法的网络节点快速分区机制,设计了基于投票的分区共识算法(voting-based consensus protocol,VCP);最后,提出了新的激励和押金机制,以增强DSCP协议的安全性.实验分析表明:与现有的区块链共识协议相比,DSCP有着良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