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裁军会议出现了新气氛。在边缘性问题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在有关核武器和外空军备竞赛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但也有些变化。今后美苏竞赛的重点转向了空间技术。在裁军谈判中,美苏将争夺支配权,抓紧分化第三世界国家,并且把裁军斗争范围扩大,把斗争锋芒指向中等核国家,这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在美苏限制中程核武器谈判中,应不应把英法核力量计算在内的问题,是双方争执不下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两篇文章,分别阐明了美苏双方各自的观点。兹特摘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讲时代的看法以前,先讲讲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美苏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改变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调整,向多极化发展。美苏首脑会晤签署了中导协议,削减的核武器只占它们的核武库的4%左右,因此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但也要看到美苏由于多年来激烈的军备竞赛,经济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4.
双方明知不可能在莫斯科签署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但仍如期实现了首脑会晤。这说明美苏缓和的势头仍在发展。但双方矛盾尖锐,美苏对抗的本质使缓和的前程不平坦。  相似文献   

5.
美苏日内瓦第一轮军备控制谈判以没有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而告结束。这样的结果并不使人感到意外。这次谈判的内容是太空武器、战略核武器和中程核武器,焦点是太空武器问题,即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太空武器正是美国的王牌,所以美国拚命坚持不放,苏联则坚决要反掉;而战略核武器中的陆基导弹则是苏联优势所在,所以苏联千方百计加以保护,美国则力图打掉它。  相似文献   

6.
樊吉社 《世界知识》2020,(12):28-29
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确认的五个有核国家中,中国的核政策是最独特的,表现在多个方面:核试验次数少、核武器数量小、部署方式少,没有走冷战时期美苏核力量发展的老路;从未从核的角度界定与他国的安全关系,甚至努力淡化外交政策中的核因素,自己承诺并呼吁所有有核国家都应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强调核意图透明而非核能力透明,这也显著有別于其他有核国。  相似文献   

7.
苏联在军控谈判中对太空武器、战略核武器和中导搞了多次“挂钩”和“脱钩”。这次它又提出单独解决欧洲中导问题,美国出于新的需要而对此欣欣然,这使美苏军控谈判出现转机。美苏首脑因此有可能在年内实现第三次会晤。然而,双方在短程导弹和核查问题上仍有戏唱,而且长远来看SDI仍是关健。  相似文献   

8.
美国正式退出《反导条约》之后,国际核态势和冷战时期相比可以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冷战时期美苏采取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使得美苏之间没有发生大战,于是核威慑战略成为核国家的普遍战略。现在美国核战略从防御型转为进攻型,国际安全是更加有保障了,还是不如以前确定了?如果核国家采取防御性的相互威慑和进攻性核战略其结果都一样的话,则说明核国家不需要核战略,因为拥有核武器这一事实就足以稳定国际和平。但如果结果不一样的话,那么进攻性核战略从理论上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冷战时当美苏采取相互核威慑政策时,中等核国家的有限报复战略是有效的,但现在美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已不存在,中小核国家原有的核战略是否还有效?如果已经无效,这些国家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也就是说全球的核态势是否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从中国来讲,中国是否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核战略?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又有哪些战略可供选择?今天请几位专家来,就是想请大家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以引起各方的关注。美国现在拥有绝对超强的实力,所有的核国家都不想与之对抗,于是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核国家都采取了低调政策。不过这些核国家暗中仍会考虑如何调整自己的核政策。这些国家虽没有与美国在核力量上一争高低的想法,但却会想方设法加强自己的核武库。除了巴基斯坦外,所有中小核国家都会在加强核武器进攻能力的同时研制反导系统。这意味着使用小型核武器的可能性在增长。———阎学通  相似文献   

9.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题为“战略防御倡议”的广播讲话,立即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战略防御倡议”后来被人们俗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战争历来有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在今天,美苏两国都拥有上千枚战略核导弹,各自指向对方领土,这些核武器可以将世界毁灭数次。因此美苏两国都处于对方战略核武器进攻的威慑下,出现了“恐怖平衡”。但是一旦有一方不怕威胁,这种平衡就不存在了。在此背景下,美国为了求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企图在太  相似文献   

10.
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愈演愈烈,世界的常规武器越积越多(见图)。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的常规武器已远非二次大战时的常规武器所能比拟。战后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常规武器的性能日臻完善,普遍实现了导弹化和精确制导化,射程、精度和威力都有惊人的发展。整个常规武器系统已产生了质的飞跃,有些武器的破坏杀伤力接近小型核武器。以美苏的部分武器为例:二战时的火炮射程仅10公里左右,现在可达40—50公里,战役战术导弹的最大射程甚至达到  相似文献   

11.
西德将在3月6日举行大选。由于西德在欧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由哪一个政党掌权是影响东西方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选举的结局将对美苏围绕中程核武器问题展开的争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西德这次大选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方案名称(提出时间)冻结方案(1981.11.30)主要内容在首轮谈判中正式提出,要求美苏部署在欧洲的中程核武器冻结在原有水平上.分阶段裁减方案(1982.2.3)勃列日涅夫接见社会党国际代表时宣布,建议美(包括西欧盟国)苏将各自部署在欧洲的约1,000件中程核武器进行对等裁减.第一阶段到1985年,各减三分之一,分别保持600件;第二阶段到1990年,双方再减三分之一,各保持300件.  相似文献   

13.
问: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是怎样开始的? 答: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始于1969年11月17日。而对这一谈判的酝酿则要早得多。1964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致函日内瓦18国裁军会议,建议荧苏在1963年缔结核禁试条约之后,对战略进攻与防御武器实行“可核查的冻结”。由于当时美国核力量处于明显优势,“冻结”对苏不利,因而遭到苏联的拒绝。五年之后,苏联的核武器有了长足进展,美苏谈判才得以进行。会谈原定于1968年10月约翰逊访苏时进行,由于当年8月20日发生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  相似文献   

14.
这场争论说明在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和谈判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新形势下,欧美在安全和防务问题上的矛盾和歧见日趋加深。这一变化有可能刺激西欧加快联合自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缓和并不等于天下太平:固有的国际矛盾依然存在;美苏现存的核武器仍足以毁灭地球10次,它们淘汰旧的军备,发展新的武器;第二、第三世界某些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军备,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6.
正冷战启示录:美苏冷战历史系列专题报告(精装版)作者:沈志华等出版时间:2019年10月ISBN:978-7-5012-6074-4定价:88.00 元深入了解美苏冷战史,对于观察和思考当下的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编号18@ZH017),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接受委托,组织本校及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在以往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十五篇专题报告,分欧洲和亚洲冷战的起源、美苏太空及核武器竞争、美国的心理战和经济冷战、美苏在欧亚非大陆争霸、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考察和分析了美苏双方在冷战形成和发展中的战略、策略及其胜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西方学者对冷战的研究成果相比,本书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在提供中国视角、发掘中国周边国家档案史料等方面有重要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西方报刊认为,1983年对欧洲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北约1979年的“双重决议”(即一面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一面同苏联谈判)规定,美苏限制中程核武器的日内瓦谈判如果到年底达不成协议,北约将开始在西欧部署572枚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而美苏日内瓦会谈自1981年11月底开场以来,迄去年圣诞节前休会,共开会55次,实际却毫无进展。随着新的一年到来,双方的争斗变得空前尖锐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核试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1939年就着手研制核武器,经过6年多的时间和用去20多亿美元之后,于1945年7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苏联在1949年8月29日也试验了原子装置。继美苏之后,英、法分别于1952年10月3日和1960年2月13日进行了核试验。我国是在1964年10月16日首次核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问:什么是中程核武器?它与战略核武器有何区别?答:中程核武器是介于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之间的一种战区核武器。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一般系指射程(或作战半径)在1,000至5,000公里之间的核导弹以及可以携带核弹的双重用途飞机。苏联的中程核武器主要有:SS-4和 SS-20导弹,  相似文献   

20.
请您回答     
1.第一个潜入南极海底的中国人名叫____。 2.今年初美苏外长日内瓦会谈中商定未来谈判的范围包括____、中程核武器和____三项。 3.中苏外长磋商已进行了____轮。第____轮磋商将于今年____在莫斯科举行。 4.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苏边境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