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光调制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方法.在标准1/4波片和检偏器之间插入磁光调制器,调整元件转角使出射光强只剩下偶次谐波成分,利用该特性,通过检测基频成分的残余量而非整个光强信号来进行波片相位延迟量的精密测量.利用琼斯矩阵推导了相应的理论公式并建立了波片测量系统,误差分析表明当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0.1℃时,系统测量不确定优于5',对1/2波片和1/4波片的重复测量实验表明测量标准偏差约为2'.   相似文献   

2.
消色差复合延迟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在某一波长的1/4波片和1/2波片的两快轴的夹角为60°,组成复合1/4波片,则该复合片在该波长附近是消色差的;类似地,也得到了消色差1/2波片,并被实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标准1/4波片的相位延迟量的实验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测定两个波片的相应延迟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有复合波片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琼斯矩阵给出了由2个λ/2相位延迟片的组合理论.通过自行搭建偏光参数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复合波片各种复合状态下的光强连续变化曲线,由此验证了复合波片组合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双折射波片用于发散光束的位相延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线追迹法,给出了双折射波片对于任意空间入射光线的相位延迟的严格计算公式和近似处理方法(对小角入射),并对标准λ/4波片用于发散光束时的相位延迟分布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设计适用于可见光波段的消色差二分之一波片,根据复合波片理论,选用石英和氟化镁材料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设计出了440 nm~665 nm范围的消色差λ/2复合波片。理论研究和实验检测结果均表明,依据此方案设计的消色差λ/2复合波片相位延迟精度可达λ/50,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测定波片相位延迟角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介绍了一种利用两个线偏器测定波片相位延迟角的简便方法,并利用岛津分光光度计对已知1/4波片进行了测量。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极适合在实验中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波片延迟量的测量中常因光源起伏影响测量精度,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为了避开光源强度起伏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减小测量误差,作者用两个标准λ/4波片与待测波片组合,使其满足一定条件等效为旋光器,搭建了一套测量系统,用角度测量替代对光强的直接测量.实验表明,该系统可有效避免光源强度起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精度可达0.5°.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该测量系统具有构造简单,不受光源起伏影响,以及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设计在紫外波段消色差性能优良的三元复合λ/4波片,根据复合波片理论,利用同一波长(300nm)的2个λ0/4波片和1个λ0/2波片组合成复合波片,研究了复合波片的相位延迟量随波长的变化,得出复合波片在250-350nm的光谱范围内是消色差的;在此基础上对三元复合消色差λ/4波片进行了优化设计,即通过改变中间波片的相位延迟量和精确调整复合角,使消色差范围拓宽到200-400nm,相位延迟计算偏差在5%左右.通过改变中间波片的材料,即氟化镁晶体代替石英晶体,用上述同样方法设计出UVC波段消色差λ/4波片,其相位延迟计算偏差在2%以内.这种优化设计对拓宽紫外波段消色差范围,提高延迟量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波片厚度的双光路对比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量波片厚度的新方法.根据偏振光干涉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计算波片厚度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套双光路对比测试光强的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对含有待测石英薄片的光路进行多次测量,将实验数据用推导出的波片厚度计算公式处理,得到了待测薄片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偏振光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晶体的光轴与晶片快、慢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并提出一种测量 1/ 4波长片快慢轴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精确测试组合波片的椭圆率角,提出了一种基于Mueller矩阵的椭圆率角测量方法.建立了组合波片的偏振模型,通过测量其Mueller矩阵,利用非线性拟合同时获得相位延迟、快轴方位和椭圆率角3个参数,并利用Mueller矩阵椭偏测量系统分别计算测量了λ/4和λ/2组合零级波片,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法的拟合误差在0.004以内,椭圆率角和快轴方位角的测量误差为0.11°,相位延迟的测量误差为0.22°.通过本方法还发现组合零级波片的椭圆率角和快轴方位随波长震荡,λ/4和λ/2组合零级波片的震荡幅度分别为1°和0.4°.本方法适用于任意组合波片的椭圆率角测量,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3.
由于部分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经旋转偏振片后,其光强发生相似的变化,所以难以区分.采用在椭圆偏振光路中加入2片1/4波片,在部分偏振光光路中加入1片1/4波片,从而加以区分.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偏振光的光强发生变化,但是没有出现消光现象,椭圆偏振光通过1/4波片变成浅偏振光,出现消光现象.  相似文献   

14.
海洋模拟水池用于产生各种波浪,以评价海上钻采平台的可靠性。在石油大学建立的多摇板造波水池中研究了模拟二维规则波的方法。该水池有40个摇板,每个摇板通过链条由一个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电机正、反向转动,带动摇板前后摆动,在水池中产生波浪。控制电机按某种规律运行,在水池中就得到了二维规则波。  相似文献   

15.
爆炸焊接中应力波作用的动光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爆炸焊接对于钢板的焊接中说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在爆炸或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板间会引起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表现在应力波传播比较复杂,首次利用动光弹法模拟在爆炸或冲击作用下两板间的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借用应力波理论来分析爆炸焊接中应力波的作用机理。证实了两板结合前上板内存在着能量累积过程,并结合弹力波动理论和应力-光学定律推导出了理论数值解与条纹级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列对称于Z轴方面传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迭加后的合成电磁波的分析。得出在两块平行导板之间,由于两导板壁对平面电磁波连续反射结果形成了TE型电磁波,并指出TE型电磁波的能量是沿波导长度力向传播的。  相似文献   

17.
爆炸焊接界面波形参数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的爆炸焊接工艺爆炸复合了铝合金/纯铝/钢与铝合金/钢/钢复合板,并对其结合界面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与分析,测量了爆炸焊接界面的波形参数,探讨了不同爆炸焊接工艺及不同材料对爆炸复合界面波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焊接界面波形受爆炸焊接工艺及材料性能的影响,当基、复板材料性能相差较大时,易形成平直界面,波形不明显;当基、复板材料相同或相近时,界面易形成有规律的正弦波形.当焊接材料相同时,随着爆炸焊接装药密度的增加,界面波长、波高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受损伤的固体中含有的微裂纹或微孔洞往往具有周期性,对含周期性缺陷的结构中弹性波分析是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目前对损伤固体中弹性波散射与透射研究结果主要是弹性动力学平面问题。本文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分析研究了含有横向周期裂纹的平板中弯曲波的反射与透射问题。给出含有横向周期裂纹的平板中弯曲波的反射波与透射波系数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9.
深海几何形单柱式平台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三维源法和Pinkster近场法分析了几何形单柱式平台(Geometric Spar)的运动特性,计算了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水动力系数、一阶波浪干扰力(力矩)和二阶波浪慢漂力(力矩)以及一阶运动响应,平台上加装的垂荡板根据Morison公式计算.将理论得到的纵荡、垂荡和纵摇运动的一阶运动响应函数、运动谱以及统计值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中浪向角180°,波浪采用西非的极限波浪.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几何形单柱式平台纵摇运动的低频分量不可忽略;平台八角形的截面形状加上垂荡板使得这种柱型平台在深海开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激光诱导产生的多种模态超声波的波速反演金属铝板的弹性常数.实验中将脉冲激光聚焦成线源在铝板表面诱导超声波,采用双通道非接触接收表面波的时域信息并测算其速度.在有限元分析中,将激光等效为时间和空间上均满足高斯分布的脉冲载荷,建立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对激光诱导超声波的过程进行模拟,提取超声信号的时域信息并计算表面波和纵波速度,利用声弹性方程得到铝的弹性常数.数值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表明建立的激光超声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激光诱导超声波的物理过程,为进一步利用激光超声技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