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文化往往在模仿、粘贴和“创作”的过程中,疲于做秀、走入误区,严重影响企业文化应有的功能和效果。误区有两种典型论点。一是“二元论”。“二元论”者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其他内容是完全原本不同的两个东西。二是“修饰论”。“修饰论”者把企业与企业文化看成是人体与衣物、产品与商标的关系,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附属物、是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包装。主要表现为“飘”“假”“抄”“傻”“俗”。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话题,但又是每一位管理者不能回避的话题。如何屏蔽空泛理论,让实践与理论浑然一体,直接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解决方案是管理实践者的切实需求。同时如何力避虚谈,、直面问题,重点解决企业文化泛理想化、泛文字化、泛策划化、落实不力则是管理咨询人士必须解决的问题。日前,一场有关企业文化的管理峰会聚集了众多企业文化专家,他们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文化动态管理实战路径”、“企业文化和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的原力和张力”、“企业文化与组织绩效”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根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我们加强企业管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儒家文化的自强、人本、忠诚、修身、和谐等理念中汲取精华,探索建立“中国式”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象近代中国从戊戌维新运动以来,几次文化讨论热潮都出现在救亡图存的关头一样,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兴起的“文化讨论热”,是为了寻求用先进的文化来促进中国的改革图存和现代化问题。1986年以后发端的企业文化研究,是这次“文化讨论热”由虚转向实的突破口,是文化理论研究与社会改革实践的结合点,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关心。由于企业在当代和未来社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就被看作是“中国当代新文化的生长点”。这是企业界的无尚光荣!而自觉地增强文化意识,肩负起文化使命的课题,也就更加现实、迫切地摆到了企业领导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对当今企业经营管理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儒家思想这一传统文化主流角度观察,可发现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等传统价值观对当今企业经营管理具有着重要影响,就是说,在营造“善”的氛围、构建经营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面给予“商”的极为深远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它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魔力般的作用。在日常的消费品中,您也会体察到它的存在,那就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企业文化”这一名词已不再为人们所生疏,更是引起了企业家们的浓厚兴趣。毫不夸张地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种无可替代的魔力般的作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状态。它所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之一——人。企业文化的出现与日本经济的成功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建设是当代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的企业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入世后的迫切形势,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能忽略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而应该从其中汲取营养,把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诚信”思想”、“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天地之中,人为贵”的人本思想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来没有哪家企业敢于站出来承认自己没有企业文化,承认此等于人承认自己没有文化一样令人难堪,直销企业也是如此。从安利的“永续事业”文化到雅芳的“卓越品质”文化,从玫琳凯的“快乐文化”到如新的“善之力”文化,这些企业的文化无一不独具特色而且优秀,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企业经济峰会论坛上,高层人士指出,中国已进入“信息化学习”时代。实施信息化提升新型工业化战略,倡导企业“信息化学习”显得非常迫切。专家提醒企业界,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学习”的必要性,加快构建企业“信息化学习”载体,改造企业“信息化学习”方式,培育“信息化学习”型企业文化,以此推进信息化提升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臧泽华  任长孝 《科技信息》2009,(28):I0082-I0082,I0085
美国较早提出企业文化定义的是日裔美国企业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他在《Z理论》一书中提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的风气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论述最详细、理论色彩最浓的是《公司文化》。此书中提出:“公司文化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件事都有一种文化。“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强烈的文化几乎总是不断取得成功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不做企业文化等死, 做企业文化找死企业文化为什么不奏效?这是一个令企业领导人和“文化倡导者”常常不能回避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之“走火入魔”的问题。正是由于不奏效,企业文化被认为是空中楼阁甚至是“谋财害命”的毒药;正是由于不奏效,“不做企业文化等死,做企业文化找死”成为一种不仅仅是黑色幽默的流行。如何破解企业文化奏效与否的奥秘?笔者通过多年的企业文化咨询实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与其说是文化范畴的概念.不如说是经济范畴的概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广泛。建设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实现科掌管理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竞争.增加文化附加值的需要:是拓展新业务.降低营销成本的需要:是树立影响力.实现品牌传播整合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管理价值、市场价值、营销价值和品牌传播整合价值。建设企业文化.是围绕经营与发展的“务实”.而不是在精神家园里空谈文化的“务虚”但是.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更多表现出一种务虚作风。另一方面.即使有人真切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实践起来也显得无比盲从.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阐述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了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保障措施得以实现,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要加强人本素质管理。旨在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落实“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企业文化,就是以企业家人生哲学为核心的企业共同价值观,以及由核心价值观决定的行为、制度的企业文化。作为核心价值观,就是简单的几条理念,几条可以经得起长期考验的价值观,如果什么都包括,什么方面都照顾到,那这种面面俱到的价值观绝对是充充门面而已。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正确的理念”,没有任何理念内容和成为高瞻远瞩的企业息息相关。理念的真实性和连续一贯性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内容重要。所以,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企业员工是否认同,而不是外界的赞美,你不需要在意理念是否“让人喜爱”,而应该在于是否能够指明方向和激励员工。但这恰恰是目前中国企业最为重视的核心,能够给外界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似乎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企业形象设计等同于甚至凌驾于核心理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从它的兴起至今不过20年左右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践看,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探索八荣八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赵晓玲 《科技信息》2006,(3):356-357
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先生说: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物质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人温饱解决了,就得讲究气质、内涵、文化、精神。要有相配套的修养、风度、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对形象的美化作用。企业文化是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决不是文艺联欢、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等表层的东西所能囊括,也绝不是办一份颇有品位的企业报刊就可自诩企业“很有文化”了。但这些都可以是企业文化的“有形”部分。优秀的企业报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意识形态的良好载体,是企业理念、精神的潜移默化,是企业发展轨迹的忠实记录,是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对外交流的平台,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轻骑兵”。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正因如此,致力于企业文化工作的人,为企业所创造的效益也不像生产、销售人员一样可以在报表上表现得清清楚楚,就像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也不是往储蓄卡存钱般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7.
高校企业文化建设着力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产业应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以人为核心,创造“以人为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企业文化基础;结合高校企业文化特点着力建设贴近经营管理实际、贴近职工精神追求,注重文化内涵、国际视野的高校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中国科技企业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浅鲜地阐明了“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出能力”等概念及“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出能力的关系”,指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指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力会不断增强,产出能力会不断提高;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力会不断损失,产出能力会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要自立于社会,除了必须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精湛的管理技术、灵敏的信息网络外,还必须有其独具一格的风貌,即有其独特的文化显现。企业文化表现出从战略高度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体现着独立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显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所在。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曾出现过以“孟泰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文化。改革开放时期,深入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巩固企业改革的成果;有助于改善、改  相似文献   

20.
王鹏飞 《科技智囊》2012,(10):34-39
“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保障,其对企业家及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优秀的企业总会有自身出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显化为“规划、制度、行为”等,隐性则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规划、思想意识”等。企业文化建设有迹可循,有规律可察,故有“十为法”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