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7,(21):26
黑猩猩作为人类近亲,是动物界中少见的工具使用高手。它们不仅会用石制工具砸食坚果,还懂得使用木棍捕捉白蚁。而今,美国科学家发现,非洲雌性黑猩猩还懂得使用树枝制矛,捕猎洞穴中的丛猴。  相似文献   

2.
在新片《猿族崛起》中那样超级智慧的黑猩猩可能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但大猿在现实世界中也无愧于动物王国智商最高居民的称号。20世纪60年代,有关猿类智商的研究在坦桑尼亚贡贝取得重大突破,当时珍妮·古道尔观察到黑猩猩用细枝"钓"蚂蚁。这是证明野生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的第一个证据。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猿类智能的研究一次次取得突破,以下盘点的是猿类智力研究的七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黑猩猩黑猩猩不仅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多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其行为和社会行为也都很近似于人类。它们在生理上、高级神经活动上、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聪明的黑猩猩在通过学习后能够做许多比较复杂的事情,例如拖地板、扫垃圾,甚至还能像人那样使用刀叉和汤匙。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测量黑猩猩的智慧究竟有多高:科  相似文献   

4.
珍·古道尔是世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享誉世界的野生黑猩猩研究先驱,世界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珍·古道尔曾深入非洲丛林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第一次揭开了黑猩猩群落中鲜为人知的秘密,包括首次发现黑猩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改写了人类对自身的定义。在丛林研究数年后,在目睹黑猩猩不断被猎杀和贸易后,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她,又毅然走出丛林,创立"根与芽"环保组织,转入环境教育和保护事业。年过八旬的她,今天依然在四处讲学和募捐,为环境保护、为野生动物、为万物生而平等而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5.
猴,猿和人     
狐猴、金丝猴、狒狒、长臂猿、猩猩、黑猩猩 ,这些动物园中的宠物人们非常喜爱。随着保护野生动植物观念的增强 ,人们对这些人类的近亲投以更多的关注 ,有关它们的行踪和趣闻经常见诸于电视和报端。但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 ,对它们的报道经常发生混淆 ,尤其是和我们人类最相像的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对它们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发出疑问 :什么是猴 ,什么是猿 ,大猩猩和猩猩是否同一种动物 ,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生活习性如何 ,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以下将作一简单介绍。狐猴、金丝猴、黑猩猩等 ,包括我们人类 ,在动物分类学上都属于灵…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们普遍认为人类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自从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了一群会用树枝伸进树洞中觅食白蚁的黑猩猩以后,这种理论显然就站不住脚了。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观察到很多动物都会使用工具,并希望能弄清各种动物是怎样掌握这种技能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通过相互间的模仿学会的?德国马克斯·普兰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的萨拜因·特比奇,希望能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德国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女人更可能是母亲而非妻子或恋人,母亲的激励鞭策更能促使男性一步步迈向成功。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与人类一样,成功的雄性黑猩猩对雌性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文彬 《科学大观园》2014,(22):61-62
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对非洲各地多个黑猩猩群落进行长达50多年的跟踪观测和研究分析,人类学家得出结论认为,黑猩猩的致命进攻性和残杀同类野蛮行为是天生的,是一种进化策略,并非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作为人类近亲的黑猩猩为了在领地、交配对象、食物及其他资源争夺中取得优势,往往会采取致命的暴力行为消灭竞争对手,甚至还会将同族的成员致之死地。  相似文献   

9.
猴、猿和人     
狐猴、金丝猴、狒狒、长臂猿、猩猩、黑猩猩,这些动物园中的宠物人们非常喜爱.随着保护野生动植物观念的增强,人们对这些人类的近亲投以更多的关注,有关它们的行踪和趣闻经常见诸于电视和报端.但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对它们的报道经常发生混淆,尤其是和我们人类最相像的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对它们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发出疑问:什么是猴,什么是猿,大猩猩和猩猩是否同一种动物,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生活习性如何,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以下将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戴夫·摩根和克里克特·桑斯几年前在刚果热带雨林扎营时,听到一群雄性黑猩猩在远处发出刺耳的吼叫。他们听出这群黑猩猩正在树冠上迅速移动而且叫声越来越大。他们很快意识到黑猩猩们正朝他们的营地冲来。几秒钟后,他们听到从正上方的一棵树上传来一声温和的"呼!"。抬头向上看去一只表情疑惑的成年黑猩猩正向下窥视。当野生黑猩猩遭遇人类,通常会惊恐地落荒而逃——鉴于两个物种之间通常是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这样的反应不难理解。因此这种戒备是野生黑猩猩研究工作难以展开的因素之一。在动物成为研究对象之前,它们  相似文献   

11.
过惯了现代生活的人类似乎忘却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只是靠着捕猎和采集生活,后来又学会了种植和收获,并因此定居下来。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斧头、刀子和轮子等工具。文明发展至今,掌上电脑、航天飞机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东晨 《科学大观园》2012,(14):59-60
"哈姆"是美国的黑猩猩宇航员,干的是一份非常严肃的工作。50年前,为了在太空竞赛中打败前苏联,美国特意培训了40位黑猩猩宇航员,"哈姆"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被送入太空的黑猩猩。当时,将人类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猩猩”(orangutan)、“大猩猩”(gorilla)和“黑猩猩”(chimpanzee)这三个词来自日语,它们很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将“大猩猩”理解成大的猩猩,“黑猩猩”理解成黑的猩猩。其实,这是三种不同的动物。现在日语已将这三种动物英语名称的音译作为学名,三个名称各自独立,不再干扰,但汉语还在使用原来的名称。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西南方,有一所占地200英亩的黑猩猩避难所。这个黑猩猩避难所启用于2005年。在这片森林中生活着100多只黑猩猩。这些黑猩猩都有着坎坷波折的经历,它们有的是来自小型动物园,有的是被宠物主人遗弃,更多的是曾经被用于医学研究。在实验室中经受长达数十年各种实验性创伤的折磨。被主人遗弃或从动物园及实验室退休后,黑猩猩们在这个避难所中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7,(19):27
一年前,美国政府斥资1500万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一个黑猩猩"养老院",专门供那些从美国NASA和各大实验室中退休的黑猩猩颐养天年。它们的退休生活舒适得令许多美国老人都会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将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婴儿从它母亲身边带走,送到美国纽约市一个家庭中当作"小孩"抚养,这个名叫尼姆·奇姆普斯基的黑猩猩和人类"养母"斯蒂芬妮·拉法格的7个孩子一起嬉戏玩耍,一起吮吸斯蒂芬妮的奶水成长.科学家想知道黑猩猩尼姆在和它的人类伙伴一起长大时,是否能学会人类的习性,能通晓人类的肢体语言,以及是否能和它的人类伙伴顺利交流.据悉,尼姆一开始非常温顺,总是极力模仿它的人类伙伴,包括亲自学穿衣服、学做家务、学洗盘子等,然而当尼姆长到3岁左右时,它开始变得桀傲不驯、充满暴力,并对"养母"斯蒂芬妮的丈夫充满了嫉妒.  相似文献   

17.
人类早期的工具只能利用石头、植物的枝干或动物死后留下的骨骼.考古学家在史前时期人类遗址中找到了不可胜数的石器,它们应有尽有,然而大同小异.在中国浙江省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数以千计的兽骨农具,有的可以单独使用,有的钻了孔绑扎在木棒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24):54-54
科学家通过对史前动物粪便真菌化石的研究.找到了猛犸象以及其他重量超过1吨的大型史前动物灭绝的最新证据。科学家表示,长毛猛犸象和其他大型野兽面临生存危机时要早于人类制造出长矛等捕猎工具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埃默里大学神经科学家洛丽·马里诺说“我们已经证明,猪与狗、黑猩猩、大象、海豚甚至人类一样拥有很多认知能力.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与它们的总体关系.”研究人员在查看了几十个对猪和其他动物的研究报告并核对结果后得出了这一结论.研究人员表示,猪拥有极好的长期记忆能力,擅长走迷宫及其他需要确定物体位置的测试,此外,它们还能理解简单的象征性语言,以及明白、复杂的行动和物体标志组合.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科学家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蚂蚁一定程度上和人类社会的农夫非常相似,它们在5000万年就会种植"庄稼",并且还懂得"施肥"和"除草"。但有趣的是,这些"庄稼"不是稻米小麦,而是可供蚂蚁食用的各种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