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根据草鱼肠内的植物细胞壁没有变化、消化液内没有纤维素酶活性,间接判断草鱼不能消化纤维素。为了直接观察草鱼能否消化吸收粗纤维,我们应用~(14)C标志粗纤维并做成颗粒饵料投喂草鱼,测定放射性在鱼体的吸收和分布情况,并计算其消化吸收率。材料和方法一、~(14)C标志粗纤维的制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用Na_2~(14)CO_3和高氯酸作用产生~(14)CO_2),并选择吸收~(14)CO_2合成有机物能力较强的凤眼兰(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幼嫩植株。采用在密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地了解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碳-14(~(14)C)的测量方法,明确各种方法可能存在的优缺点,本文在比较国内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对~(14)C测量方法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讨论了基于不同体系样品预处理相关的沉淀法、鼓泡法、高温燃烧氧化法、湿法氧化法、氧化燃烧法和氧弹燃烧法等,基于样品制备相关的粉末悬浮法、直接吸收法、苯合成法和石墨法等,基于样品测量方法相关的液闪β放射性计数法和加速器质谱法等,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冀能以此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我国环境和生物样品中~(14)C测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重组激活蛋白基因(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RAG)是脊椎动物内特有的一类基因,在脊椎动物T细胞受体和免疫血球素基因的重排与重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基于V(D)J重组和DNA转座子重组机制的相似性,研究人员提出了“RAG转座子”模型.本文通过序列比对,发现RAG1与Chapaev转座子整条序列(包括N端及C端)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它们的N端及C端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RAG1的N末端可能起源于与Chapaev转座子关系更近的转座子,而RAG1的C末端可能起源于与Transib转座子关系更近的转座子.故此,本文提出了两种RAG1基因可能的起源模型,以期为RAG1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线~(14)C年龄测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4)C 年龄测定工作中,将微处理计算机 Lecroy—3500接入双道液体闪烁谱仪。在线~(14)C 年龄测定系统不但能测量~(14)C 计数,而且能测出~(14)C 能谱和有较低的本底计数率。由于~(14)C 样品测量时间较长(1000分钟),故进行精确年龄测量时,必须对仪器稳定性进行监察.从~(14)C 能谱,在线~(14)C 年龄测定系统能够监察仪器的稳定性。本系统在国内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液体闪烁谱仪有1/2—1/3的本底是来自串光本底计数。双道液体闪烁谱仪中,Ⅰ道脉冲辐度 V_Ⅰ,Ⅱ道脉冲辐度 V_Ⅱ。对~(14)C 信号 V_Ⅰ~V_Ⅱ,对串光本底信号 V_Ⅰ(?)V_Ⅱ或 V_Ⅱ(?)V_Ⅰ。利用这一差别,系统软件可灵活地选择 RT 值,有效地消除串光本底计数。本系统提出了监察液体闪烁谱仪和降低串光本底的新途径。本系统不但可以给出上述各参数,而且可以直接给出样品年龄,标准偏差等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较为流行的水中~(14)C检测方法的氮气消耗量大、耗时较长等问题,该文将脱气膜技术引入水中~(14)C的检测。设计了一套可行的采用脱气膜技术的水中~(14)C分离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装置在酸性条件下工作的可行性,分析了该装置的影响因素、氮气消耗、耗时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脱气膜技术的水中~(14)C分离方法对无机碳回收率达到95%,耗时短,氮气消耗少,应用于水中~(14)C检测具有明确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前期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BDG-3为研究对象,以~(13)C~-葡萄糖为底物对其进行培养,并利用Nano SIMS亚细胞成像技术对稳定同位素13 C标记的化合物在菌体内的代谢活性进行分析.将降解菌BDG-3养在含有13 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对选中的研究区域内质量数为12、13、16、26的信号进行收集,分别用于表征~(12)C~-、~(13)C~-、~(16)O~-和~(26)(~(12)C1~(14)N)~-离子的信号及分布特征.利用Image J软件处理并分析数据.单菌体切面内各元素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存在明显的峰值点.以选定的线域为ROI研究对象,~(13)C~-、~(16)O~-和~(26)(~(12)C~(14)N)~-离子变化趋势接近,在横坐标为10附近达到峰值,含量最高的是~(26)(~(12)C~(14)N)~-.以单一菌体为ROI研究对象,以13 C~-葡萄糖为底物生长出的BDG~-3内单菌体内部~(13)C含量平均值(54.38)远高于以~(12)C葡萄糖为底物的单菌内部~(13)C的信号(5.59).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可以吸收13 C~-葡萄糖,用于自身的生长,代谢活性良好.通过对该种方法学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物质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代谢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
特洛伊小天体与行星同享一个轨道,并与太阳、行星在空间构成等边三角形,最早为人们所知的特洛伊小天体是位于木星轨道上并位于木星前(后)方60°的两群小天体.而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则是近20年来太阳系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观测证据表明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的总数量和总质量远超过木星特洛伊小天体和主带小行星,是太阳系内仅次于柯伊伯带的第二大小天体集群.它们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轨道特征,另一方面又联系着海王星轨道内、外的空间,自然而然地成为检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试金石.我们简要介绍了对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的观测结果、对它们的轨道动力学和起源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初论中国古代药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至迟在龙山文化后期或更早些已能酿酒了.随着时代的演变,酿酒技术不断进展,酒的品种亦不断地增多.除了食用酒,如各种米酒(黄米酒、糯米酒等),各种果酒(梨酒、葡萄酒等)之外,同时还出现了药酒.作为化学史重要内容之一的药酒问题,迄今尚无系统深入论述,本文较深入全面地撷集了古代药酒的史实资料,对药酒的起源、作用、酿制方法这三个问题作以下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9.
古代字画的年代决定了字画的价格,其年代的鉴定是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采用GXNU-AMS(广西师范大学单极静电~(14)C专用AMS)~(14)C测年法(~(14)C-AMS)测定一幅古画的年代。结果显示,GXNU-AMS系统具备良好的测试条件;此古画纸质材料的~(14)C年龄为(489±20)BP,经年轮校正曲线校正后的结果显示属明代早期(1412-1444AD),与古画内容描述的年代相符。  相似文献   

10.
对岱海地区冰缘分期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岱海地区河湖相地层内所夹的上、中、下三层冻融褶皱及周围山地冰缘地貌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其所在地层的层位关系和~(14)C年代测定,划分了本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三个冰缘期、两个间冰缘期和一个冰缘期后,并讨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产杂交水稻的穗粒性状、产量构成成分和谷粒产量优势与植株吸收~(32)P、~(14)C和~(35)S 的优势有密切关系,也与C~(14)同化产物从叶片的输出率和分配到穗粒和茎秆的百分比成正比例关系。高产杂交水稻的茎叶器官干物重和鞘叶比增加。而不育系开花后至灌浆期穗粒中的~(32)P、~(14)C 和~(35)S 的代谢受到障碍,输入和分配量少。同化~(32)P、~(14)C 和~(35)S 具有生理生化优势的杂交水稻汕优2号、汕优6号、汕优36、汕优(桂)33、汕优63和威优64的谷粒产量比其亲本和高产常规品种“双桂36”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2.
液体闪烁测量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农业、医学各门科学中.国内外为液体闪烁测量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液闪测量中,生物样品需要采用价格昂贵的二氧六环配制闪烁液,消耗量大,经济上不合算,废液处理也成了负担.我国近几年曾开展研究的纸片法虽有节约闪烁液的优点,但限于非脂溶性样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已开展了小型计数瓶的研究和应用.为了节省闪烁液,我们应用了一种半透明乳白色的聚乙烯小管,外套空计数瓶对低能β辐射体~3H、~(14)C 标记的化合物以及由~3H、~(14)C 所标记的生物样品进行液体闪烁计数,对塑料小管内闪烁液的体积优值,塑料管外瓶装或不装闪烁液以及三种闪烁配方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氡(~(222)Rn)和(气土)(~(220)Rn)是天然放射性物质铀和钍衰变放出的放射性气体。凡是含有铀和钍的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都会排放出氡气和(气土)气到周围的空气中去。氡衰变产生子体产物RaA(~(218)Po)、RaB(~(214)Pb)和RaC(~(214)Bi);(气土)衰变产生子体产物ThB(~(212)Pb)和ThC(~(212)Bi)。这些子体产物很快便和空气中的微尘结合成放射性气溶胶,使空气受到放射性气溶胶的污染。准确而快速地测定空气中氡、(气土)子体的浓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世界是由90多种元素构成的。在这90多种元素中,从金、银到铀,这些比铁更重的重元素占总数的2/3还多。这些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不清楚。尽管已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它们的起源,然而此前却一直无法用实验来加以验证。现在,终于有了实验设备可以检验这些理论了。这就是日本理化研究所的放射性同位素核束生成装置。这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套放射性同位素核束生成设备。本文就来介绍科学家是如何利用它来解决元素起源这个大难题的。  相似文献   

15.
太古宙生命起源研究是地学领域争议激烈的热点研究方向,已报道发现太古宙生命遗迹的地区集中在格陵兰岛istu绿岩带,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克拉通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等三处。判别太古宙岩石中关于生命存在指示信息的可靠性是探讨生命起源的首要内容,当前微组构分析技术、生物标志物测试以及古生物学形态类比法的融合大大推动了对太古宙生命鉴别研究的深度,但现有认识或推论均带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如δ^13C指标的有效性、形态类比法的局限性、化石的微构造等诸多科学问题依然存在争论。今后多学科思想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是研究太古宙生命起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对象上要重视对化石母岩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虹鳟鱼为实验鱼类,通过水浴实验,以CYP1诱导剂(PCB126)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靛蓝在鱼全身代谢的动力学情况。通过放射自显影方法并利用放射性14,C标记的靛蓝(18,n M)进行水浴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开始20,min后靛蓝消化于胆液中;在随后的实验中(暴露3~24,h),在胆汁的排泄途径中发现高浓度的标记物。在鱼鳃中也存在高浓度的标记物;换水后,其放射性浓度逐渐降低。同时观察到嗅觉器官中有选择性的标记,肾脏和肝脏中吸收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低于鳃。比较暴露于二甲基亚砜(DMSO)和CYP1诱导物PCB126的鱼,其14,C-靛蓝总体布局模式相似。CYP1抑制剂玫瑰树碱可以阻拦14,C-靛蓝在鱼鳃中的积蓄。  相似文献   

17.
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并不像人们想象的是一连续不断的过程。而是相反 ,由于天灾 (如洪水暴发、火山喷发、疾病流行、气候巨变等 )、人祸 (如战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等原因 ,文明有间断和重新来过 ,国家有复次起源。即某一地区 ,原来就有国家出现过 ,由于以上的某种或几种原因 ,以后文明出现了大倒退 ,新的国家是在文明恢复发展后重新建立的。世界史上 ,文明重新来过 ,国家复次起源的史实不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8-~(14)C]-鸟嘌呤的合成方法。产品经分析鉴定,比放射性为51.3mCi/mM,放化纯度达99%以上,化学收率为65.7%,放化收率为63.8%。1.2,5,6-三氨基-4-羟基嘧啶硫酸盐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第14届生命起源国际大会(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Origin of Life)于2005年6月19~2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生命起源国际大会由国际生命起源协会主办,每3年举行1次,是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受到全世界化学、生物、天文、地质、物理、考古及航天等广阔领域专家的关注与参与。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药物实验室利用引进的CS-30回旋加速器已生产出~(67)Ga和~(201)TI等放射性药剂.~(67)Ga构橼酸注射液作为一种放射性药剂其稳定元素Fe,Cu和Zn的含量要有所限制,所以各国药典都规定了这些元素的最大允许含量.由于~(67)Ga寿命很短,分析方法必须简单快速.一般采用点滴分析法.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采用K_4Fe(CN)_6作试剂,测定~(67)Ga中锌的含量,实验发现,此方法在点滴盘上很难准确鉴定出20μg/mL的Zn~(2+),所以寻找一种简单、快速而灵敏的鉴定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双硫腙滤纸法较好地解决了~(67)Ga产品中锌含量的测定.分析一个样品仅需1min,效果明显,已正式用于~(67)Ga产品分析.1 双硫腙法由于双硫腙能同锌等重金属生成难溶带色内络盐,它在中性、碱性和酸性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盐能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