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我国存在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科学定位政府职能,规范财政支出范围;适当压缩行政性支出;加大财政对科教投资的力度;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保证能力;加强农业和扶贫支出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王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191-191
强化财政科技支出管理可以促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和加强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科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强化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体投入、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总体投入和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情况,对山西省地方政府财政科学技术功能支出进行了分类,最后将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规模分布、财政支出比重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以21.00%的年均增速逐年上升;政府研发支出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例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但中央本级政府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占本级科技支出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上下;财政科技支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以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政府研发经费支出以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其中中央本级政府研发支出以应用研究为主,地方政府研发支出以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为主.从支出效果看,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自2011年起逐年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升,劳动生产率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创新产出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整体上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仍然较低,政府研发支出规模较低,财政科技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区域间财政科技支出差距不断扩大.对此,需要继续提升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强化投入绩效考评.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以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再次,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财政科技支出有中介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出可以增加国民福利,但如何安排财政支出结构,使国民福利最大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中财政生产性支出以及消费性支出对福利的影响时大时小,甚至有时是负作用,但一般在下一期会对本期的增长做出迅速调整。长期来看,财政生产性支出对国民福利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提高人均福利,要提高财政生产性支出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3,(5):84-87
财政科技支出多年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缺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优化措施包括: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GDP比例、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和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的投入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探索和建立我省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按照国家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黄智华  陈黎 《广东科技》2011,20(17):46-47
一、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带动社会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是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通过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国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四个直辖市以及深圳、大连、青岛2008—2009年的主要科技指标: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市本级科技系统管理一般预算支出等指标发现,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及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的推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已成为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也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科技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评不仅是政府部门安排科技项目、调整科技投入领  相似文献   

11.
使用信息熵方法对我国1995--2011年的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过去的近20年中我国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波动下降状态,偏离度则呈逐渐上升趋势,体现了我国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结构由低集中度向高集中度转移。相关性分析结论为:科技产出中的绝大部分指标、三次产业发展均与信息熵为负相关关系,即科技成果增多、产业发展会使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结构集中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体系相对成熟,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对于新时期我国国家科技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分析美国2005~2009年的各层次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总结其特点与趋势,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增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行为透明度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政府财政支出行为透明度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现实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公共财政的需要,更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职能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因此,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增强其透明度,将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方式现状的分析,在参考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产生过程,分析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一般模式,总结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我国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促进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型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本文就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以来.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响应、实施进展以及领域专家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6.
 战略科学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加强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科学家为研究对象,运用履历分析法,从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技贡献、科学精神5个维度归纳战略科学家的规律性特征,总结了战略科学家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中国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以色列是一个人口、国土和资源都稀缺的小国,却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强国、科技创新强国、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它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我国进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教兴国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教兴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思想和观念 ,科学地认识以利于其真正地落到实处。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对科学、知识、人才的整合功能和集成作用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轴心机构 ,而国家创新体系本质上是科教兴国的体制化。兴办世界一流大学是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振兴国家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德国经济学家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分析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模型-需求圆锥体,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推广和泛化.推广后的"广义需求圆锥体"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提出了在世界性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1)依据国情和发展阶段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重点;(2)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3)充分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为己所用,加强科技创新,实行科技赶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应对其挑战。在考察科技强国和科技革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科技革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下,中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需要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