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科技问题尚未解决,影响了贵州茶产业的做大做强.本文在简述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的前提条件下,着重剖析了贵州茶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相关科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郑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古代巴蜀茶区的北缘,早在唐代就有“梁州出名茶”的历史记载。近些年来,按照省上发展陕南绿色产业基地的规划,汉中市作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战略决策,茶叶被确定为市、县绿色种养业支柱产业之一,更令人鼓舞的是200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了我县罗帐岭茶园,这为南郑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现就此做以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曹小路 《遵义科技》2008,36(1):F0004-F0004
茶叶产业是贵州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把茶产业作为促进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500万亩。  相似文献   

4.
陈晓艳 《海峡科学》2015,(2):34-35,56
该文通过对大田县茶农的实地调研和政府人员的深入访谈,分析目前大田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大田茶叶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如何提升大田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促进全县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勉县栽培蔬菜历史悠久,具有较好的生产基础,近年来,随着市、县对发展蔬菜产业的高度重视,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勉县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大路菜4.9万亩、精细菜1.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3700亩。全年蔬菜产量达13万吨,产值超过6000万元。初步形成了勉阳镇、定军山镇、黄沙镇、金泉镇四个蔬菜基地乡镇,但勉县蔬菜生产仍存在着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生产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服务滞后、营销力不够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西是发展茶产业的理想区域,也是中国重点茶区之一。本文从基本情况、种质资源及茶树品种情况、茶类分布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广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广西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3个方面对产业未来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南郑县的主导产业。为找准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凋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全县茶叶生产现状及特点,认识到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基地、强龙头、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药产业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村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期县中药办对全县中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勉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1万亩,采摘茶园面积5万亩,年产高中低档茶叶425.0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茶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是造成茶叶中有害物质超标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大量施用和偏施氮肥会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铅、汞、铬、砷等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推行科学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是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凤庆茶叶产业整体效益,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对茶叶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创新和改进加工工艺,开发无公害茶和有机茶产品,增强凤庆茶叶市场竞争力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全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示范,在省科技厅支持下,凤庆县组织实施了“依靠科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区的茶叶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如何让这个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这个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从茶叶的几个应用方面入手,分析了利用茶叶资源进行开发的发展策略,同时从发展的制度上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重点发展茶产业中的有机、绿色、无公害产业,让大别山区的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勉县核桃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探讨出一套适合勉县当地实际情况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特色“宜宾早茶”产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市是四川省主产茶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享有中国早茶之乡的美誉。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宜宾早茶产业发展,并制定了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宜宾市茶叶产业协会的负责人责无旁贷,根据宜宾早茶产业现状,浅谈宜宾早茶的发展构想。1宜宾早茶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4.
郑宏 《临沧科技》2007,(2):12-14
茶叶是临翔区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茶叶产业的经济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立起以生态、环保、健康为主体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全面提升传统的茶叶产业,是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临翔区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临翔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陇西中药材产业在区位、市场、仓储、资源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并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农民未能真正发上“药财”。文章着重从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机遇、优势、前景、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一村一品”,关键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勉县通过几年努力,已在茶叶、蚕桑、优质粮油、蔬菜、养殖等产业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这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和剖析了当前宁强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茶叶基地基础薄弱、产量低、效益不高、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提出了茶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测监,加强组织管理和政策落实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科技项目实施对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茶树良种繁育与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生产线建设、粉茶(抹茶)产业发展、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产品研发、茶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茶产业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分析,以期为"十四五"松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筠连县创建的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了四川检验检疫局、四川省商务厅和四川省农业厅联合考核组的验收,成为宜宾市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产业是筠连县的特色农产品,多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9.75万亩,其中无公害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浅谈汉中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产茶历史悠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进入了快车道,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发展中还存在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面对各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汉中茶产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汉中茶产业的现状分析,以求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