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2期的高分1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1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鄱阳湖研究区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生态环境优美、水质良好、水草茂盛、旅游资源丰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通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鄱阳湖湿地公园、鄱阳湖候鸟现赏区和万年稻作文化休闲区的建设,形成以水产养殖、稻作文化、渔家风情、候鸟观赏为特色的滨湖地区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现状评价,同时也构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型,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对长江中下游湿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为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鄱阳湖湿地区生态支撑力最高,其次是长江中游干流湿地区,洞庭湖湿地区最低.2)研究区内以武汉市为首的长江中游干流湿地区社会经济压力最大,其次是南昌市及洞庭湖湿地区,较小的是鄱阳湖的东部和长江下游湿地地区.3)通过协调发展度D分析发现:失调停滞区主要位于以长江干流一带,包括武汉市、洪湖市、公安县等,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6%;过度调整区主要位于鄱阳湖东北部和洞庭湖东南部,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2%;协调发展区以鄱阳湖西南部为主,还包括环洞庭湖西北部和安徽的贵池市和望江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2%.  相似文献   

4.
明确滨海湿地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对于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5年至2015年5期遥感数据分析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结合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5—2015年湿地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其中建设用地增量最多,水域面积持续下降,大量沿海水域滩涂被围垦转换为其他用地类型;2)研究区总体生态风险呈好转趋势,但局部地区生态风险仍然居高;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面积持续下降,分布呈现不断向海域推进趋势,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区面积上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和中部;3)研究区各时段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并在空间上聚集.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景观类型较为单一、人为干扰小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化较快的西南地区和围垦速度较快的沿海区域.热点和冷点的分布与研究区区域地理环境具有较高的耦合性,整体生态风险地域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以为杭州湾滨海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一块十分重要的湿地,具有典型的淡水湿地特点,在综合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鄱阳湖存在库容减小,调洪功能降低,资源逐渐衰退,保护和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等问题,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壤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念脆弱区.生态退化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继而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严重脆弱区、比较脆弱区、一般脆弱区和轻微脆弱区的面积分别为18.96%、29....  相似文献   

7.
洪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洪湖区湿地脆弱性的成因,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洪湖区湿地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中依据湿地生态特性及演化规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的脆弱度。结果表明:洪湖区湿地的脆弱度为3,属轻度脆弱。该结果对洪湖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湿地数量、质量,调蓄能力,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湿地资源特征及生态功能变化进行现状调研,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湿地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干扰和胁迫,出现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长治湿地为例,选取对湿地生态影响较大的因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地貌、洪水分析等4个方面7个指标,建立了多要素的空间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度单因子分析和敏感度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低敏感区、一般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以及高敏感区,获得了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各敏感度等级的控引方案,可以为长治湿地公园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湿地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开发双重作用下,鄱阳湖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物种生境受到威胁等,鄱阳湖湿地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危机。针对鄱阳湖湿地出现的种种问题,这里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现状与特征,认为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口、政策、城市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完善法规,改进科技,建立预警体系来控制污染,以提高鄱阳湖调控能力,阻止环境退化。研究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