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边平行带线的新型微波频段低通滤波器。由于双边平行带线其本身固有差分传输特性,其中一条金属带条可作为另一条的地或者是信号线。通过相反的端口结构实现了滤波器差模响应的低通特性。提出了差模和共模不同的L-C等效电路,并用来分析这两种模式的频率响应。为了该验证理论,设计了一个3 d B截止频率为1 GHz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器,制造并进行了测试。所设计的滤波器具有低插入损耗和宽带的共模抑制能力等优点。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出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与有源共模滤波器相比,无源共模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滤波性能易受元件寄生参数和饱和特性影响。该文针对一个LC二阶无源共模滤波器,分别基于离线测量和在线测量提取了其电感和电容的寄生参数,分析了离线参数与在线参数的异同。对插入损耗进行了离线测量和在线测量。结果表明:离线测量能反映磁心材料的频率特性,但不能反映饱和特性;而在线测量受制于测量仪器的性能,很难反映宽频率范围的频率特性。因此,对无源共模滤波器,离线测量所得滤波性能不能充分反映在线测量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理工大学和首钢冶金研究所联合研制的NF系列高性能小型超微晶EMI滤波器,已于1992年1月通过北京市经委鉴定。NF系列(1~6A)12种滤波器采用新型铁基超微晶材料,它的直流磁性能指标达到日本90年代同类材料水平。与美国同功能滤波器相比,不仅提高了低频共模插入损耗,而且体积大大缩小,仅为其18%~32%。实际加载测试表明,插入损耗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小型化、低插入损耗、宽阻带的滤波器,本文基于缺陷微带结构(defected microstrip structure,DMS)提出一种新型H形DMS结构微带滤波器,利用DMS结构与1/4波长终端短路谐振器设计制作一种小型超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并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该滤波器进行分析及仿真验证,且对所设计的滤波器进行实物加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相对带宽达到了116%,阻带在-20dB以下的频段为12~19GHz,其宽度达到了7GHz,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该滤波器尺寸为13.7mm×6.8mm,同时还具有插入损耗小、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实验表明:在S段频段内,高温YBCO超导膜的微波表面电阻Rs约为金属膜微波表面电阻的百分之一,所以,采用高温超导膜制成的微带谐振器,延迟器,滤波器具有体积小,品质因数高,色散小,延迟时间长和插入损耗低的优点,它们将在宽频带雷达,微波通讯和天文学测量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详细推导出高温超导电薄膜微带延迟器最小插入损耗与延迟时间的解析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以带通滤波器和同频合路器为设计基础,并在合路器合路端口采用公共谐振器的方法,设计了一种3路同频VHF频段和1路UHF频段的小型化LC合路器.通过Agilent公司的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对合路器电路模型进行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合路器各端口匹配良好,插入损耗低,隔离度高,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带阻单元构成滤波器存在陷波深度不足和阻带抑制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加载开路枝节的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基于开路枝节线和阶跃阻抗谐振器理论,通过在超宽带滤波器多模谐振器上引入一对折叠开路枝节线产生2个陷波频段,这种特殊枝节实现的陷波抑制能力更强;在超宽带结构下方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产生第3个陷波频段,陷波深度更好。最终实现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6.6 GHz,陷波频段相对带宽约为134%。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带宽为2.2~11.2 GHz,实现了2.8~4.4 GHz,6.2~6.8 GHz和8.8~9.8 GHz 3个频段的陷波特性,可有效滤除C波段和WLAN频段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满足超宽带系统对陷波滤波器插入损耗和带外抑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平面EI磁芯的差共模EMI集成滤波器,分析了差共模滤波器的集成原理,进行了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仿真验证,推导建立了集成差共模滤波器的等效电路、电路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利用EI磁芯集成的差共模滤波器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陷波深度不够和阻带抑制能力不强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的双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将设计的新型多模谐振器与输入、输出馈线进行耦合完成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在输入馈线端加载2个开路枝节,实现了具有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通带为2.42~10.98 GHz,带内插入损耗较小,分别在5.31 GHz和8.1 GHz处产生了2个陷波,有效阻断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X波段卫星通信频段窄带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该滤波器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带外抑制能力(-66.28 dB)和足够的陷波深度(-39.71~-35.12 dB),同时能够达到超宽带系统对滤波器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抑制传导噪声,提出了一种传导电磁干扰综合测量与分析系统.系统采用以0°/180°功分器为核心器件的噪声分离技术诊断干扰机理,从而克服以射频变压器为核心器件的分离网络高频特性较差的缺点.同时,为了测量噪声源内阻抗以设计合适的滤波器,系统采用了双电流探头法对噪声源进行建模.此外,系统还利用散射参数方法分析滤波器电路参数和模态参数,并找到两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分析混合模型直接设计共模/差模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器加载前后,总噪声、共模噪声以及差模噪声最大降幅分别为20,22,15dBμV,其余频段降低约10dBμV,且能通过美国FCC标准,从而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对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波形进行了分析,建立造成共模干扰、串模干扰的电路模型,然后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利用单级或双级EMI滤波器滤除共模干扰和串模干扰,并介绍了选择EMI滤波器中元器件的方法。实验表明:利用简易的EMI滤波器可将电磁干扰衰减40 dBμV;使用改进后的EMI滤波器,能将电磁干扰衰减50~70 dBμV。  相似文献   

12.
点火系统是汽车内最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产生机理、传播路径以及抑制措施进行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了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电磁干扰的机理,并结合线束电磁干扰排查测试,得出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放电是点火系统中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其次研究了传导干扰的传播路径和辐射发射的原因。最后设计并制作了两种电源线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电源线混合滤波器能在宽频带范围内有效降低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从而降低电源线辐射发射的能力,使整车的辐射骚扰测试能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现代煤矿中的高次谐波和电磁脉冲,会干扰监控系统对瓦斯信号的检测.电磁干扰滤波器能有效地抑制干扰,但无源元件的高频寄生参数严重影响了其抑制干扰的能力,需予以消除.分析电缆对瓦斯信号的干扰、寄生参数变化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以及滤波器寄生参数的抑制措施;通过对电磁耦合的分析、电路的仿真与计算,验证滤波器对干扰的实际抑制效果.实现矿井滤波设备的集成、成本的降低,有效减小电磁干扰对瓦斯信号的影响.避免因干扰产生的高值断电、信号误动作、通讯中断等造成的矿井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电磁干扰通过传导或辐射两种途径作用在电子设备上 ,使它产生非有用信号 (干扰 )响应 ,误动作 ,甚至被彻底破坏。 EMI电源滤波器是一种连接成低通滤波器的 ,由无源元件构成的多端口网络。它不仅能衰减沿电源线传导的 EMI能量 ,同时也对 EMI的辐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人员进行电磁兼容设计时常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交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锁相环和开关电容滤波器的正交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单片机产生方波,通过数字接口实现相位差为90°的方波,再通过两个8阶BUTTERWORTH低通开关电容滤波器MAX295对双路方波进行滤波,从而产生正交的正弦波.MAX295的时钟由锁相环倍频产生.采用连续时间滤波器抑制采样时钟的影响.频率覆盖范围0.1~20 kHz.频率和相位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电机系统中传导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一体化电机系统中的传导干扰,分析了一体化电机系统传导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耦合途径.根据干扰机理、耦合途径及干扰源的分布,分别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功率器件的电压过冲和电压变化率可以通过缓冲电路来进行抑制.基于传导干扰的耦合途径不同,以变流器为界,前后分别从漏电流和共模电压的角度进行抑制,采用有源滤波来补偿漏电流和消除共模电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抑制传导干扰的新型滤波器.实验结果证明,增加缓冲电路和滤波器后,一体化电机系统的传导干扰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7.
提出用圆谐展开函数作样本合成最小平均相关能量滤波器来进行数字图象识别,这种滤波器具有图象旋转不变性,而且比传统的圆谐滤波器的相关峰更尖锐、识别能力更高,特别适用于相似图象的识别,并用计算机模拟证实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滤波器的拟最小二乘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两个具有拟最小二乘性的自适应横向滤波算法。该算法用于噪声对消器和预测滤波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对录制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其时域波形和频谱图。给定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采用窗函数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并对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前后的信号幅频响应。通过对比两种滤波处理结果,简单而有效地论证了两种数字滤波器在语音信号处理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简便且精确的阻抗分析法,它对探讨简便、快捷的微带滤波器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体积小、重量轻的新型高性能滤波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阻抗分析法对连续变化的微带滤波器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了连续变化的带阻和低通微带滤波器,给出了滤波器的形状和结构尺寸.实际制作并测试了几种典型的微带滤波器,理论结果与测试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