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实现途径,分析了TCP/IP协议应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简化原因,阐述了DSP和网络控制器的主要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TCP/IP协议”方案。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终端系统能够与远程主机在局域网中顺利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系统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受空间和运行速度的限制,传统的TCP/IP协议栈无法移植到部分的嵌入式系统中。介绍并分析轻量级TCP/IP协议栈LwIP-(Light weight Internet Protocol)在ARM7中的移植方法,并针对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对协议的实时性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程琴  胡志强  陈凤腾 《科技信息》2010,(23):I0010-I0011
远程监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结合,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联、互通性,因此,TCP/IP协议在工业现场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先进的ARM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在嵌入式RTOS平台上实现了嵌入式TCP/IP协议。该协议简单灵活,实时性强,克服了使用单片机实现嵌入式TCP/IP作为接口电路时系统可靠性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Internet系统中TCP/IP协议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由8位和16位MCU组成的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选择的方法和功能裁剪的策略,阐述了嵌入式系统实现TCP/IP协议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协议处理的总流程.在对各协议控制字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编程和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方案和方法对嵌入式Internet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μc/os—Ⅱ在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分析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源代码TCP/IP协议栈LWIP的移植方法,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网络互联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嵌入式系统网络化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指出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根据无线电台组网对TCP/IP协议栈的具体需求,从系统性能、代码空间等方面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详细设计,该方案具有处理速度快,占用系统空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大鹏 《科技信息》2009,(34):195-195,197
EI(Embedded Internett)是指把TCP/IP协议作为一种嵌入式应用,从而实现接入Internet功能的技术。本文的工作即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上编写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了TCP/IP协议簇的基本协议ARP、IP、ICMP和TCP。最后,在Linux平台下,用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对实现的各个协议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在μC/OS-II操作系统上已经可以实现基本的TCP/IP协议,通过了网络通讯测试,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标准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从OSI网络体系参考模型出发,给出一个具有较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设计模型.通过嵌入式仿真软件SkyEye验证了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可行性,并对协议栈的设计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能够在嵌入式系统中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LwIP是一套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源、精简后的TCP/IP协议,具有移植性强、资源占用率低等特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通信需要,论述了LwIP在uC/OS操作系统和S3C4510B处理器平台的实现方法,完成了LwIP的移植,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网络互联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利用网络接口芯片RTL8019AS将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实现方法,介绍了TCP/IP协议族的分层实现,并根据应用的要求,将单片机中的TCP/IP协议进行简化,实现网络通信,对信息家电的设计与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测控系统,它采用具有8052内核的高速单片机,通过对专用以太网芯片的控制,在以太网上实现了TCP/IP协议的功能,可作为以太网的一个独立系统,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通过标准的TCP/IP协议对其进行控制,传输控制命令或数据。将该网络测控系统配上数字温度传感器后实际测量工业现场温度,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给计算机,可获得温度曲线,其测温范围与控温范围均为-10~+125℃,测温精度为上±1℃,分辨力达0.1℃。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使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适配多种智能传感器并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适用于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测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非标设备接入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嵌入式Internet环境下的非标设备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出并研究了Internet非标设备接入服务器Webit2 0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Webit2 0是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TCP/IP协议栈进行了约简,通过约简后的thinTCP/IP实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功能,使Internet非标设备具备了Web功能·同时,在应用中增加了SNMP和SMTP协议,实现了对设备的网络化管理·使管理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Internet利用Web浏览器对设备的"行为"进行远程监控、实时管理、智能报警及下载驱动程序等操作,为实现工业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家居提供了可能性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单片机MC68HC908AP64与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硬件接口电路实现,以及在AP64中如何运用嵌入式Internet的基本理论实现一个瘦TCP/IP协议栈,并且应用瘦TCP/IP协议栈实现嵌入式Web Server。通过该系统可以将家电的控制信号转化成因特网上的信息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对于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意义。主要围绕输油管道现场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状态显示,网络信息共享等功能,提出了将32位微处理器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结合,通过TCP/IP协议将嵌入式系统接入到Internet,实现通过互联网访问现场采集数据的廉价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LM3S9B96和CC2520为核心芯片,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 调用TCP/IP协议栈LwIP和ZigBee协议栈, 设计并实现了ZigBee Internet无线智能家居网关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智能家居内部ZigBee网络和远程Internet智能家居服务平台的数据通信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网关工作稳定, 数据传输可靠, 能满足新型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TCP/IP协议单片机上网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几种方案,给出了所选方案的硬件框图以及单片机的工作流程图,并简要介绍了TCP/IP协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AVR高速单片机的Web sever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VR系列单片机ATmega128加以太网控制器RTLS019AS.用UIP嵌入TCP/IP协议,实现TCP和UDP等网络功能,且可进一步实现HTTP协议和CGI服务.提供了一个接入Internet的低成本嵌入式系统和网络访问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网络传输、远程监视控制、信息家电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剖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移植到MSP430F149芯片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嵌入式TCP/IP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的网络通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特网上TCP/I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在数据采集与控制领域中如何利用TCP/IP协议实现单片机网络通信有着深远的意义.提出了单片机与Internet络通信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借助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将TCP/IP协议嵌入通用单片机中,通地RTL8019AS实现智能设备和仪表在Internet网络上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