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悟以色列     
《世界知识》2008,(14):68-68
1948年建立的现代以色列国家被称作是“从大屠杀的灰烬中锤炼而成的金凤凰”。建国之初,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地缘政治环境都十分恶劣,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长期敌对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隐患,但是,以色列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实现了政治稳定,创造了经济奇迹,也赢来了文化繁荣,“中东地区的民主孤岛”、“西亚的小龙”成为国际社会对这一弹丸之国的美称。  相似文献   

2.
<正>正是在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关系得不到改善、与欧美国家关系又出现不同程度危机的情况下,以色列把目光转向了亚洲国家。在近年来中东国家"向东看"的潮流中,以色列同样不甘落后。尽管以色列在地理上一直归属为一个亚洲国家,但由于其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加上东西方冷战对抗等因素影响,建国后以色列外交政策的重心也一直是欧美国家。随着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快速崛起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迁,以色列外交也开始逐渐向亚洲靠拢。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国家。历史上它曾消亡,两千年后重又崛起。古代以色列曾有过两个圣殿时期,著名的耶和华圣殿历经兴衰。由于历史的原因,圣殿成了犹太民族兴亡的象征。公元135年,犹太人在经历三次反抗罗马入侵的起义  相似文献   

4.
反对西德军国主义勾结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进行猖狂挑衅的斗争,目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阿联、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苏丹、科威特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已经宣布同西德断绝外交关系,或者取消了同西德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西德的猖狂挑衅这次斗争是由西德秘密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而引起的。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强行在中东制造出来的。不用讲以色列是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侵略工具,是插在阿  相似文献   

5.
陈来元 《世界知识》2012,(17):60-61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以来,一批一批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拥来。以色列至今奉行鼓励移民的政策,凡能够证明自己有犹太血统的人到以色列定居,都受到欢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些移民有来自前苏联、东欧和欧美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也有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也门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种犹太人。这些移民有自己的方言和原居地的习俗,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亦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宗教理念又分正统派、保守派和革新派。更有甚者,经过三次大流散,许多犹太移民几乎丧失了犹太人的民族属性。他们不会讲希伯来语,对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知之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8,(4)
以色列是地中海东南海岸一个狭小的半干旱国家。1992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以色列国庆50周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以色列驻中国大使南月明女士。南月明大使在她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拜访。记者:在以色列国庆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很荣幸能够采访大使阁下。中国和以色列国尽管相距遥远,疆域大小、人口多寡有差别,但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后,我国人民对以色列民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贵国建立50周年的时候,请您对我们的读者讲几句话。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美国政府宣布未来将其驻以色列的使馆迁往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原本就从根子上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特朗普的决定明显给稍稍降温的巴以冲突"加了一把火",也再次挑起了世人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关注。在1947年之前,"以色列"这个词汇其实跟"巴比伦"一样只是一个历史名词,提醒人们记住世界最大的两个宗教的典籍中存在过这样一个开启了他们信仰之门的国家。本是跟阿拉伯人同源的闪含民族一个游牧小部落"希伯来人",在西渡  相似文献   

8.
1950年5月2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和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在伦敦举行会议时,曾就三国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态度,以及它们以军火和军事装备供给这些国家的计划发表了一项声明,即所谓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三国政府首先表示“反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军备竞赛的发展”,但又”认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需要保持一个相当水平的武装部队,以确保国内安全和它们正当的自卫,并使它们能够参加整个地区防御工作。凡是为这些国家要求武器或战争物资的所有申请书,均将依  相似文献   

9.
印度领导人认为以色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以色列是印度的“天然盟友”,是个“在冲突时刻可以充分信赖的朋友”。以色列也把印度视为忠诚的“战略”伙伴,是居美国之后对以色列最友好的国家。今年年初,许多媒体报道,印度和以色列正计划联合制造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由于两国目前军事合作紧密,又都属于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核”国家,所以它们的举动引起世人关注。去年9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率领150人代表团访问印度,掀起印度与以色列军事合作的高潮。其实,印度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只有12年,印度足有40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可见,两国关系经历了大落与大起。  相似文献   

10.
伊斯坦布尔连环爆炸案让人们再度关注土耳其这个独特的国家。土耳其的独特在于,它是伊斯兰国家里面一个最世俗、最开放的国家,一个发祥于东方、地跨欧亚大陆、想加入欧盟又追随美国的国家,一个与以色列关系“暧昧”又与中东阿拉伯国家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恐怖分子将目光投向土耳其,追根溯源,与它的这些独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伊斯坦布尔连环爆炸案让人们再度关注土耳其这个独特的国家。土耳其的独特在于,它是伊斯兰国家里面一个最世俗、最开放的国家,一个发祥于东方、地跨欧亚大陆、想加入欧盟又追随美国的国家,一个与以色列关系“暧昧”又与中东阿拉伯国家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恐怖分子将目光投向土耳其,追根溯源,与它的这些独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12月12日至13日,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到访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这是以色列总理首次正式出访阿联酋,标志着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在2020年8月实现正常化后又迎来重大进展。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仍陷僵局的背景下,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的持续升温,不仅给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带来新预期,也或将给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东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然而以色列却是例外。虽然它国土狭小,资源匮乏,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政治上它又与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长期敌对,战火不断,流血冲突从未停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仍使得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到17500美元;以色列的信息、通讯、电子、化工、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加工,不但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从1948年复国至今,一直由工党和利库德轮流或联合执政。执政党领袖兼任政府总理,执掌行政大权。由于以色列历届总理都带有浓厚的犹太复国主义色彩,构成了许多共同的特点,探究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以色列的历史和社会。“波兰、俄国帮”以色列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色列人的祖先就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王国,但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野蛮镇压了犹太人的3次大起义,残酷杀戮了100多万人,幸存者流散到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国,到上世纪下半叶他们又转移到俄国和东欧,仅在俄国就聚集着半数欧洲犹太人。在近2000年的亡国岁月中,犹太人往往受到居住国的统  相似文献   

16.
最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结束以来,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去年11月12日,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刚一结束,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就赞扬阿盟成员国与埃及恢复关系,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在两伊战争问题上,以色列开始改变支持伊朗的立场,有意接近伊拉克。这些变化已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正很少有国家像以色列那样遭遇如此极端的外交孤立。作为反应,以色列利用自己的水务专有技术来帮助解决这种孤独的状态,经常帮助开发或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通过和他国分享经验和技术,以色列已将水当做外交和商业来往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也帮助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改善它们的水资源状况。以色列通过这些方法利用水来进行援助和交往,这差不多从其建国初日就开始了。就中国而言,以色列的水务专门知识在北京改变其长期以来和以色列的外交冻结中扮演了特殊  相似文献   

18.
9月8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飞抵印度新德里机场,开始对印度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虽然访问日程被国内发生的两起哈马斯自杀袭击事件打断,这次访问仍然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以色列人对于沙龙的此次访问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以色列人是在1992年两国建交后突然“喜欢”印度的。印度古老的文化遗迹,众多的印度教神庙,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品种,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相对落后的社会面貌以及缓慢的生活节奏,都使以色列人感到心旷神怡。以色列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年满18岁的男女中学毕业后都要到军队服役两到三年,然后再上大学或求职工作,其中有些…  相似文献   

19.
正不少阿拉伯人指出,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国语"地位是在以色列建国时就确立的,但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是"空洞的"。近来,巴以冲突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在以色列境内,公共场所使用阿拉伯语的标识越来越少,引起了许多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要求以色列方面修改其错误政策,改善巴以民众关系。犹太人"矮化"阿拉伯语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居多的国家,犹太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其次为巴勒斯坦人居多的阿拉伯人,占了五分之一,数量大约为170万。此外,以色列还有  相似文献   

20.
艾仁贵 《世界知识》2012,(18):62-63
作为地处动荡中东的弹丸小国,以色列的生存之道一直为外界津津乐道。实际上,从语言到政治、从教育到生活、从经济到文化,现代以色列社会几乎无处不充满着犹太传统的痕迹。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得以超越流散时代形成的多元文化,在现代的民族复兴与古代的历史辉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中,最能体现传统犹太象征与现代国家认同相结合的标志莫过于以色列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