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看台     
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出炉,中国企业将告别高利润,南工大获得欧盟科研项目,上海高校到企业选导师,常州设立邓建军“金蓝领”人才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工程与建设》2009,(4):599-599
中国城市竞争力依然是“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其综合竞争力在全球仍然属于中下水平,只有香港排名全球第26位,但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第一。2009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就安徽来说,合肥、马鞍山、芜湖位列前三甲。  相似文献   

3.
胡旭 《合肥科技》2005,(3):10-11
在最新出炉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合肥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第36位,较之去年的第47位有明显提升。与合肥共同进入国内最具竞争力50强城市名单的是芜湖市,其综合竞争力排名第45位。  相似文献   

4.
《工程与建设》2011,25(4):513-51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6日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是:香港(1)、上海(2)、北京(3)、深圳(4)、台北(5)、广州(6)、天津(7)、大连(8)、长沙(9)、杭州(10)。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23,(1):6-7
<正>近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杭州居第3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杭州居第5位(如图1、2)。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度,杭州科技综合竞争力得分排名第3,与2011年度持平,科技竞争力保持在15个城市的上游水平。杭州科技综合竞争力排名仅低于深圳、广州,这个排名较准确地反映了杭州多年来科技发展的成绩。但也应看到,杭州比前一名的广州有不小的差距,比第1名的深圳更是差距显著。相反,杭州领先于第4名南京、第5名宁波并不多。杭州必须有危机意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工程与建设》2013,(6):766-766
日前,2013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发布,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于2013年3~5月对中国3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生活质量满意度(主观)排名前10的城市为:济南、青岛、厦门、长春、合肥、西宁、宁波、石家庄、福州、杭州。  相似文献   

8.
省会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尝试构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用SPSS 13.0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并得出中国二十四个省会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最后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简要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2,(1):31-32
日前,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评选出了2011年度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低碳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以及十大创新人物。南京上榜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胡侠 《杭州科技》2004,(2):24-26
本文以2002年度的数据为基础,按照国家科技部有关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包括杭州在内的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苏州、无锡、温州共18个城市进行科技竞争力评价,以便深入了解杭州市的科技进步发展情况及在18个城市中的地位。现将评价结果分述如下:⒈杭州市科技竞争力在18个城市中排名第6,比上年度提前了1位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标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水平(包括科技人力投入水平、科技财力投入水平和科技基础设施水平),科技产出水平(包括专利产出水平、科技论文水平和科技英才水平),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包括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杭州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坚持"企业主体、人才引领、平台保障",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在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净流入率位居榜首。近10年来,其GDP实际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增速与上海,在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杭州是唯一一个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特点看杭州会展业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业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知名度,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在讲究“眼球经济”的现代社会,会展经济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提高城市及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了各国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据悉从2002年起,我国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中会展业将单独列项,这也充分说明了会展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杭州是我国会展经济的重要发源地。1929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首开中国博览会之先河。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的西博会成为拉动杭州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和2001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广州市在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排名问题(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天祯 《广东科技》2003,(12):28-30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排行榜越来越多。作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国内城市前列的广州,其排名问题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排序作一综合分析。 一、公开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排序。2001年10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竞争力进行了排序。排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05(第四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香港揭晓。在“2005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曲靖榜上有名,位居第十。  相似文献   

15.
《太原科技》2010,(8):107-107
《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球500个城市进行竞争力排名。其中,南昌市成为全球经济规模名次上升最快的前10个城市之一,并入选“最佳案例城市”。  相似文献   

16.
科技竞争力,是衡量地区内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2003年杭州与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以及苏州无锡、温州共18个城市进行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旨在通过定量比较分析,来确定2003年杭州在18个城市中的科技竞争力地位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期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对促进杭州市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加速科技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杭州市科技竞争力的优劣势,课题对构成主成份的一些影响总体排名的关键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1、科技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7.
《工程与建设》2011,(3):38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6日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是:香港(1)、上海(2)、北京(3)、深圳(4)、台北(5)、广州(6)、天津(7)、大连(8)、长沙(9)、杭州(10)。  相似文献   

18.
城市竞争力是各国城市政府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其高低及变动,直接反映城市各个方面的状况以及变化。本文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为基础,对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为提升杭州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要,从而对城市综合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一个城市要有竞争力,必须要有现代成熟的金融体系、优质的通讯和网络支持、便捷的交通环境,高效的公共管理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更要有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一个城市的经济要高速敢崛起,科技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引擎。 中国正步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城市化竞争的天幕已华丽开启,在这千载一遇的历史新机中.中华大地将上演几多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豪情长剧?放眼中国城市的格局,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而偏安一隅的我们,又将选择怎样的剧情,怎样的角色? 翻开中国西部城市这一恢宏长卷,众星璀灿,波澜壮阔,西安、成都、重庆、昆明、拉萨、桂林、敦煌、大理……都是一个个承载着中华千年历史和文化荣光的名字。 然而,历史的辉煌都在昨日谢幕,面对汹涌而来的城市化大浪潮,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我们无论是沉默随行,还是高歌勇进,都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汇入这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大洗牌中,而我们,怎样才能穿越这风险和挑战的迷雾,重拾起曾经的辉煌和梦想? 纵观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态势,要实现中国经济整体均衡增长和持续发展,重心在于中西部的强势突起,没有西部城市化的跨越式大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只能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作为中国内陆最广裘的大西部,也是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纵深腹地,在这场城市竞争的大浪潮中,需要超常规发展的样板,需要一个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示范区,西部大开发,西部城市发展更渴求一种聚集效应。 于是,历史的决择让成都,重庆、西安这三座西部名城不可回避站上这洒满了鲜花,同样布满荆棘的PK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苏州在法制与文化环境方面在全国排名第四,在司法环境指数排名上列全国第九,政府服务指数排名全国第二,综合排名全国第五.从中,我们看到苏州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