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合成聚苯乙烯树脂微球,通过一系列反应后得到表面接枝双齿氮的功能化树脂微球.以负载有乙酸钯的功能化树脂微球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树脂负载催化剂及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体系中各组分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负载催化剂对聚酮合成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树脂用量为0.5 g、乙酸钯为22.4 mg时,聚酮产量达8.6606 g.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油微反装置考察了大庆蜡油催化裂解反应的主要产物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乙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加 ;丙烯及丁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存在一个最佳温度点 ,且丙烯收率的最佳温度高于丁烯的。根据试验结果推导了大庆蜡油催化裂解反应的动力学表达式 ,求取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指前因子及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乙酸苄酯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Fe3 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合成乙酸苄酯,研究了在不分离产物的条件下,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15%(以乙酸加入的质量计),酸醇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5小时,乙酸转化率为69.30%.经负载Fe3 的树脂在选择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合成乙酸苄酯,其催化活性比原树脂的催化活性提高了16.66%.催化剂经8次重复使用,其催化性能未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稠油热裂解改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稠油火烧驱油降黏机制,对乐安油田草南稠油在火驱过程中的热裂解改质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在380 ℃条件下,分析稠油在水蒸气、CO2和N2介质中高温热裂解产物及其组成,讨论不同体系的高温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发生热裂解反应,分子链断裂后生成饱和烃和芳烃,产生气相、油相和焦沥青;CO2、水蒸气和N2中稠油热裂解气相产物和焦沥青产量明显降低,油相产物增加;水蒸气介质中,稠油热裂解主要是水热裂解反应,在CO2和N2环境下高温裂解为催化热裂解.  相似文献   

5.
加热裂解Lyocell纤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裂解过程.750℃时,鉴定了其中59种裂解产物,主要的裂解产物为二氧化碳、醛、酮、酸和酯类、呋喃类杂环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等.1,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左旋葡聚糖)是Lyocell纤维的重要裂解产物.Lyocell纤维裂解过程中,发生侧基消去水反应,转糖苷作用引起链剪切作用,逆醛醇缩合反应的链剪切作用.经过分子重排,次级反应等形成了各种裂解产物.  相似文献   

6.
超声强化合成可生物降解原料乙交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催化强化作用在合成可生物降解原料乙交酯的过程中对收率和纯度的影响.以氯乙酸为原料通过超声波催化强化作用合成羟基乙酸,并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采用多步减压脱水反应成功地合成可生物降解原料乙交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温度和裂解温度对乙交酯收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合成条件.通过对图谱及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合成乙交酯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物质的量比为2,3,4的镁铁水滑石,XRD分析表明它们晶形好,纯度高,以其焙烧产物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焙烧产物都可以催化乙酸正丁酯反应,其中2MgFe效果最好,3MgFe次之,4MgFe第三;以2MgFe为催化剂,在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为2h,催化产率为67.O%.  相似文献   

8.
辛癸酸甘油酯催化加氢脱氧反应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辛癸酸甘油酯为模型化合物,采用高压流动反应装置考察辛癸酸甘油酯在金属硫化物加氢催化剂CoMo/γ-Al2O3,NiMoP/γ-Al2O3,NiMoP/γ-Al2O3-HUSY和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Pt/SAPO-11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氧反应规律.结果表明:辛癸酸甘油酯在加氢催化剂上的反应包括加氢饱和、脱羧、异构化和裂化反应,主要产物为烷烃;采用Pt/SAPO-11催化剂的催化加氢产物中异构化烷烃比例明显提高,脱羧反应和裂解反应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9.
正交实验法确定乙酸环己酯合成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进行正交实验,探索了乙酸与环己醇酯化制备乙酸环己酯的反应中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带水剂的用量、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乙酸环己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乙酸环己酯产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带水剂的用量>反应原料比>反应时间.确定了合成工艺条件为:适宜原料比为n环己醇:n乙酸=1.5:1,适宜催化剂为催化剂I,适宜反应温度为75℃,适宜反应时间为1.5 h,带水剂的最佳用量为6 mL,该条件下乙酸环己酯的产率在97.5%左右.与现行生产工艺相比,该合成路线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强、反应时间短、用量少、能重复使用,并且工艺简单、无污染、产物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用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取单壁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可以批量制备高质量、高产率单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对浮动催化裂解碳氢化合物法制取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苯为碳源 ,二茂铁为催化剂 ,氢气为载气 ,噻吩为添加剂。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拉曼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检测与评估 ,分析了参数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裂解温度越高 ,越有利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 ;发现通过碳源和直接通入反应室的 H2 流量比为 1:2时 ,较利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备出来的单壁碳纳米管直径约为 1nm,直径分布较均匀 ,并且可以半连续、低成本地生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对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原料中随渣油掺入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过程中热裂化成分增大,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减少,产品的安定性下降。因此,渣油催化裂化宜采用短接触时间和快速油气分离技术。渣油和减压馏分油在混炼过程中,原料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各自保持原有的生焦能力,这为炼油厂掺炼渣油时预测焦炭产率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在酯化反应中显示出与浓硫酸相近的催化活性,但具有易与产物分离、腐蚀作用小、污染程度轻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本文考察了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在乙酸异戊酯合成反应中的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催化剂用量为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占总投料量的2%,最优反应时间为2h,此时异戊醇的转化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3.
改性US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提高氢转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稀土元素铈、镧和磷对US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改性所引起的基质和分子筛表面酸性的变化,研究了引入铈、镧和磷对催化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引入可以增加基质和分子筛表面酸量,提高催化活性和氢转移性能,但焦炭产率也随之增加;磷的引入可改善基质和分子筛表面酸性,减少强酸量,增加弱酸量,抑制焦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系2-乙酰基-7-甲胺基酮与芳肼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证实均为2-(1-芳亚肼基乙基)-7-甲胺基草酮。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两个反应区特点,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以工业装置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MIP工艺10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该10个集总为:原料饱和分(SS)、芳香分(SA)、胶质及沥青质(SR)、柴油(D)、汽油中饱和烃(GS)、烯烃(GO)、芳烃(GA)、液化气(LPG)、气体(Gas)和焦炭(C)。求取了40组动力学参数,并应用工业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MIP工艺主要产品分布及汽油烃族组成,符合MIP工艺的反应规律,对MIP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氧化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清洁能源的要求,采用选择性氧化与相转移催化相结合的方法,在高速均质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乙酸为助氧化剂,当转速为10 kr/min时反应10 min,汽油的脱硫率可达91%。通过对比脱硫前后的色谱图可知,汽油中大部分含硫化合物被脱除,达到了脱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有的馏分油催化裂化理论并参考间接得到的实验数据,半工业化数据和工业化数据以及有关的情况进行分析推理,推证出了胶质沥青质催化裂化行为.据此结果对现在典型的重油催化裂化技术进行了分析,证明所推得的胶质沥青质的FCC反应行为是:胶质沥青质的链烷基都是断裂碳链;芳环稳定但参与进一步的缩合反应;环烷基则随反应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反应温度较低时,环烷基脱氢芳构化的氢转移反应比其开环断碳链反应要快,故生焦率高;反应温度较高时,环烷基的脱氢芳构化反应比其开环断碳链裂解的反应速度慢,因而就会有更多的环烷基裂解,生焦率低,轻质目的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8.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was employed to achieve fast pyrolysis of biomass and on-line analysis of the pyrolysis vapors. Four biomass materials (poplar wood, fir wood, cotton straw and rice husk) were pyrolyzed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ir products. Moreover, catalytic cracking of the pyrolysis vapors from cotton straw was performed by using five catalysts, including two microporous zeolites (HZSM-5 and HY) and three mesoporous catalysts (ZrO2&TiO2, SBA-15 and AI/SBA-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yrolytic products from the four materials differed a little from each other, while catalytic cracking could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pyrolytic products. Those important primary pyrolytic products such as levoglucosan, hydroxyacetaldehyde and 1-hydroxy-2-propanone were decreased greatly after catalysis. The two microporous zeolites were ef- fective to generate high yields of hydrocarbons, while the three mesoporous materials favored the formation of furan, furfural and other furan compounds, as well as acetic acid.  相似文献   

19.
寻求绿色、安全且低能耗的转化技术是实现甲烷转化和利用的关键。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铁基的复合催化剂(Fe/MWCNTs),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法(Brunauer-Emmett-Teller, 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等技术表征了Fe/MWCNTs的结构形态,得知Fe/MWCNTs的活性催化组分主要是α-Fe_2O_3,负载后催化剂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且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的是活性较强的110晶面。在冰乙酸体系中建立Fe/MWCNTs催化体系催化氧化甲烷,通过气相液相产物分析计算甲烷转化率和醋酸甲酯生成量,考察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和氧化剂浓度对甲烷催化氧化的反应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冰乙酸体系中催化甲烷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90℃,反应压力为3 MPa, Fe/MWCNTs复合催化剂0.15 g,氧化剂高锰酸钾浓度为0.2 mol/L,反应时间为4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甲烷转化率可达24.78%,醋酸甲酯产量为541.72×10~(-6)。  相似文献   

20.
渣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集总指导原则,从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出发,建立了11集总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网络及相应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简单可行,具有对不同原料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拟合性,能适应对工业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结果的预测,以实现工业过程的优化操作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