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多稀罕的物种曾经被认为灭绝了。但是很多年后。人们又在某个隐秘的角落里发现了它们。侏儒眼镜猴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动物.它在87年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科学家一度把它列为灭绝物种。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印尼的森林中捕捉到活的侏儒眼镜猴。  相似文献   

2.
王永 《大自然探索》2011,(10):50-56
在东南亚大大小小的海岛上,生活着全世界体形最小的灵长类动物——眼镜猴。面对凶猛的捕食动物和残酷的种间斗争,小小的眼镜猴是如何依靠群体的力量得以延续至今?眼镜猴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是否能让我们一窥灵长类高度社会化生活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2007年2月,一艘船在南极罗期海偶然捕捉到一只巨型鱿鱼,它也是迄今为止捕捉的最大鱿鱼.此后它一直被冰冻,等待组建一个科学家小组来研究它.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菲律宾的萨马岛屿上生活着濒危的跗猴,因为其眼睛特大,像一副天然的眼镜,也称眼镜猴.这种体长只有10 cm左右的微型小猴,时刻面临蛇、土狼、猫头鹰、獾等天敌的威胁.但因它们极度恋乡,只能在危机四伏的雨林竭力生存下去.为了繁衍生息,眼镜猴浴血奋战地捕获各种蛇,把幼猴藏于蛇皮中抵挡猫头鹰等飞禽的偷袭.  相似文献   

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你发出嘘声赶走鸽子,这只鸽子可能会记住你,并在下次再遇到时避开你.研究人员发现,野生未驯养的鸽子能够识别每个人的脸,而且不会因为换了衣服就不认得了. 该领域以前的研究结果只是侧重于实验室中受过训练的鸽子的感知能力,但这项新的研究则是针对未经训练的野生鸽子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被跟踪监控,那么他一定会感到很不舒服.然而,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研究人员不得不对一些动物进行终生监控.在瑞士,一只名为"马克斯"的白鹳就是这样一只被终生监控的鸟.2012年12月27日,研究人员找到了马克斯的尸体,它在几天前不幸去世了. 瑞士弗莱堡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马克斯身上安装上了一个卫星跟踪发射器.这个发射器能够监控马克斯的位置和体温,这样研究人员就能知道马克斯的基本身体状况和活动范围.在2012年12月21日,发射器的数据显示,马克斯的体温不断下降,而且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研究人员意识到,马克斯死了.几天后,研究人员找到了马克斯.  相似文献   

7.
出汗趣谈     
一个炎热的下午,在美国时代广场地铁站的一群汗津津的人员,像是在赛跑场上刚刚跑过终点线似的。一位身高体胖的女子只穿着短裤和轻便的上衣,满脸通红,使劲地摇着扇子,浑身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平静地看着报纸,只是衣服也已微微为汗水所湿。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的研究人员对印尼局部海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50多个新物种,其中包括像盘子大小的海蜘蛛,还有状如花朵的食肉性海绵。  相似文献   

9.
聆声 《科学之友》2002,(11):18-18
一只长鼻猴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嫩叶,大自然赋予了它们世界上最奇特的鼻子。这种珍稀的灵长类动物只生活在婆罗州(注:婆罗洲,一半属马来西亚.一半属印尼),但是森林滥伐、森林火灾和农业开发正在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她帮助首次捕捉到了人类寻找多时的引力波的直接信号一年多以前,加布里娜·冈萨雷斯(Gabriela Gonzalez)正努力保守着自己人生中最大的秘密,在美国的两个巨大探测器捕捉到了引力波的信号。引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9,(7):10-10
海马是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它们的体型很小,体长一般也就10厘米左右。2009年年初,一些研究人员在考察红海和印尼海域的珊瑚礁时,发现了5种更微小的海马,它们的体长都不超过2.5厘米,被研究人员称之为“微型海马”或“侏儒海马”。  相似文献   

12.
一只野生猩猩准确地抓住延伸到河边的树藤,然后用树枝做成的长矛来刺捕河中的鱼--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发生的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有幸被科学家的相机捕捉到.动物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不是太奇妙了,即便它们的作品如同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一样简单和粗糙.  相似文献   

13.
保护灵长类的意义西布莱(C.Sibley)和奥克斯(J.Ahlquist)最近对单考贝脱氧核糖核酸(single-copy DNA)的比较研究揭示,随着灵长类动物进化水平的迁升,这种遗传物质与人类共享的成分也从蜂猴(Nycticebus coucang)和瘦眼镜猴(Loris tardigradus)的75%增加到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的98.5%。一般认为,97%共享是两个种高度同源的指数。进化成分类上的接近,使灵长类动物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和药物试验不可替代的材料;人类认识自己这一重要、但成效也最少的科学活动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显然有赖于对灵长类动物生  相似文献   

14.
赵峥 《自然杂志》2005,27(3):174-177,178
两朵乌云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在回顾过去岁月之后,他充满自信地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只是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你发出嘘声赶走鸽子,这只鸽子可能会记住你,并在下次再遇到时避开你。研究人员发现,野生未驯养的鸽子能够识别每个人的脸,而且不会因为换了衣服就不认得了。该领域以前的研究结果只是侧重于实验室中受过训练的鸽子的感知能力,但这项新的研究则是针对未经训练的野生鸽子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新技术为动物最复杂器官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只老鼠在灰色条纹四壁的迷宫中徘徊,寻找一条能让它抵达获取解渴奖励的路径。对于老鼠来说,这个迷宫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现实(VR)已经成为研究动物大脑和行为的重要工具,研究人员可以在虚拟现实中精确地控制感觉信号,将神经细胞活动与特定的动作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科幻影片<变形金刚>中会变形的机器人深深赢得了科幻迷们的喜爱.其实,它们不只是科幻迷的所爱,也是机器人研究专家的目标.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一种会变形的超级机器人,有望在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完全自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中微子以及太阳和其它星星射出的难以捉摸的亚原子微粒。虽然最终找到了它们,但问题在于仍然没有发现太阳中微子,而它们通过解释太阳内部原子核反应的理论预测到,这些没有捕捉到的太阳中微子依然是物理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期望有一种比较先进的中微子检测器能澄清这个秘密。他们计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11,(6):52-52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了用思想拨号的手机。使用者佩戴的脑电波头带与蓝牙设备相连后,能捕捉到大脑发出的信号,然后它会通过蓝牙设备给手机发送指令。尽管目前它要在电脑附近才能用,但这是第一次把该项技术应用到手机上。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